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子無能繼大位,宦官禍國盛世衰。
大唐王朝經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大唐的末代皇帝唐僖宗李儇年僅十一歲繼位,不懂政事,而名為托孤大臣的宰相韋保衡卻不能主持政事,擁戴有功的劉行深,韓文約兩個宦官掌握了實際政權??蓱z的韋保衡在李儇繼位不到兩個月的時候,便被貶為賀州刺史,不久又令其自殺。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二賊的統治也未能長久,很快又被另一宦官田令孜取代。
這時的李儇心思并不在朝政之上,他喜歡的是算術、音樂、下棋,而且水平還相當高;至于當時頗為流行的蹴鞠、騎驢擊球、斗雞、斗鵝等李儇也樣樣精通;甚至還能玩點騎馬射箭,舞槍弄棒之術。
這個除了政事以外,做到“文武全才”的皇帝非常驕傲。一天他曾經自豪的對人說:
“若現在的科舉中設置擊球科進士,朕定能當選”。
那人正對皇上的不務正業感到不滿,便接口說:
“如果由堯、舜做禮部侍郎,負責錄取,陛下定不中”。
李儇對此并不忌諱,一笑置之。
李儇無憂無慮的做皇帝,把國家大事當兒戲,以至于朝綱在田令孜等宦官的控制之下,越加混亂,皇室、官僚和地主加緊對百姓的剝削,稅收越來越重;加上連年不斷的天災,農民紛紛破產,到處逃亡。最終,一場有王仙芝和黃巢發起的唐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