韓信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劉邦能有今天,韓信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大漢的多半壁江山,都是韓信披星戴月,用真本事打回來的。
可謂功高無二,略無世出,就是說他建立的功勞是獨一無二的,這世界上沒有誰能比得過他。
這世間也不會再有第二個韓信。
韓信是淮陰(今屬江蘇)人,年輕時仗劍從軍,投在項梁、項羽的麾下,一直得不到重用。
劉邦封為漢王,從關中入蜀時,韓信來投奔依附劉邦。那個時候,韓信在劉邦隊伍里只是個連敖。什么叫“連敖”呢?
就是負責接待和外聯工作的小辦事員。
在他當連敖的時候,不知犯了一個什么錯,反正這個錯不小,要斬首正法,跟他一塊犯事兒的已經斬了十三個人了。
輪到韓信,韓信仰天長嘆:“劉邦若是想得天下,得有容人之量!如今我一心投靠,沒想到有如此下場!”
夏侯嬰當時是監斬官,聽他這么說,便沒斬他,還跟他聊了很久,覺得這人雖然狂妄點,但確實很有才。
就把他推薦給劉邦,但那時劉邦并未重視他,只讓他當了治粟都尉,也就是管錢糧的司務長,官職雖不大,但已經算是個很重要的職位了。
可是韓信的興趣完全在調兵遣將、攻城略地方面,并不看重這個職事。
轉機要說,他認識蕭何,從打認識了蕭何,韓信的命運才發生了轉折。
有一天,蕭何從庫房區經過,看見那些管庫房的兵士,正在一位年輕軍官的指揮下演習戰陣。
陣法井然,而且頗具威力,兵士們個個精神抖擻,虎虎生威。
蕭何看呆了,就和那個年輕的軍官談了起來。
沒想到這個年輕的軍官對兵法十分熟稔,韜略不凡,而且頗有懷才不遇之感。
蕭何便記住他的名字,便是韓信。
有了蕭何的多次推薦,劉邦終于有點重視。
就把韓信招來,問他軍中有多少糧草,韓信想也不想,一口氣把東西南北各庫的糧食草料數字報了出來。
劉邦讓人查核,果然一點錯誤都沒有。
劉邦對他的態度很不滿,此人太過囂張狂傲,簡直不知道天高地厚。
還是沒有重用與他,當隊伍向巴蜀縱深挺進時,因為道路險阻,九死一生,不少將士紛紛在半路開小差,韓信也就加入了逃亡者的行列。
蕭何聞訊,追了好幾天才在半路上截住了韓信,把他帶了回來。
這個典實,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暴生氣,對著劉邦憤憤說,韓信這種人才,千年不遇,簡直當得上是國士無雙,您若是不用,被別人有機可乘,只怕悔之晚也。
劉邦有點不信,說他那種尾巴翹上天的人,也會是人才麼?
蕭何繼續勸說,若是想得天下,必須要有韓信,他必是國之棟梁。
劉邦這才答應,試試用韓信做將軍。
蕭何搖搖頭說道,您若是讓他做將軍,也留不住他。
劉邦詫異說道,將軍都不行,他要做什么?
蕭何笑笑,說,非大將軍莫屬!
劉邦皺眉答應,他主要相信蕭何的眼光,其實并不看好韓信。
蕭何緩緩說道,大王您為表示誠意,挑個好日子,設一個壇,隆重點的,登壇拜將,顯示誠意才好。
劉邦那個氣啊,后來想想,這也沒啥損失,我給他那么高的待遇,若是他沒本事,只是自取其辱。
便按照蕭何所說,真的就登壇拜將。
大將軍就是漢軍的最高統帥,是三軍總司令。
這個稱號雖然戰國時期就有,但并不是一個實職,成為實職是從韓信開始的。
韓信之后霍光、王鳳,以及東漢的竇武、梁冀等都是以“大將軍”獨攬大權的。
大將軍之下是各種名稱的“列將軍”,如車騎將軍、樓船將軍、衛將軍等,這些稱號在漢代有四十多個,所以稱作“雜號將軍”。
“諸侯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那些在疆場上拼殺多年,建立了赫赫功勛的戰將們,見漢王要登壇拜將,都十分高興。
全都以為這一回大將軍的符印,該落到自己手上了,沒想到拜了一個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韓信,所以都很吃驚。
拜將以后,劉邦暗恨自己的草率,萬一韓信沒真本事,那吃虧最大的是他。
便跟韓信來了一次溝通談心,這就是史書上著名的“漢中對”。
韓信笑著問劉邦說道:“大王爭奪天下的主要敵人,不就是項王嗎?”
劉邦沒精打采的點頭:“沒錯。是啊!”
韓信沒有氣餒,又問:“大王您覺得在悍勇、仁愛方面,比項王如何?”
這問題讓劉邦很不爽,咳嗽兩聲,掩飾尷尬,都說了是談心嘛。
沉默片刻,還是回答說道:“一般!一般!自愧不如!”
劉邦也就謙虛一下,韓信就以為他很誠懇,不但下跪,還講了些表忠心的話。
不知道是不是拍馬屁,韓信說:“我曾侍奉過項王,對項王性格上的弱點,了解得也比較清楚。先從項王的為人來說吧,項王這個人,勇猛過人,很有本事,然而卻不懂用人。然他的勇悍,也僅僅是匹夫之勇。大王您就不同,英明啊!”
劉邦暗嘆,哪兒是我英明,若非蕭何,鬼才肯聽你廢話。
不過好聽的嘛,誰都不嫌多,更何況還是這個傲氣的韓信所說,就更加的難能可貴。
韓信見他面露悅色,便繼續說道:“項王雖然稱霸天下,但他不居關中而在彭城建都,失去了天下的政治、經濟軸心地區。他背棄了義帝的信約,以個人好惡劃地封王,諸侯不平。諸侯見他把義帝驅逐于江南,也學他的樣子,遷逐其主而自王善地,弄得天下混亂。還有一點,項王大軍所到之處,沒有不遭殘滅的,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只是在他暴虐的淫威之下不敢作聲罷了。名義上他號稱霸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看起來他很強大,其實只是表面現象!”
劉邦特激動,這話他不但愛聽,簡直比絲竹還悅耳,他最喜歡人家說項羽失德,項羽比他勇猛,比他直率,比他能干,他一直都很不舒服。
而且還有點懼怕,現在聽韓信這么說,自然是很寬慰。
哈哈大笑說道:“說的好!有見識!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