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六合大拳師

第三十五章藝高不在個子上

第三十五章藝高不在個子上

古有力起身相迎,道:“梁老師近來可好,怎么親自登臺?后臺說話。”

就把梁雪江給往后臺引,后邊那個粗矮短矬的青面也跟著優哉游哉地跟了過來。

古有力對他這么客氣,是因為雖然二人不是同枝,但從老祖宗那排,梁雪江跟自己的老師是一輩。

古有力屬于跟師早小輩分,他跟他老師實際差別都不大。

螳螂拳在這一時期也達到了一個完善進展的高峰,實際螳螂拳自早就是有少林羅漢短打演化而成的崩補八肘。然后在歷代的學習總結中逐漸添枝加葉,不斷完善。后來越來越多有了十八湊之說,而這還沒完。因為歷代學習螳螂拳者多是半路出家,折服而轉學,所以隨著歷代的編整,分成了各家風格。或者由于齊魯大地禮儀只邦的緣故,這些人還真愛湊在一起琢磨。而且一經盤道發現之前的舊拳還都能論上輩,這就親上加親大鍋亂燉。后來套路是越來越多,風格也越來越多,最后都泛濫了。但是就核心內容,各家還都有各家的玩意兒。

古有力自早就習練家傳鐵砂掌、羅漢拳。已有名氣。后隨魁德堂王云升先生學習螳螂拳。而王云升先生在得螳螂拳前已是武舉功名,而且已經在家開設武館了,教得是彌祖長拳跟地功拳。

他這一支的拳功成型,實際是在古有力身上。

王的恩師“閃電手”快手李之箭,是正經的螳螂拳,先在南方做事,后回山東濟南開設鏢局,但一直沒有衣缽傳人。金盆洗手之后獨身云游,盛名不減當年。至煙臺福山聞聽王云生善拳法,登門訪見,但見王云升演習之后不贊一語。王很不服氣與李較技難,數招架而數敗。于是拜快手李為師,數年盡得其技而有成。

李之后便一路向北云游訪友,再無定所。傳聞至京津、奉天,再無蹤跡,也不知再有無傳人。

他這一支再往上到了生霄道人就不好核對了。

古有力是武松般的大漢,高人一頭乍人一背,提一條單刀的話能湊足三百斤了。

出道之時行經田野,適有二牛抵角,見之來疑相犯,乃共奔面前欲用角抵之。二牛先后到來,先到之牛,被一腳踢中腹部應聲倒地。后到之牛被其握角,照前脊一掌,一掌擊斃。之后因為農戶要求賠牛,鬧將起來,名聲騰播遐邇。

他是個人物,后來有俄國人在利亞設擂較技。時正值祖國蒙辱之時,力倡武道,以期振奮民族之精神,率先垂范,身赴異邦海參葳,登擂連連力挫沙俄拳擊高手,擊敗擂主取而代之,經多場比賽均無對手,勇奪錦標而歸,威名遠振,有“螳螂王”之稱。

古有力之后的是七星螳螂,梁雪江之后的是梅花螳螂。

而梁雪江那一支從他師爺雙鉤李冰霄這就跟那邊分家了,往上就是祖師王朗了。到這就對不上了,但東西又一樣。

李冰霄,因為雙鉤耍得絕,當地人稱李二鉤。后來他這又傳出另一支跟六合、劈掛合了的馬猴螳螂,也對不上頭。傳著傳著就出了個叫“李二狗”的字號了,到這膠東螳螂三大枝都對不上了。

再之后的太極梅花,六合,光板摔手,秘門、八步那些個,都是從這分出來,光板摔手秘門八步在當時都不能算大枝,只能說是個風格。

太極梅花在梁雪江的弟子姜闊龍身上得到了大發展。姜跟大財主宋子德、地功拳李仲祥是把兄弟。宋是煙臺第一莊園主牟二黑的女婿,家資豐厚,癡迷武學,因為身份所在不方便親自求習,遂出資供兄弟學習后來切磋研究,合以梁氏編整的《可使有勇》拳經,在梅花螳螂拳的成型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之后才有了“螳螂三山”。

但有一樣有趣的是三支螳螂各自都參了地躺拳,而這地躺又不是出自一人。就一支隱秘的小架螳螂,傳說為祖師王朗妻舅后傳,竟有四路地躺。孫青麟學那套,就是這套,都不知道是什么拳了,

雜七雜八。

說梁雪江是山東好漢,是因為其性忠厚而火爆,嫉惡如仇。分量是有,個子不高。但拳風硬朗,硬接硬砸。身子不大但拳力勁道,也喜好比武較技。螳螂拳招式繁雜,本來也是速成的拳法,技術的提高多賴切磋。

他家“德順堂”在京城有絲綢莊,成藝后時常自京城押運貨物歸煙臺海陽,恃藝高而膽大,時常獨自押運。終于一次出事了,從這次的事件上,很容易看出這門螳螂拳的風格。

咱一直沒描寫梁氏的相貌。此人氣勢逼人,卻不兇悍。不是那種帶有文氣的超脫威嚴,又不是那種吹胡子瞪眼的粗狂威猛。像是努力壓著火,又不屑左右的樣子,充滿自信與驕傲。他的帽子下額外斜出一條黑布。梁鐵錘還有個外號叫梁一眼。

那一次是遇劫匪數十人,雖為兵刃群都,卻依然是中路翻車的路子。雙臂兜裹開合連綿不斷,頭頂盤的辮子散落開,扎在眼上。但生死攸關無暇顧及,雖然打死打散歹人保住了性命物資,但之后不久右眼便完全失明,從此又多了一個外號。

這之后他廣收門徒,悉心培養后人,但火爆倔強的脾氣卻一直未改。所以今日聽說有善揣頂的高手占擂,幾日打死數人,心下憤恨,特來挑戰。

在梁與弟子姜闊龍身上,非常容易看出下功夫就成就人這話。姜也是五短身材,比他師父高不了多少,比古有力矮了一個頭。而且不似梁那般精悍,甚至是有點癡肥。很難想象靈活刁鉆的螳螂拳在他身上會是一個什么樣子。

面對人高馬大的古有力,二人毫無懼色。古有力比他矮一輩,而且梁更年長。但因為過去并無親熱來往也就沒稱他師伯。梁鐵錘還沒吃這一套,反道:“不是你給他們撐腰才敢如此囂張吧?”

古有力見梁是來興師問罪的,但又不明白問得是哪一樁。

梁又帶著挖苦之聲調道:“古師傅,你還給人幫場子啊?既然咱爺們站在臺上了,也就不用客套了。您既然坐在一旁那也不用忙活了,我也權當沒看見你。”

然后一轉身對馮老三道:“兄弟,辛苦了。不大好意思,眼見您收攤了,但我徒弟既然喊了擂,那就得耽擱會功夫了,再走一趟吧。”

馮老三本來感覺撐到天晚就算了,是越來越沒精神。但被梁鐵錘這么一激也很硬氣:“不瞞老哥說,是折騰了些時候了。這道不好走了,累我也得撐著。”

“行,是個爺們兒。這一天一直耍威風的是你吧?”梁鐵錘還挺細心。

“老哥你說笑了,這幾天確實是我。”

“聽說你揣子用得挺好啊?”梁鐵錘還是不大放心,怕打錯了人。

揣是摜跤常用的幾個法子之一。摔法樣數多了,常用的有勾踢揣別擰,背挑纏彈搿、掐撮、躺刀、穿襠靠、涮擰鋟拄撴裝錯太多了。

揣也分上領揣,偏門揣等等很多。揣實際就是個單臂過背摔,用起來挺瀟灑的。基本是搶著把之后身子迅速一背讓腳正好落入對方腳前,躬身一縮,腰臀一托借力將過背給摔過去,摔口袋似的落地,實實在在地帶勁。再一走跤步,別提那個帥勁了,要多精神有多精神。

別子也常用,就是插一腿多支個別子,大弓步一擰摔出去,干脆利落。因為這些個動作的起手還是擰腰支腿,跟裴秋實挨身頂肘的很多起手挺像。

裴秋實這支奉承的是逢強閃打,但他又是個騎馬步,所以搶起步眼來很像是要走踹的搶位。

而頂肘前兆總有一“請”,先開門再頂靠。裴秋實強硬起來時是抓過來扯起來頂,這跟走摔抓這對方用的披拉法硬破壞重心很像。特別頂不準就走反身掛塌,除了是打不是摔,跟別子基本一樣,有的支別八極叫這就叫抽別子。

整個感覺是武術加跤,就是當摔不摔而改打了。因而有不知內情的兄弟跟梁鐵錘說的是“有個摔跤不地道的”打死了好幾個人。

摔跤場上的規矩挺多,不讓踢高腿過中,不讓雙手抱頭,不讓碰觸眼睛襠部咽喉這些要害,不讓抓發,不讓反關節,不讓摔倒后故意壓砸,不讓大頭朝下扛摔。

但馮老三跟裴秋實用的都是抓臂挎胳膊的,所以梁一眼看了幾場之后就認定是他了,說這些也是多余。

“行了,拿狀子吧。”說拿狀子,這就得玩兒命。

古有力一看這局面不對,馮老三也感覺不對,這幾天一直好好的啊。但到了這個分上就不能怯場,簽就簽。

古有力過來攔下了,道:“既然已經晚了,不如就三個跤論輸贏吧,不是說看看跤嗎?又不玩打人的,不用簽了。”

姜闊龍比古有力小一些,但也沒給他面子:“摔死了算你的?”

后邊楊萬里臉色變了:“咱倆摔摔?摔死白摔!”

古有力還是很穩重:“師叔,我確實是受朋友邀請過來幫場子的,既然我答應人家了,我就得幫。朋友看上的是我行走江湖還光明磊落,還有幾分薄面。但是怎么到了師叔這就過不去呢?我看師叔是有什么誤會吧?才這么急急火火。如果真有什么地方開罪了師叔,看在家鄉一門上還望師叔話講當面。”

“哎,闊龍,就摔三個跤,不用這么認真了。”古有力也是成名的拳師,能這么說真是給了大面子了。這在武林中怎么樣先不論,就是回到家鄉對于同門發展也是好事。既然人家都這么說了,自己再不給這點面子就真是給臉不要臉了。生死戰就成了三個跤了。

姜闊龍的跤也不是正經跤,就是螳螂跌撲。所以這倆都違規也就不存在違規了。

第一跤,二人照常上手,姜闊龍上手就撕著馮老三的衣服,馮老三伸手來抹,姜闊龍左手一圈,朝馮老三臉上就扇過來了,馮老三本能就擋。沒想到姜闊龍左手是虛晃,一晃即手,另手直接就一肘挑起來,連肘帶手就糊馮老三臉上了,這手勁不大,姜闊龍個子矮,但就勢一把抓住了馮老三的小辮子,就手一拽。馮老三的腦袋就一偏,隨著這一偏身子就彎下來。

馮老三左手來抓,姜闊龍抓著馮老三鞭子的手順著鞭子一捋,就馮老三左腋下就插背后了,一探又揪住了辮根。

就左手擋開馮老三的手,抱住馮老三的背,手抓著鞭子,雖然個子不大,卻把馮老三給夾著了,那右腿就往馮老三襠下插。按說這個側身相貼的樣子根本起不來勾子別子,要想摔起來根本不可能。

但是姜闊龍并沒有去摔,而是扯著鞭子用身子去拱那馮老三,就將頭藏在馮老三肋下,探左手去撈馮老三的腿。

馮老三是抱腿的祖宗,這點早看出來了,撤后步就要支開,沒想到就這一支正碰著姜闊龍插在襠下那腿,那腳就勾在后邊等著呢。合著這勁姜闊龍一扯辮子,馮老三仰身栽倒。

說起跌打,不得不提螳螂門的地功,地功拳就是所謂九滾十八跌,就地十八翻那些,就各地拳法中多有涉獵,傳其來源于戰場刀法。

就山東地面過去屬于燕青門迷蹤拳,乾隆年間為山東兗州孫通傳開,直至滄州。所謂彌祖拳實際就是迷蹤拳,螳螂各支歷代吸取的并非一家,順藤摸瓜卻又為同根所生。此拳比螳螂拳成名要早很多,《績效拳經篇》所謂山東李半天之腿,千張跌之跌。

李半天習練的是醉拳,后由醉拳所演。他之外還有一位東平千跌張,擅跌撲摔打。后來李半天與千跌張在泰山打擂,合了滾跌之法為地趟拳。

“壇酒不醉師傅打,腿腿傍地李半天。”

(技術抗打聽,人抗打聽,但是這里這個個事情不抗打聽了,所以相關人等就沒用真名字。但是山寨的太明顯了。結尾技術章,有螳螂門的諒解下吧。

我一再勸告朋友,不要自學心意形意這些,真學不出來還出問題。自學出來的問題,我能幫著解決一兩個,但解決不少十個八個,而跟在老師身邊學,問題又何止十個八個。我都寫這么直白了,各位就不要再好奇癡迷了。真沒說服力的,你從哪看見形意拳好來了?別自學了。要么練不出來,要不練出問題,剩下那點長進,真不如學學散打。

學散打沒什么丟人的,打不過散打才丟人。從散打可以很好的分析技術,然后慢慢理解傳統。而且談散打容易看出寫論文者的水平,您有辦法去找找資料發布者,視頻發布者最好。也打打假,真沒幾個好的。大家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別糊弄自己了。換句話說,你散打都不行,自學形意更不行了。

特別整天站三體的,練劈拳的。王薌齋先生比咱現在學習條件好吧?他強調樁吧?他劈拳都給去了,總能證明難度了。

再有,那些整天談內修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他們之所謂老感悟那些,是因為一天的沒個身體上的大感悟,只能那么玩了。但凡實戰起來,或者做大動作,感受比那爽多了。)

鐵萼奇蘭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金坛市| 麻阳| 福海县| 自贡市| 宁阳县| 西和县| 昌江| 宜黄县| 大荔县| 锡林郭勒盟| 信丰县| 巴彦县| 延川县| 平遥县| 开平市| 六盘水市| 博乐市| 米脂县| 灵石县| 海安县| 特克斯县| 团风县| 电白县| 锦州市| 万宁市| 安平县| 宝清县| 墨脱县| 隆回县| 博客| 汾西县| 禹城市| 巨鹿县| 霍州市| 巴彦县| 莱芜市| 永寿县| 集安市| 永定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