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幾位學員陸續的來到了房間里,看見玉玲瓏在那里打坐,小聲的議論到。
“你看她這雙盤打的多好呀!這樣才叫雙盤呢,看起來應該下過不少功夫吧,像是個修行多年的人”。
“就是,就是,我來這里之前,就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山東出好漢,四川出神仙,神仙就在青城山……”
“可不是嘛,在這青城山啊,到處都能碰到神仙,到處都能看到仙風道骨的修煉人,我們眼前的這一位,應該也是一位高人吧?!?/p>
“大家小聲一點,最好都不要再說話了,打坐入定需要安靜,我們還是在一邊小坐一會吧,馬上也要開飯了?!?/p>
不知道那位學員這么一說,瞬間房間里就變得安靜了,等玉玲瓏修煉結束,慢慢的睜開雙眼,看見幾位學員各自坐在的床上,悄悄的整理著自己的東西,大家看見玉玲瓏打坐出定以后,都紛紛的涌上前來。
“小姑娘,你是哪里人呀?打坐打得這么好,雙盤打得這么標準,是不是專門習練過的呀?”
“我們以后就在一個班上學習了,小妹妹你這么厲害,可要多照顧照顧我們這些阿姨們啊?!?/p>
玉玲瓏看著眼前這群熱心腸的阿姨們,一股暖流在心里漫延。不由得想起授業恩師臨行前的囑咐,大愛在人間……
連忙笑著對這些阿姨們說道:“我們一起努力,相信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修煉,大家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就在玉玲瓏與阿姨們侃侃而談的時候,外面響起了一陣清脆的鈴聲?!伴_飯了,我們大家先去吃飯,不要追著人家小姑娘問這問那了?!?/p>
一位胖胖的姐姐出來給玉玲瓏解了圍,于是大家都各自拿著飯盒,紛紛的到食堂排隊打飯去了。
玉玲瓏和大家一起吃完飯,稍微休息了一會,就跟著同一房間的阿姨們來到了學習的地方。
大家按照順序坐好后,講課的老師用他帶有磁性和穿透力的聲音,向學員們介紹了師父及他創編的養生技術,介紹了本次學習的課程安排,以及學習養生技術的行為規范。
就在玉玲瓏和大家一起學習行為規范的時候,一抬頭就看見懸掛在教室中間的那張掛相,感覺是那么的慈祥和藹可親。
玉玲瓏忽然想起來了,教室正中掛相上的人,不就是今天她在大路上,遇到的那位坐在小轎車里的中年男士嗎?
讓玉玲瓏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位中年男子就是養生技術的創始人,緣份有時候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的悄然而至,現在的玉玲瓏已經開始有些后悔,怎么當時就沒有和師父,多說上兩句話呢?!
冥冥之中這次相遇,將徹底改變了玉玲瓏的人生軌跡。從此以后,“為復興中華文明,造福人類社會,普度三界眾生,身心徹底解放!”就成了她人生的目標。
玉玲瓏的內心有了堅定的信念,為完成這個宏偉的目標,勵志前行,不管前面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都要矢志不渝的走下去,披荊斬棘,風雨兼程!勇敢地面對各種磨難,直面人生,撼天動地。
玉玲瓏就這樣呆呆的望著照片發愣,老師講話的聲音,好像在她耳邊回蕩,玉玲瓏好像處于一種似聽非聽的狀態。
在那種恍恍惚惚的狀態之中,思緒不由得開始飄蕩起來,仿佛又回歸到曾經在青城山那段令人難忘的時光之中……
夜色如同淡紫色的花芯,慢慢的消融在一片白色的晨光之中,天已經蒙蒙亮了,玉玲瓏在打坐中回憶著過去的美好時光,就這樣又度過的了一個不眠的夜晚。
玉玲瓏打坐完收以后,稍微在床上活動了一下,伸了伸懶腰,活動了一下腰身,周身無比的舒暢,又活動了片刻,便輕輕的下了床,悄悄的走出了房門。
玉玲瓏看見返樸歸真的姐姐,正在廚房里忙碌著,給大家準備著早餐。
玉玲瓏輕輕的來到了廚房,返樸歸真的姐姐看見玉玲瓏起來了,關心的問玉玲瓏昨晚休息得怎么樣?玉玲瓏小聲的回答到:“謝謝姐姐,我休息得很好,姐姐起來這么早,辛苦了,我來幫你做點什么吧?!?/p>
姐姐笑著說不用了,都準備好了,玉玲瓏便主動幫返樸歸真的姐姐把早餐碗筷都擺放到餐桌上。
擺放好碗筷以后,就回去洗漱,洗漱完之后就換了一套平時最喜歡的鵝黃色衣服。
這時返樸歸真和田飛也都起來了,大家洗漱完畢,就一起圍坐在餐桌吃早餐,玉玲瓏一邊吃早餐,一邊問田飛,今天可不可以一起去青城山呀?
田飛狼吞虎咽的吃著手里的東西,一邊用力的點著頭,嘴里唔唔的答應著玉玲瓏,大家看到他這個樣子,都哈哈的大笑了起來,返樸歸真姐姐家里,好久都沒有聽到這么爽朗的笑聲了。
吃完早餐,大家都興致勃勃收拾好行李,開始往青城山方向出發,田飛主動幫著拿行李,玉玲瓏和返樸歸真他們興高采烈的出了門。
一行人有說有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車站,購票排隊等候,不多時就登上了旅游的客車,踏上了開往青城山的旅程。
隨著旅行車駛入青城山的景區,仿佛進入了一個幽靜的世界,這里,青山綠水,芳草如茵,滿目青翠欲滴,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好一幅世外桃源的人間仙境……
對于玉玲瓏來說,青城山就是自己的故鄉,這里是自己修煉生活過的地方了,自己的童年少女時代,就跟隨授業師父,在青城山修煉,學習懸壺濟世的本領。
學成下山后,又經養生技術創始人,她現在的師父親自點化,從此玉玲瓏就踏上了一條普濟天下蒼生的大道……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于SC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CD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
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kuí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青城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古人記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
青城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圣母洞、山泉霧潭、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青城山旅游地圖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
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
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云海、圣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圣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
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后,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
傳說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圣燈。
青城山作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有這么一個傳說,自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張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修行,經過種種磨難,最后終于修煉得道。
張天師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被后世尊為天師,改其名為張道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張天師。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此后,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
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尊稱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還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道教宮觀?!?/p>
青城山與道教可謂淵源流長,古有“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說,是追求長生的修煉道場,也是求道者修真悟道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