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幾年發生太多事情的緣故,讓家茵對待諸事的態度都變得小心謹慎起來。就算已經走到了自家門前的馬路上,她還是怕被人跟蹤,每次都會站在門口四下張望許久,才會朝大門里面走去。
劉媽每天都會從天黑之前,就一直在院子里面等她。
她一見家茵回來,就連忙上前說道:“小姐,你怎么才回來,老爺今天早早就從外面回來了,現在正在樓上書房里,說是要等小姐回來,才會下樓吃飯,所以小姐你就趕快上去吧!”
家茵知道但凡是父親在這個時候回來,就是有事要找她。她站在院子里,抬頭望了望父親的書房,對劉媽說道:“好,我知道了,我先去見過父親,一會兒再下來吃飯。”
劉媽聽完,就應聲答道:“那我這就吩咐廚房開飯去。”
家茵嘆了口氣,便不在理會,竟自一個人上樓去了。
她知道父親不喜歡她學生樣子的裝束,遂先進了自己臥房里,換上其他衣服,才到父親的書房外面敲門,做著每日一次地請安事宜。
杜月笙杜老爺膝下一共育有三子一女。他對于自己三個兒子教養向來是十分嚴格,可是對于家茵這個女兒,一直都是疼愛有加。
無論大事小事,只要不出格,他都愿意隨著家茵的意愿來,自己更是從來不會加以干涉。
他想讓家茵徹底遠離上海幫派的骯臟事,所以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送她到國外去讀書。可是自從家茵留洋回來以后,杜老爺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懂她的想法了。
杜老爺現在成日里,聽她滿嘴說的那些個自由平等,只覺她是在異想天開。
他對這個女兒現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找個自己能夠知根知底,也匹配得上杜家地位的人家,然后就把她給嫁出去。
畢竟對于那個年代的女人來說,只有相夫教子,才是她們成人以后,應該度過的歲月。
不管你現在想要自由還是平等,只要一結婚,那就必須嫁夫從夫了。
在這么偌大的一個上海灘里,想當杜老爺的乘龍快婿可不是那么簡單。雖然以前他也曾中意過湖北商會浦會長的兒子,可是卻因為青幫的一些變故,只好就此作罷。但不管怎么樣,到了最后,終究還是會有一個適合的。
家茵走進餐廳時,杜老爺正在看報。
他發現現在的報社不知是怎么搞的,眼見著成日里動蕩不安的社會,非要昧著良心,寫成是國泰民安。
難道他們當這上海的所有人,都得了大頭癥,既看不清局勢,也理不清形勢嗎?他青幫的旗下,雖然有申報可得自己所用。不過對于這種隨意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構,他以后是不會再相信了。他也一直告誡自己的兒子們,如今的上海灘,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
“父親我已經收拾好,下來陪您一起用餐了。”家茵站在餐桌的一端,對杜老爺說道。
杜老爺沒有抬頭,而是仍舊以先前的姿勢,一邊看報紙,一邊對她說道:“既然下來了,就吩咐劉媽開飯吧。”
家茵點頭答道:“是,父親,我這就去廚房告訴她。”
傭人把一道道精致的小菜搬上餐桌,家茵就坐在父親的身邊,開始低頭默默吃起來。
有人說大戶人家里的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是只有在餐桌上才能見到真面目。
這說法對于家茵這一類出身于上流社會的小姐來說,果真是一點也沒有錯。無論是從選擇的配菜,還是用嘴咀嚼的程度,都是能看出這位小姐,是否具有良好家庭教養的最佳途徑。
家茵沒有母親,所以她從小所受的教養,都是劉媽悉心教授的。
從她三歲起,劉媽就告訴她吃飯不要說話,喝湯不能出聲。用餐的時候,這餐具與餐具只間,更是不能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
家茵記住劉媽的叮囑,每次就只吃盤子里的幾口菜,絕對不能讓盤子見底,否則讓其他人看了去,就會覺得自己很沒出息。
所以家茵還是照例只吃了幾口,就讓下人把東西給端走了。她自己現在只是靜靜地坐著,等著父親對她的飯后教誨。
杜老爺吃完,就向客廳走去。家茵跟在他身后,等著看他坐下,自己也才敢跟著一起坐下。
杜老爺看著家茵,問道:“近日圣約翰都教了些什么功課?還是只教你洋文而已嗎?”
家茵答道:“老師只是淺教了些洋文翻譯和一些基本的日文發音,其他的倒也沒有什么了。”
“既然如此,你倒不如留在家里。你若是真心想學,我可以在青幫請一位好的日語老師專門教你。這樣就不用你每天和一堆人擠在一起,做一些不受用的勞什子。”杜老爺聽完對家茵說道。
家茵知道這是父親的老生常談,所以每次她都會說出一樣的話,對他反駁道:“父親,您能不能不要干涉我的自由。”
杜老爺生氣地說道:“又是自由,那接下來是不是該說你那些所謂的平等還有權力啊!看來當初我送你出去留洋真真就是一個錯誤。我看你在國外受到的教育,就是讓你回來同你的父親叫板頂嘴的。”
家茵也生氣地說道:“父親,您若是再這樣說,那我們便沒有什么好談的了。”說完。她就從沙發上站起身來,準備離開。
杜老爺叫住她,問道:“等等,家茵,你今年已經十八了吧!”
“是。”家茵回答道。
“父親想為你選一門親事,對方是上海總會的……”
“父親!”家茵打斷了杜老爺的話,說道:“這是女兒的終身大事,女兒真的想要自己做主。現在國外對待婚姻的態度也都是如此。所以女兒的婚姻,您無權干涉,況且……”
“放肆!”杜老爺拍著桌子,火冒三丈地說道:“我看洋人教給你的東西,已經把你的腦袋給嚴重腐蝕掉了。你的思想再怎么西化,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中國自古以來,對待兒女的婚姻大事,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你說你要自己決定,簡直就是口若懸河。你若是再胡鬧,就從明天開始,我就把你關在家里,不許你再去學校。”
“可是父親……”家茵還想為自己辯解,杜老爺就已經起身離開客廳,向樓上書房走去了。
家茵看著父親,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說錯了,只覺得心里委屈,最后獨自一人回到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