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和山本大佐,一個是要盡早用實際的戰績打出自己的名號,一個是要維護自己得之不易的聲明,在這場正面對決中,誰也不會輕言放棄!
而如此高水平的對決,不僅讓旁觀者,看到了B1大賽的真正奧義,對膠著的雙方,也是一個難得的提高機會!
丁冬就不說了,這只是他在B1大賽上的第一場比賽,起點太低,稍有表現,就是提高!
而山本大佐卻不同,他已經在B1大賽的舞臺上,站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達到那個位置的人,想要再向上攀登,所要付出的努力,比丁冬這個層次的參賽者,要高出很多倍!
山本大佐為什么一直糾結于要晉級B1大賽的年度十強,是因為B1大賽的年度十強,才是B1大賽的真正精髓所在!
選拔賽這樣參賽車手眾多,水平參差不齊的比賽就不多說了,就是進入到決賽圈的晉級賽階段,參賽車手都是百里挑一的一流高手,大家同臺競技,每一場比賽都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但是那種競技水平,和十強決賽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
不說其他,單看三個階段的比賽場次,就可以直觀看出來,選拔賽、晉級賽與十強決賽三者之間的差距——選拔賽4-5輪、晉級賽3輪,十強決賽6!
要知道,選拔賽每一場比賽的參賽人數,都是成百上千的,就是最后的爭奪晉級決賽名額的那一輪,參賽車手的人數,也有三四十名!像在歐洲那樣賽車高手云集的大洲,選拔賽最后一輪的參賽者,有可能高達五十多人!
這些人,都是有能力晉級決賽圈的賽車一流高手!
而到了晉級賽階段,雖然每一場比賽的參賽車手人數,都大為減少,但也在十幾到幾十人之間。
但是最終的十強決賽,只有10個參賽名額!這十個人,每一個人都是一時之選,都有問鼎年度總冠軍的實力!
為了更好地分出其中的強弱,才需要多大六場比賽,而且選擇類型各不相同的賽道,來對他們進行考驗!
那時候的考驗,對參賽車手來說,才是真真正正的考驗!因為那個時候比賽用的賽道,都是全新的,參賽車手賽前,可能只有一次檢驗賽道情況的機會,對比賽用賽道的情況,可以用一無所知來形容!
在那種情況下,才能把參賽車手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一切,以能力為先!
可以說,不經歷十強決賽,根本不能算是參加過B1大賽!
夢翔龍之所以能夠在華國賽車圈,常年占據最顯赫的位置,只是因為華國參賽車手在他之后,沒有取得過更好的成績,他是在一群矮子中被硬拔起來的高個子。
把他放在全世界,哪怕是亞洲的范圍內,他當年獲得的16強戰績,根本算不得什么。
也正是因此,在華國的賽車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言論——夢翔龍根本算不得賽車高手,只是時事造就成的偽英雄罷了!他如果真的夠強,為什么不敢繼續參加B1大賽,爭取更好的成績?
夢翔龍也是常年受到這種言論困擾的,但是具體的原因,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他不愿意說,別人也沒有辦法讓他開口!
而他在華國賽車圈享受到如今的地位待遇,還是靠著扎實的成績的,誰讓其他人都不爭氣,打破不了他創下的記錄呢!
總而言之,不管是為了什么,丁冬和山本大佐,在這場事關重大的較量中,誰都不想先掉隊,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要把對方的勁頭給蓋過去!
精彩的比賽,總是怎么也看不夠,時間在這個時候,也總是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間,這場原本只是因為是本屆B1大賽的開幕戰,才收到廣泛關注的比賽,在出現丁冬和山本大佐的激烈競爭、正面對話之后,可以被收納入B1大賽精彩賽事記錄大全的比賽,已經走到了收尾階段!
丁冬和山本大佐投入到比賽當中,迄今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全長1500公里的迪拜-薩那公里賽道,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長度,已經不足300公里,以他們現在的表現,完成比賽,已經用不了一個小時了!
這個時候,一直在擔心,他們的比賽會受到場外因素干擾的相關人員,心里憋著的氣,快要可以松開了。
但是,怕什么來什么,憋著的氣還沒有完全松懈,賽事承辦方的緊急通知就下來了:在賽道途徑的魯卜哈利沙漠,一道風沙暴正迅速地靠近賽道,預計在五分鐘之后,將會掃過賽道,告誡各位參賽車手,降低車速,注意防塵防沙!
這條緊急通告,是所有參加本場比賽的車手,賽前最擔心的事情,也是比賽用的這條迪拜-薩那公里賽道,最大的比賽難點!
沙漠地區,天氣復雜多變,隨時都會有不可預知的情況發生,像現在這樣影響到比賽的正常進行,還算是輕的,嚴重的情況下,甚至要中斷比賽!
但是,這正是B1大賽多樣性賽道的魅力之一!誰也不知道在比賽的時候,會遇到什么情況!
而怎么在這種突發狀況中做出最合適的應變,也是B1大賽對參賽車手的一種考驗!
通告是通過車載無線電,直接通知到參賽車手本人的,怎么做出應變,全靠車手自己——或是選擇就地停車,多輛賽車組成防風墻,共度難關;或是以人力斗天象,展現人類最高的拼搏精神!
風沙暴自然有范圍的,丁冬和山本大佐此時所在的位置,其實已經位于風沙暴的邊緣階段了,如果不減速,仍然狂飆,完全有可能在風沙暴來臨之前,沖過去!
但是,卻要冒著一頭扎進風沙暴里,翻車顛覆的危險——要知道,高速行駛的車輛在風沙暴里,與停車固守的車輛相比,面臨的危險,是與車速呈正比的,車速越高,危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