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公微微含笑,讓他多吃點,貫高哪里吃得下,便一個勁的道謝。
泄公回去后,便將他所說的,全部如是匯報,劉邦聽著,沒有說話。
半晌后,方才揉著腦袋,下令特赦張敖,并讓泄公刻意將這個消息,傳給監獄里的貫高。
貫高知道消息后,心里對呂雉萬分的感激。
感嘆說道:“趙王真的要被赦免嗎?我真覺得跟做夢似的。”
泄公見他老淚縱橫,不禁有些惺惺相惜,連忙點頭說道:“這是真的!”
貫高擦拭淚花,抖著胡須說道:“那我們趙王是否沒再受苦?他可有出獄?”
泄公安慰說道:“他畢竟是駙馬,受的苦不多,已經剛出獄啦!大家看著皇后的面,都不會太用刑的!”
貫高噗通跪在地,不停的叩頭,含淚說道:“謝過皇后娘娘大恩!趙王總算可以洗刷冤屈!老臣的使命,也該完成啦!”
泄公哈哈大笑說道:“你別這么想,大王還是很欣賞你的!你也很快可以出去!”
貫高很警覺的笑笑,長嘆說道:“我貫高之所以如此酷刑,尚能茍活至今,完全是為了趙王!只要能洗清趙王的冤屈,還給他一個清白!我貫高的命算什么?我已經心愿完成,死而無憾。為了大王以后能消停,不再為難趙王,我貫高情愿一死!”
說罷,嘴角含笑,很欣慰的折頸而死。
劉邦聽到貫高的死信,也不免有幾分惋惜。
但貫高的死,遂使這一案,成了不可更改的鐵案。
罪魁禍首伏法,劉邦無處再追究,心里有些不甘,但也不能再拿趙王開刀。
恨恨的下詔令夷滅貫高的三族,以發泄心中的怨恨。
而對追隨趙王的其他臣屬,劉邦則顯示了他的寬宏大量。
趙郎中田叔、孟舒在趙王張敖被解送洛陽時,自動剪去自己的頭發,作為家奴隨同趙王一起赴難。
劉邦假惺惺的,嘉許他們的忠誠,把他們分別封為郡守和諸侯宰相,給了他們出乎意料的一個驚喜。
這種手段對劉邦來說,那是駕輕就熟,小意思。
當年,他平定項羽之后,對楚軍降將的處理,就給了人們一個瞠目結舌的意外。
他被項羽大軍追得失魂落魄時,多虧了楚將丁公放了他一馬,才逃得性命,而楚將季布,這個人是丁公的外甥——卻一次次咬住他不放,讓他恨得牙根癢癢的。
項羽滅亡后,丁公以為有恩于劉邦,主動向劉邦投誠,劉邦卻說:“丁公作為項羽的屬將,卻對主人不忠,為什么呢?當年要不是他放了我一馬,項羽哪里會失掉天下呢?所以這樣的人留不得。”
就笑瞇瞇的將丁公殺了,而季布呢,劉邦卻說:“他忠于人主,幾次差點把我置于死地,就是證明,像這樣的人怎么能殺呢。”
于是就把季布封為郎中,現在又對趙王舊臣屬的處置,再次讓人震撼。
還有那個東垣美人趙姬呢,劉邦幾乎就把她忘了。
張敖被解送洛陽時,趙姬也和張敖的親屬一起被逮捕,不過她沒有被送到洛陽,而是被關押在了河內。
河內就是現在河南武陟西南那一帶,她跟審案子的官吏說:“我是被皇上恩幸過的,肚子里懷著皇上的孩子呢。”
負責審理的官員一聽嚇了一大跳,不管真假,都不敢怠慢。
急忙向劉邦去匯報,劉邦心里正煩著呢,對趙姬的申訴不予理睬。
不知道當時誰出主意,讓趙姬找呂皇后說情,說呂皇后這人深明大義,心中又有韜略,劉邦有很多事都靠她拿大主意,只要有呂皇后給你撐腰,保你就沒事了。
趙姬有些猶豫,疑惑說道:“我怎么說也是她的情敵,怎么能找她呢?”
而這個出主意的人笑道:“就憑你啊,很難見到呂后!但你可以托人啊,讓你自己人去找辟陽侯審食其!呂皇后對審食其,是很看重的,簡直是言聽計從!只要你的人,能說動審食其,讓他憐憫!就肯定沒事!”
趙姬就讓她的兄弟趙兼去找審食其,還準備了厚禮,審食其自然不同意,這不是給稚兒找堵嗎?
但趙兼百般哀求,說的很可憐,整日堵在府門口,審食其無奈,便答應試試。
果然審食其剛說,呂雉便氣得要命,狠狠的將他罵一頓,氣呼呼說道:“你說這個大王,這趙姬是誰啊?他女婿的侍妾,他居然能這樣做?這不是亂套嗎?一大把年紀,還是這么不安分,難怪人家說,天底下沒有不偷腥的貓!”
審食其明凈的臉頰,露出一抹無奈,輕笑說道:“那咱就不幫好啦,何必這么生氣?”
“你說我能不氣嗎?”呂雉跺腳說道:“這若是傳出去,好聽嗎?這個趙姬,算她倒霉,絕對不能救的!否則以后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審食其便摸摸鼻子,點點頭,其實他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見呂雉發火,他便慌神,便也不堅持。
趙姬只能在牢房里,待到兒子出生。
生下兒子之后,她深感自己沒有前路,很迷茫,很痛苦,監獄的生活,讓她每日都度日如年,若非為了孩子,她還撐不下來的。
加上生病,再加上心灰意冷,便選擇自盡。
呂雉雖然沒管,但有讓人關注她的消息,她過世后,呂雉便讓獄吏,將那嬰兒抱到宮里。
無論如何,這孩子都是無辜的。
更何況若是皇帝的子嗣,流落在外的話,很容易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還是留在自個身邊最安全,劉邦得到消息,當時有些后悔,想起趙美人的溫存,便下詔令將趙姬歸葬東垣,把孩子交給呂后撫養,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淮南王劉長。
劉邦雖然不能治張敖謀反罪,但行刺的事情,的確是出于趙地,便以連帶責任,張敖管理無方,把張敖的趙王降為宣平侯。
劉邦想到一個人,替代趙王張敖的位置。
便是他跟戚氏生的兒子如意,這個劉如意,可才十歲而已。
可見劉邦對他是多么的喜愛,希望他一切都能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