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是廬江郡的治所,基本上劉勛剩余的兩萬多兵馬,全部留守在皖城。
自從得知孫策引兵來攻后,被劉勛任命為留守大將的劉偕就開始整頓兵馬,打算依靠皖城的堅固城防,死守城池,等待大哥劉勛的回師增援。
如果劉偕頑抗死守,那么皖城極難被克,前些年陸康率五千人據(jù)守此地,孫策硬是圍攻半年而無可奈何,這才導(dǎo)致后來破城之日,盛怒之下的孫策痛斬陸康全家,險些斷了陸家的根。
史書上記載,孫策和周瑜一路北上,輕取皖城,俘虜兩萬多人,占領(lǐng)廬江。
雖然書上沒有寫明具體的攻城方略,但孫翊知道,這其中一定有計,否則那諾大的皖城,又有數(shù)萬人把手,不可能被輕易奪下。
現(xiàn)在,江東兩路大軍齊出廬江,周瑜、孫翊下御六千余人沿西線向廬江挺進(jìn),孫策、孫權(quán)率兩萬人沿東線快速推進(jìn),目標(biāo)也是直指皖城。
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搶功問題,毫無疑問,誰能先攻克皖城,誰就是此番出征的最大功勞!
周瑜手下只有五千人,算上孫翊殘余的一千多車下虎士,也只有六千多號弟兄,跟孫策大軍在數(shù)量上有明顯的劣勢。
不過周瑜這邊都是常年在柴桑第一線征戰(zhàn)的猛將,膽識、膽略比起孫策手下的將領(lǐng)強了不少。
尤其有大都督周瑜坐鎮(zhèn)指揮,老將軍程普鼓舞士氣,再加上一個剛剛?cè)〉么蠊俸蠼莸膶O翊,士卒雖少,卻將士用命,氣勢如虹。
董襲、呂范、朱然三路齊出,各破數(shù)城,與潛山南部一小縣城輕松會師。
劉偕顯然并沒有取得節(jié)節(jié)抵抗的策略,以至于周瑜御下幾路兵馬雖少有傷亡,也并未殺敵太多,基本上是所過之處,望風(fēng)而降。
周瑜頭戴三叉紫金冠,身著獸面連環(huán)鎧,一襲大紅披風(fēng)隨風(fēng)飄擺,坐下一匹矯健烏騅馬,當(dāng)先入城,程普和孫翊分居左右,策馬而行。
這是一處小縣城,董襲、呂范和朱然并肩而立,器宇軒昂,擺開了迎接的架勢。
城內(nèi)百姓們早已經(jīng)嚇的縮回了家中,只有幾個膽子大的孩子縮在角落里,好奇的張望著這一幕,無疑被周瑜肅整的精兵所深深震撼。
現(xiàn)在是爭分奪秒搶首功的時間,沒人會因為這一系列的小勝而沾沾自喜,來至縣堂,周瑜當(dāng)仁不讓的坐上了主位,開門見山的道:“諸位一路披荊斬棘,我等已取得廬江大片土地,這本值得稱道,但皖城尚未攻克,諸將仍需努力。”
三路當(dāng)中,呂范連下十四城,比董襲和朱然加起來還多,風(fēng)頭正盛,抱拳道:“大都督,末將愿出三千輕兵,連夜趕路,奇襲皖城!”
三千人就想攻克皖城?除非真的是奇襲。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將領(lǐng)對呂范這番話都不以為然,你以為占領(lǐng)了幾座空城就了不起了?那皖城里可是駐扎著兩萬大軍,就算你趁現(xiàn)在皖城還未緊閉城門時混了進(jìn)去,你那三千人又能有何作為?
相比之下,另外兩路的將軍董襲和朱然則冷靜的多,默然不語。
周瑜搖頭道:“子衡之勇我等自知,只是欲下皖城,非完全之計不可。劉勛雖是一莽夫,然而其弟劉偕卻生性多疑,善于守城,這也是劉勛敢放其守城的原因。”
程普皺起眉頭,沉聲道:“某卻以為子衡所言很有道理,眾人皆以為其所御三千人難克皖城,殊不知兵者,詭道也!再者,若我軍與其對壘強行攻城,就算拿下皖城,也必會付出極大代價,與其在此絞盡腦汁,不如先發(fā)制人,給子衡一個機會。”
呂范聽到程普支持自己,大喜道:“多謝程公,若以末將為先鋒,三日之內(nèi),必破皖城!”
周瑜臉上閃過了一分不悅。
周瑜雖是大都督,但程普是江東將士的精神領(lǐng)袖,周瑜實在不好反駁,可是若真派出呂范突襲皖城……
以呂范那爭強好勝的個性,恐怕勝算不大。
見兩方僵持,孫翊微笑著站了出來,開始圓場:“諸位都是軍中宿將,我一個菜鳥將軍本不該多言,只是我忽然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想法,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
周瑜和程普都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程公所言在于奇,大都督意向在于穩(wěn),依我看,完全可以把兩點結(jié)合而論。呂將軍驍勇過人,不妨便以其為先鋒,成則可里應(yīng)外合,不成則在城外安營扎寨,不失穩(wěn)妥。同時快馬通報我大哥,讓他同時也派出先鋒,攻可與呂將軍兩面夾擊,守則可為掎角之勢,防止劉偕出城襲擊。”
眾人都望著孫翊,說不出是什么表情。
程普點點頭,捋須道:“叔弼少年英姿,果然不俗,你之見地我看可行。”
周瑜嘆了口氣,沉吟了片刻,終究礙不過程普和孫翊的臉面,點了點頭:“既如此,就以呂范為先鋒吧。”
呂范聽后大喜:“多謝三將軍,多謝程公,多謝大都督!”
周瑜又板起了臉,沉聲道:“不過切忌,非有萬全之策,萬萬不可輕易偷入城內(nèi)。”
呂范拍著胸脯保證:“大都督但可安心!”
周瑜呼了口氣,說道:“既如此,你即刻起兵,前往皖城,其余眾將在城內(nèi)歇息一日,明日一早,大軍開拔!”
諸將欣然領(lǐng)命,就要離去,周瑜卻忽然喊了一聲:“叔弼,你留一下。”
等到眾人離開之后,孫翊很恭敬的道:“大都督,不知叫我所為何事?”
周瑜很隨和的笑道:“其實也無甚大事,就是想和你嘮嘮家常。對了,你身邊那位小將軍陸遜哪去了?怎么這幾日都未曾見到?”
孫翊眼角一動,笑著說道:“想必大都督也知,伯言祖父乃是昔日廬江太守陸康,在此地多有些舊人故友。反正此番進(jìn)軍皖城,我大軍勢如破竹,有他沒他并無大礙,便許其單獨離去,會一會昔日的舊交。”
“哦?”
周瑜面色瞬間一變,不過很快就恢復(fù)如常,和孫翊旁若無事的閑談起來,心中的納罕卻越來越重。
陸遜乃孫翊帳下第一號謀士,在此進(jìn)軍皖城、爭搶頭功的時機,他豈能單獨離開,會朋交友?
這怎么可能?
難道是……
周瑜搖了搖頭,斷絕了這個想法。
這實在太大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