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校尉不必理會我等,率領(lǐng)陷陣先行,速速擊破馬相賊子,校尉當掃綿竹郡所以待我來。”劉焉對于高順很是自信,一路入蜀,陷陣軍軍威他有目睹,高順領(lǐng)兵之能也堪稱世之無雙。
“馬相雖好十萬眾,其造反之時不過數(shù)千疲敝之民,破三郡卻不知據(jù)郡而收。雖其勢浩大,順當一鼓作氣破之,蜀亂可平。然隨馬相造反之人皆不是窮苦之人,走投無路之下迫入賊軍,還請州牧大人體諒民生艱苦,罪不責眾。”高數(shù)跪伏在地,懇求劉焉道。高順出身貧寒,自然知曉為何這些貧民百姓會要造反,無非是官逼民反,走投無路之下為了活命不得已而為之。
“益州刺史郗儉在政煩擾,貪官污吏恒興郡野行,蜀地奢侈之風盛矣。焉若不能保境安民,吏治清明,如何能為一方牧守?”劉焉扶起高順,愈發(fā)佩服自己孫兒的眼光了。
“某適才多有得罪,請主公責罰。”高順羞愧道,他以為公卿貴族中,只有劉循還有愛民之心,卻沒想到劉焉也是如此。高順心下暗想,小主公雖天生聰慧,若非受熏陶怎會愛民如此。
“校尉有愛民之心,焉甚喜之,何罪之有?校尉破馬相后,即刻張貼安民告示,只要賊眾歸其家,焉必不究其罪。”劉焉笑了笑道,他欲留下基業(yè)予劉循,自然不會行霸道,而是施王道。
此時董扶、趙韙也上前來,聽到劉焉之語,皆對劉焉行禮道:“州牧高義,乃蜀中百姓之福。“董、趙二人皆是蜀中人士,此次也皆辭官與劉焉一同入蜀。歷史上正是東扶對劉焉言:”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劉焉才改牧益州,若是劉循知道,定會拉著董扶請教,自己是劉焉最為寵愛之人,還要費勁口舌,此公又是如何勸到劉焉的。
高順一躍跳上輛馬車,舉臂高呼:“陷陣!”
“有我無敵!”蜀道雖艱,陷陣軍卒卻依舊保持著高昂的士氣與充沛體力,皆大聲呼應(yīng)高順。
“馬相賊子,作亂三郡,民不聊生,自稱天子,大逆不道,陷陣當如何!”
“擾民者,殺之!謀逆者,殺之!”陷陣軍規(guī)皆是劉循親自擬定,擬定之時劉循就曾對高順言:“陷陣不為劉氏,不為朝廷,只為百姓。”高順為此深深信服。
“州牧大人欲遣我等先行,擊破馬相,自綿竹待州牧大人而來,爾等可為州牧掃榻相候于綿竹!”高順也曾隨著劉循習字,說話雖不是振奮人心,卻頗負感染。
“為州牧效死!有我無敵!“陷陣軍自成立起,日日接受訓練,偶爾高順帶著去剿滅山賊練兵,皆以見過血,初遇如此大戰(zhàn),卻是亟不可待。
·······
犍為
賈龍的按著長劍,望著眾吏,冷冷的道:“馬相自號黃巾,殺刺史郗儉,又擊蜀郡、犍為,旬月之閑,破壞三郡。今馬相在犍為,自稱天子,大逆不道,州牧劉焉大人已入蜀中,我等當破馬相,迎州牧,諸公可有異議?“此時院落內(nèi)盡是賈龍家兵,這些小吏如何不敢聽從,皆道遵從事令。賈龍由此聚吏民,與數(shù)百私兵,共千余人,在犍為東,只待時機,便擊破馬相。
賈龍等率眾潛藏于犍為城外片樹林內(nèi),賈龍在犍為城內(nèi)已有內(nèi)應(yīng),只要入夜就可打開城門,殺入城內(nèi)。賈龍安排在后方的私兵卻來報:“家主,州牧大人遣校尉高順前來,現(xiàn)已至十里之外,待家主前去。“
“高順?州牧大人此事尚在蜀道,這兵馬又是如何趕到?“賈龍疑惑道。
“這、小人也不知。“這私兵本藏在隱蔽之處,突然就被陷陣士卒揪出,捉至高順處,后說明身份,高順又抓了其他斥候,確信所言非虛,高順才放其歸來召賈龍相見。
“帶路,替我引見這位校尉大人。”賈龍現(xiàn)在正欲破敵,有援兵趕至自然歡喜,且是州牧劉焉之人,隨其入蜀定為其親信,現(xiàn)在結(jié)交,對日后也有益處。
待賈龍到高順處,就見自己派出的斥候皆在高順軍中,那先前回來報信的斥候卻沒有說。賈龍狠狠得瞪了那斥候一眼,老臉也不由一紅,還未見面,自己的耳目就被高順一網(wǎng)打盡。要等到與高順合作的時候,自己的主導權(quán)豈不是皆要交予高順?
那斥候雖然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賈龍記恨了,卻還是替賈龍引見高順,道:“家主,前面便是高校尉。“
“益州從事賈龍,見過高校尉。”若按官階,賈龍高于高順,此時卻是賈龍先拜見高順。
“順豈敢當從事如此大禮,某聽聞從事欲破馬相,其言屬實否?”高順也不敢怠慢,雖現(xiàn)在是他手中有兵,但也不能過分。
“此事屬實,現(xiàn)龍已帶人埋伏于犍為城外,只待入夜城內(nèi)接應(yīng)打開城門,馬相賊子即日可破。校尉大人率兵前來,正是時候,破敵立功,正在此時。”賈龍勸高順道。
“哈哈,何必勞煩從事大人,且看某家如何擒住馬相那廝。”高順卻是哈哈大笑,拍著賈龍的肩膀道。
“不知校尉大人欲如何破敵?”賈龍看來,自己的計策已經(jīng)是萬無一失之策,破犍為輕而易舉。
“馬相不過小賊爾,何必如此興師動眾,某家這就率軍往犍為,捉拿馬相,獻與州牧大人。“高順不屑的擺擺手。
“校尉大人切莫輕敵,馬賊勢大,千萬不可如此莽撞。“賈龍大驚失色,他本見高順輕而易舉就將自己派出的所有斥候擒獲,無一辛免,以為高順領(lǐng)兵有方乃是有勇有謀之人。何況他見高順亦不過三百人,比自己聚齊的人馬更少,如何不擔心高順自尋死路。
“從事不信某家,馬相小兒,如今聚十萬之眾,正是心高氣傲之時,怎會信某家三百人就可破他。“高順笑了笑,接著又道:”十萬之眾雖多,不過皆是烏合之眾,某家若行斬首之術(shù),必可破其軍。”(PS:小子跪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