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相的壽辰結束后兩天,馮氏就向榮氏告辭了,說要搬出去住,這樣也不算失禮,一來,這兒畢竟是徐家,徐氏和宋老爺住也就住了,可馮氏卻不行,沒那個道理,自己有兒子,卻要寄住在別人家里。
榮氏舍不得女兒,再三的挽留了,可馮氏還是執意要走,最后還是徐氏出面勸了榮氏,榮氏不愿女兒為難,也就答應了。只是又多留了兩天,又派了人去幫忙打掃屋子。
徐氏買的宅子是靠近東大街的梨花巷,宅子不大,只有三進,可宋家一家子住卻綽綽有余,徐氏一早命人將宅子買了下來,派人去休整打掃,如今正好能住人,徐氏先行過去看過,前院收拾出來兩個書房,正好一個給宋老爺用,一個給趙知文念書用,中間正堂住的是宋老爺和徐氏,后院住的是馮氏和宋祺,趙知文則住在外院。
選了個吉日,徐氏便帶著人先搬去了一部分家什,然后又來接了馮氏和宋祺。馬車穿過東大街,進了梨花巷便十分安靜,往前走那么一會便到了。
大門是新漆的桐油,掛了宋宅的牌子,進去后便是一個小跨院,從跨院左邊的垂花門進去后便是前院了,一溜三間三間上房并兩間左右耳房皆是用來待客的,繞過插屏進了二門便是內院起居的地方了。
正堂宋老爺題了名兒叫嘉熙堂,嘉熙堂正房五間,左右廂房三間,十分寬敞,從左邊的小門過去后便是后院了,小小的抱廈三間,便是宋祺的住處了,是宋祺起的名兒,叫木樨苑,原因是院子里種了幾棵桂花樹,雖是入了冬,可還是從枝干上看得出是極好的品種。
嘉熙堂右邊的小門進去便是又一個獨立的小院,便是馮氏居住的善慈居,木樨苑和善慈居之間又只隔了一個小花園,有小路可以直接過去,十分方便。宅子雖小,五臟俱全,宋老爺和徐氏都是十分滿意只等著把馮氏接過來就好了。
馮氏四處看了看也說好,道:“這些日子我住在徐家,雖然處處周到,可總覺得不自在,有句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稻草窩?!?/p>
宋祺笑道:“祖母說的是真的,這些天總是睡不好,連帶著我也睡不好。”宋老爺忙道:“要不去請個大夫來看看?!瘪T氏笑著擺手道:“不用了,不過是擇席,哪天睡在自家的床上就好了。”
有對徐氏道:“咱們雖說搬出來了,可到底離得近,你和你娘有許久沒見,以后要是想回娘家也方便了,也不用特意告訴我,只要安排好家里的事,只管回去就是了,今兒個見你娘對你依依不舍,我也覺得傷心,她最疼你,你也要好好孝敬她?!毙焓嫌煮@又喜,趕忙道:“多謝婆婆?!?/p>
馮氏笑道:“這有什么謝不謝的,你有孝心就成了。”又指著宋祺笑道:“也不知這丫頭以后沒有沒孝心,會不會經?;貋砜丛蹅??!彼戊鞯溃骸霸趺从殖兜搅宋?,我可是最孝順的?!?/p>
宋老爺搬出了徐家也覺得松了口氣,見徐氏一副沒住夠的樣子就不好表現的太明顯。在新家的頭一天,宋老爺忙活了一整天,應付著來慶祝喬遷之喜的,還有左鄰右舍鄰居的道喜,實在是累了,徐氏也忙得夠嗆,如今還在燈下看賬本,要記著各家的禮,以后可都是要回的。
這是要在京城安家落戶了,可不像在青鄉縣似的唯我獨尊了,這人情往來必須要處置好,好在徐氏雖十幾年未接觸接觸京城的權貴,可該有的禮節半分沒丟下,應付得妥妥當當,再加上大家都知道這是徐相的女婿,這回來京城謀官職,八成又是個新貴,因此存了結交的意思,因此都十分友好。
宋家左邊是個空宅子,再左邊便算是鄰居了,那家是正五品的工部郎中余郎中家,大人也是將近四十的年紀,兩個兒子都已經娶親,只有三個女兒尚待字閨中,年紀有的比宋祺大了一兩歲,有的比宋祺小,不過倒是都可以做伴。右邊是一戶商家,姓柳,家里是做綢緞衣裳的,今兒來送禮就送了十匹上好的貴重料子,可比余家送來的幾盒點心貴重多了。
徐氏特別的記在心里,打算以后把這個禮還回去,其實柳家也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看著是管家所以特意過來交好,以后有個生意上的爭紛也有門路可求,余家搬來的時候肯定也送了這樣的禮,可徐氏就覺得不自在,總想著還回去才算不占便宜。
柳家人口多,還沒分家,兩個兒子帶著妻子兒女還和老太太住在一起,顯得院子很是狹小,在兩家圍墻靠近的地方總是能聽見那邊傳來的說話聲,吵嚷聲,徐氏索性把那地方做了廚房,有房舍,又栽了樹擋著,也不怕柳家那些聲音吵著前面了。
頭一晚住在新家,宋祺還覺得睡不著,翻來覆去,惹得守夜的半蓮睡眼惺忪的勸道:“姑娘快睡吧,明兒舅爺那邊肯定有人來,到時候沒有精神可怎么辦?!彼戊鲊@氣道:“我就是睡不著啊?!?/p>
半蓮道:“許是您太興奮了,走了困,要不要看會書?!彼戊鞯溃骸皠e折騰了,你先睡吧,我說不定一會也就睡了?!卑肷徝α艘惶欤瑢嵲谑抢Я?,嗯了一聲就沉沉睡下了。
宋祺如今算是明白了,原來宋老爺是沒打算回青鄉縣的,如今一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那個住了十幾年的地方了,心里就空落落的,想到再也見不到孫姑娘那些從小一起玩的朋友了,心里又有些難過,想著從今以后自己在京城又是孤身一人了,可忽又想起了趙景深,在京城只怕是和他還比較熟悉,只是又是男女有別,不能經常見面。
腦子里迷迷糊糊想著這些,竟不知不覺的睡了過去,只是因為是趴著睡的,所以第二天胳膊酸的抬不起來,叫半蓮揉了半天才緩過來,心頭那些個多愁善感也就拋到腦后去了。
第二日榮氏果真帶著兩個兒媳并孫子孫女過來慶賀喬遷之喜,家里擺了一天的宴席,又請了戲班子來,也算是熱灶了,這回宋祺是主人,不能再不聞不問了,幫著徐氏招待客人,一天下來,也是累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