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龍一星不知道盟宮有他們‘飛龍幫’的眼線,回到幫中之后就找到郄琰問道:“幫主,聽‘英雄’他們說,盟宮有我們的臥底?”郄琰道:“對。”宇龍一星不解道:“那他們是幫助幾時派去的。”郄琰沒有直接回答宇龍一星,背轉過身,答非所問的說道:“我早有奪盟之心,可惜在奪盟大會上敗在了“浪潮門”竹刀俠之手,錯失了一次大好機會,但我不甘心,一直打算借機下手。所以在兩個月前,當我得知奪盟大會上誕生的新盟主要約群雄去“兵器山莊”舊址尋神劍時,就預先讓鑄劍大師鑄了一口劍刃只能抽出劍鞘一半的假神劍,然后派“鬼兵三手”帶著假神劍早盟主一步潛入“兵器山莊”,將假劍獻給了飛俞。”
郄琰頓了頓又接著道:“‘鬼兵三手’當時對飛俞所說他們是奉‘飲血人’之命去找神劍,如果他們不拿神劍回去交差,必死無疑的話都是我預先編造好讓他們說的。我那么做的目的就是讓飛俞收留“鬼兵三手”。做我的內應,結果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那飛俞果然收留了“鬼兵三手”。就這樣,“鬼兵三手”混進了盟宮。”
宇龍一星道:“那么飛俞將要舉行的劍展會也在幫主預料之中?”
郄琰道:“沒錯,因為我造的那口假劍永遠無法完全出鞘,他飛俞抽不出劍后,必定借天下武林人的手去抽,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但我沒想到飛俞的決策居然那么遲,照理說,他早就應該舉行劍展會了。”
宇龍一星聽后,心中若有所明,暗想:“原來當初被盟主收走的所謂的神劍是假的,可是前一段時間我聽吳中長說,真正的神劍被上交到了飛俞手中了啊,若是那樣的話,飛俞應該知道他第一次所收回的神劍是偽造的,為何還要舉行劍展會,借天下武林人的手去試著去抽假劍出鞘呢。難道,是吳中長從我手中將真正的神劍搶走后并沒有上交到飛俞手中,而是將一切關于真正神劍現世的消息全部封鎖,他卻在暗中獨自探索神劍的奧秘。他之所以說上交到盟主手中,只是怕我找他的麻煩?可是如果事情真如我所想的,那么梅婉香對我說的話又作何解釋。梅婉香說,她聽到一個陌生男子的聲音命令吳中長把神劍轉交于我,顯然,神劍還曾在那個陌生男人手中呆過。那個陌生男人又是誰呢?”
種種疑惑,猶如一團亂麻糾纏在一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宇龍一星忽然又想到他命不久矣,沒必要再去猜測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只要他能在臨死之前殺死飛俞報仇雪恨就死而無憾了,于是不再亂猜亂想。
如此一來,問題就簡單化了。宇龍一星想想開之后,便問郄琰打算在三日后的劍展會上如何制造混亂。
郄琰好像對他的奪盟計劃胸有成竹,笑了笑說,三日后制造混亂就遲了,他們必須盡快派人到四處散布謠言,就說,劍展會上所謂的天下第一劍——神劍,就在那十口劍中,只是神劍乃曠世神器,自出土以來還尚且無人能駕馭,盟主也不能駕馭,所以盟主才以設劍展會為由,暗中把神劍藏在那五口劍之中,其真正目的是想試探看天下人有無能將劍駕馭者。郄琰還說,經那么一散布謠言,必能蠱惑三教九流及其其他武林正派中人在大會那天去搶奪神劍。再者,在大會那天他們若再派幾個假意去奪劍的人先上臺搞亂,更是必定能引起其他有野心的武林人士。那么到時候就不怕劍展會不亂了。而他們的目的就是讓劍展會大亂,越亂越好,亂了他們才能趁機而入,刺殺飛俞強硬奪盟。
因為關于劍展會的告示,已經四處張貼開來。告示上說的很明白:盟主喜好收藏古劍,五年得十柄劍,其劍各有千秋,又七月初一乃盟主年滿“弱冠”生日,故特請武林各大門派掌門及各派部分弟子前往“英雄會”一聚。望周知。
宇龍一星沒再多問,他只等三日后的劍展大會。想到三日后他就要手刃仇敵了,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覺。
然而三天很快,一晃就過去了。劍展會如期舉行。
七月初一那天,武林各大門派各自率領本派部分弟子抬著賀禮,趕往“英雄會”,一來是給飛俞過生日,二來是懷著僥幸的心理去試著操縱所謂的“神劍”的。人們都想操縱真正的神劍成為傳說中的劍神。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神劍’就在劍展會中的事情。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
到得中午時分,“英雄會”比武臺下聚集了七八百人。
人們都有說有笑,仿佛聚集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
有人仍然在布置著比武臺。只見五色彩旗遍插臺邊沿,微風吹過旗布練練作響。又有人將十架木桌擺成一條線放在臺中心。那些桌上都鋪蓋著一塊惹人的紅布,布上放著一個小小的劍架,架上各放著一口長劍。雖然是武臺,但卻也無比豪華。其場面不遜于奪盟大會。
飛俞領著青梅韓霜及二十名護衛在臺上笑臉迎客,一邊接受各派掌門所贈的禮物。正是所謂的“笑納”啊。
等眾掌門一一禮畢,由青梅韓霜負責的點派上臺的儀式開始了。其具體內容是,凡是被青韓二人點到得掌門上臺,閱覽罷飛俞所收藏的古劍之后,各人都必須再舞一套劍法,給其他門派人看,同時也算是給飛俞助興。當然,如果有善歌舞者也可來個載歌載舞。不過那種情況應該很少吧。
眾人把希望全寄托在了“飛蕓門”掌門葉飛蕓身上,尤其是青年才俊者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讓飛蕓上臺表演。
但飛俞把葉飛蕓的節目安排在了中間。第一輪表演,十八大掌門全都上了臺,他們賞過劍之后,群起而舞劍,好像是預先排練過一樣,配合的相當妙,而且他們舞完劍之后利用各人的肢體以及各自手中的長劍,對著飛俞擺了六個字,那就是:盟主生日快樂。
那六個字雖然不是很真切,但識字的人都能看清楚,飛俞看后,大喜,也很感動,從盟座上站起身,咧嘴一笑,拍著手掌連道了兩聲“好!”臺下六七百武林人士看得那六個字,異口同聲的將字大聲的念了出來。氣氛相當活躍。飛俞十分開心,最后他問那是誰策劃的。青梅韓霜說是她們策劃的。青梅韓霜還說,那是她們為了感謝飛俞當初收留她們而送給飛俞的特別禮物。
臺下眾人看了各派掌門給飛俞所表演的賀喜節目之后,覺得江湖不只有勾心斗角,腥風血雨,悲劇陸續上演的一面,而且還有說不出來的美好的一面。
第二輪表演上去五個人,其中“飛蕓門”就占了死個,葉飛蕓及她門下的三個分堂堂主。那是飛俞給葉飛蕓的特別照顧,因為本來“飛蕓門”已經被合并為一個門派了,一個門派只能去一個掌門上臺表演。但現在“飛蕓門”就是上去了五個人。“飛蕓門”的人因此而感到他們做飛蕓的弟子是件很榮幸的事情。除了飛蕓門的四人之外,臺上的另一人是“柳青派”柳重山。五人賞完飛俞所收藏的古劍之后也同臺共舞,合作著舞了一個主題。
當然這時葉飛蕓與柳重山早已忘了昔日之仇,他們都是大人物知道什么場合該做什么樣的事。其中有一個動作是葉飛蕓飛躍而起站在柳重山肩膀之上做的。因為飛蕓是主角,是紅花,其余人都是綠葉,他們的所有動作都是為了襯托葉飛蕓而做的。飛蕓身姿優美在舞劍的動作當中融入了古典舞,武舞結合好像是剛柔并濟的太極一樣,當然比表演太極要好看的多。
葉飛蕓的表演尚未結束結束,臺下就爆發出排山倒海的掌聲。當表演結束之后,有一批年輕人紛紛離席而起,把手罩在口邊沖臺上大喊:“葉飛蕓!”而有另一批人士倒也懂得配合,站起身吼道:“再表演!”喊聲頗有節奏感。全場立馬沸騰起來。
葉飛蕓平時雖然刁蠻任性,有時還膽大妄為,但此刻也被眾現場熱情的觀眾給喊叫的有些不大自然,甚至忸怩。
青梅韓霜距飛蕓不遠,更是狂使眼色,鼓動飛蕓表演。
飛俞也硬讓飛蕓再獨舞一段,不然會讓眾人失望的。葉飛蕓有些還羞了,推辭不舞。這時飛俞急了,離席而起,走到飛蕓面前說,看在當日是他生日乃喜慶之日的份上,就再舞一段吧。
葉飛蕓其實并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表現,可是飛俞開了口,她不好拒絕,畢竟人家是武林盟主,如果再推辭,等于是不給飛俞面子,她不想不給飛俞面子,于是換了口劍,又一次舞起。這次是葉飛蕓獨舞,然而在臺下眾人看來,臺上的飛蕓儼然就是一朵仙花在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