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天下處在最紛亂動蕩的一個時期。
袁紹剛剛大破公孫瓚,一統河北,兵強馬壯一時無兩;公孫度偏居遼東,借匈奴兵力勉強支撐。
曹操霸占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從,然而宛城張繡、壽春袁紹和徐州劉備頻頻造反,已是死期不遠。
雖然馬騰和韓遂矛盾重重,然而手下精銳的西涼鐵騎,各路諸侯不敢來犯,“師君”張魯統領漢中,占據關中地盤徐圖起兵。
漢室宗親劉璋占據蜀地,依靠天國天險安享太平,然而荊州牧劉表水深火熱、痛苦不堪。北有強敵環視,東有江東小霸王虎視眈眈,其內依靠名門蔡瑁和蒯越輔佐左右,其外依靠黃祖、文聘扼守要地,這才保得一方太平。
江東之地,小霸王孫策銳氣方剛,手下精兵強將大殺四方,正有北進廬江、西取江夏之意。
然而吳縣城西三十里處上方山有千余嚴白虎欲孽盤踞其中,打家劫舍,濫殺無辜,無惡不作。
吳侯孫策自不能坐視不理,興兵討伐。然而一連兩月,苦攻屢屢無果,大軍至則賊散、大軍去則賊聚,面對如此崇山峻嶺的地勢,孫策萬分惱火。
一連數日,孫策心情極差,唯獨這一日,他滿面紅光。
老母親終于從會稽趕到了吳縣!
吳侯府內,一時如春節般熱鬧隆重,伙計侍女前往奔波,丫鬟家眷笑靨滿懷,美酒佳肴已然備足,就為了給老夫人接風洗塵。
寬敞明亮的臥室內,吳母側躺在地榻上,神色雖縣疲憊,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如此孫家子弟濟濟一堂的情景,讓老夫人滿心歡喜。
當前跪著兩人,正是吳母最得意的兩個兒子孫策和孫權。
孫策方臉冷峻,有棱有角的肅穆威嚴。一身戎裝還未卸甲,顯得英姿煞爽,氣魄逼人,很有武人的氣概。
孫權模樣和孫策有幾分相似,卻是貌似而神不似。他一襲普通的淡青色長袍,眼睛略泛藍光,頭發梳理的整整齊齊,上挽一個書生髻,顯得溫文爾雅,頗有文人風度。
“母親一路奔波勞累,受苦了。”孫策叩首及地,言辭懇切,孫權同樣叩首道:“得見母親康健如昔,兒心中歡喜莫名,哽咽流涕。”
吳母爽朗的笑笑,一擺手,滿是慈愛的道:“好啦,你們兩個都起來吧,這一路雖然奔波,倒也說不上受苦,翊兒照顧左右,還是很周全的。”
孫策和孫權又向孫翊施禮,孫翊嚇了一跳,趕緊還禮,連聲道:“此乃人子本分,二位兄長切莫如此!”
第一次見到孫策和孫權,孫翊心中多少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
畢竟,這兩位都是東漢末年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孫策借兵三千,掃蕩江東,一舉奠定孫吳根基;孫權年少成名,果敢決斷,赤壁時誓和曹操決一死戰,為開國建業打下根基。相比較之下,如今的孫翊則顯得籍籍無名。
江東百姓皆知孫郎勇武,二郎智謀,至于孫翊這個三郎……壓根就沒聽說過!
以孫翊目前的地位和境況來說,還是異常尷尬的,好在,他已經不是那個只懂得打架斗勇的孫叔弼!
“母親,聽說沿途遇到了山賊攔路,您沒事吧?”落座之后,孫策關切的問道。他還是一身戎裝,顯然剛從兵營歸來,還未來的及換衣,就急急忙忙的跑來拜見母親。
吳母笑道:“伯符多慮了,翊兒有勇有謀,些許毛賊,不值一提。”
在古代,兄弟的排行次序是伯仲叔季,所以老大孫策字伯符,老二孫權字仲謀,老三孫翊字叔弼,至于老四孫匡,則是以季佐為字。當然了,現在的孫匡還是個孩童,尚未取字。
孫策此前早已收到情報,說是孫翊招降了五百多山賊,看出母親有意抬舉孫翊,孫策自然要順水推舟:“叔弼年少有為,前途不可限量。想必不出數年,定可出征戰場,為我江東效力!”
“不出數年?”
孫翊心情一緩,這孫策明顯還是看不起自己,顯然過去那個“孫翊”給孫策留下的印象,著實不佳。
利益從來都是自己爭取來的,現在有吳夫人做主,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孫翊清了下嗓子,拱手道:“兩位兄長,翊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孫策大氣的一揮手:“都是自家兄弟,三弟但說無妨!”
孫翊深深一揖道:“想當年父親初亡,大哥年僅十六,便可統領我江東諸將,征討四方;十七便可借兵南下,平定江東,如今已過六七年,大哥儼然已是我江東之主;二哥自幼文武雙全,早年便隨父兄征戰天下,年方十五,便可為陽羨縣長,造福一方。”
一番話過后,孫權面色帶喜,孫策卻顯然不喜歡阿諛奉承,皺著眉頭道:“叔弼,你這話是何意?”
席地而坐的孫翊挺起腰板,凜然道:“兩位兄長都是年少立業,孫翊如今已有十五,雖不及兩位兄長雄才大略,但自詡也能為江東社稷做一番貢獻,奠一番基業!”
此話一出,滿室皆驚。
這個老三,又要闖什么禍?平時你在家里打打鬧鬧也就算了,難不成還要在整個江東胡鬧一番?
孫權當下就笑了,連連搖頭道:“三弟啊,這江東的大事,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有這份心就好了,有些事還不是你能夠參與的。”
孫策也不想打擊到孫翊的自尊心,笑道:“不必著急,你現在才十五歲,想為江東建功立業,以后有的是機會。”
孫翊不依不饒道:“兄長,現在江東正是百廢待興的用人之際,讓孫翊整日游手好閑的呆在家里,兩位兄長卻在外面整日奔波,我這何以面對先父的在天之靈?”
這話口氣很重,吳母忍不住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個老三,今天是怎么了?
吳母再仔細一想,貌似老三的變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近幾個月來,孫翊給她的印象越來越好,沒有了往日里的那種浪蕩沖動,卻多了幾分沉穩和睿智。
難不成,我孫家三郎也開竅了?再一想到沿途孫翊的種種照料和那輕松俘虜的幾百降卒的往事,吳母愈發的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就在孫策打算開口拒絕的時候,吳母突然說話了:“老大老二,你們兄弟二人都是十五六歲便建功立業,翊兒既是你們的兄弟,自也不會太差。我看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伯符啊,給你三弟安排個差事,免得他英雄無用武之地。”
孫翊大喜道:“多謝母親!”
孫權搖頭道:“母親,老三他打架斗毆還行,讓他領個差事,萬一出了什么差錯……”
話未說完,孫策就瞪了孫權一眼,制止住他,然后恭敬的答道:“母親的話,孩兒記住了。”然而又對孫翊道:“三弟,既然你有意出仕為官,想必心中已有了打算,你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孫翊瞥了孫權一眼,貌似這個二哥對自己很不親近啊,不過大哥孫策還是比較仗義的,高興的答道:“大哥,我聽說城西三十里外上方山有上千山賊為患,我請求大哥給我個機會,讓我帶兵清剿。”
“啊?”
孫策和孫權也算是一代人杰,城府極深,聽到這話,也忍不住面色大變,驚駭的看著孫翊。
你小子,真是癡心妄想啊!
我們在這辛辛苦苦用盡了各種方法攻打了兩個月,連對方的主力人影都沒見到,你這上來就要剿滅他們,未免太天真了吧?
不過吳母畢竟是個婦人,不懂軍事,也不知道那上方山的山賊有多厲害,眼睛一亮,含笑點頭道:“嗯,我看行。反正老三在沿途有過剿滅山賊的經歷,想必這一次,也一定可以馬到成功。”
孫策苦澀的道:“母親,這上方山上盤踞的是嚴白虎欲孽,可不是平常的山賊,兒在此處剿賊兩月有余,至今收效甚微。”
“啊?這樣啊”。吳母喃喃失聲。
孫翊連忙道:“大哥英雄無敵,當南征北戰、開拓疆域,些許毛賊你自然不會上心,這才讓那群賊子多活了兩月。小弟首次帶兵,自當拿這些毛賊練練拳腳。”
孫策仍是搖頭,孫權嘴角一翹道:“你要帶兵?你要帶多少人去剿匪?要用多長時間?如今父仇未報,正當齊心合力攻往江夏。讓你去帶兵清剿上方,耽誤了軍事人力,豈不是耽誤大事?”
孫翊情緒沒有絲毫的紊亂,拍著胸脯自信滿滿的道:“二哥無需擔憂。弟以沿途招降的那五百人為伍,只需大哥提供必要的糧草裝備,必可在十五日內蕩平上方山!”
此語一出,眾人又是大驚。
十五日蕩平上方山?而且還只帶著五百降匪?老三啊老三,你這是建功心切,吃了雄心豹子膽!
要知道,孫策帶兵一萬,前后兩個月愣是無法奈何這伙山賊分毫,你五百人、十五日就想蕩平上方山?
簡直就是可笑!
孫權連連搖頭,滿是訕笑的表情。
孫策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道:“叔弼啊,你還年輕,想報效江東是好的,可……”
“大哥,依我看……不如就給老三一次機會吧。”孫權笑著插了一嘴,笑呵呵的道:“既然老三一心想要證明自己,那不妨就讓他試試,反正是五百降匪,沒了也就沒了,只需派些精兵保護左右,別丟了性命就好。”
孫策猶豫了一下,暗暗想道:“老三年輕氣盛,有些過于狂妄,他日上了戰場,難免誤事。借著這個機會,給他一次教訓也好,讓他明白這打仗并非兒戲。”
吁了一口氣,孫策道:“既如此,那好吧,三弟你就先當個都尉,帶領那五百來人去見見世面。我再給你佩上二百精兵,你的性命自當無礙。”
孫翊立馬道:“大哥,我不要什么精兵保護,我只需要一個人。”
“誰?”孫策眉頭一挑。
“朱然!”
孫翊坦然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