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民從各地洶涌而來,而典州的父母官,一府知府都“逃難”去了,指望誰來守城?
“公子,奴家看要么現在就逃,要么你給出個主意,若亂民進了城,恐怕是見東西就搶,少不得要傷害人命!”慶怡憂心看著許迎,指望他給拿個主意。
許迎眨眨眼,這意思屁股還沒坐熱又要逃命?
“典州乃州府之地,不是沒城墻或矮城墻的縣城,城門一關亂民不至于沖進來吧?”許迎想了想問道。
和九憂心如焚道:“這可難講,聽聞典州南邊的嵐定府被亂民花費不到一天便破城而入,大小糧倉被洗劫一空,城里沒來得及走的大戶人家也被洗掠,傷了不少人命!其他縣城情況大致相同。”
其實這次自然災害,受損失最大的是地主,而影響最小的恰恰夜也是他們,本身糧食貯藏多,不存糧的也有大把的銀子,到哪也不擔心安身立命,而那些貧苦百姓卻要忍受顛沛流離之苦。
許迎實在是不想疲于奔命了,隨口道:“我看這樣吧,我們搬出商館,把衣服磨破然后涂點泥在臉上,全當自己是難民了,亂民見到自己人總不至于下毒手吧?”
慶怡看他說的認真,說出的話卻如此兒戲,“噗哧!”一聲掩嘴輕笑。只顧得笑,半天不置可否。
這時候正巧寧書走進廳堂,聞言不屑道:“呦,你許大先生這是要去當亂民造反?”
許迎越來越發現寧書不頂著他說話她心里難受。看寧書一副心安理得的神情,自顧自的在椅子上坐下,就好像回到自家了一樣。
“寧姑娘,你進來所為何事?”慶怡面帶笑意問道。
“你們說你們的,我只是聽說城外有亂民,來聽聽你們的主意。”寧書神色淡然。
許迎心里透亮,寧書這是怕自己要帶著人逃命而把她一個人扔在典州。她也算聰明,自己先過來聽著,要跑一起跑,相比之下閑兒便沒這么有心眼,那小丫頭老早就蒙頭去睡了,這幾日也算把她累壞了。不過許迎要逃命肯定不會把她扔下。
“如今天已黑,也說了四面都是亂民,一動不如一靜,我們先留在典州,看看情況再說吧!”許迎實在是想去休息了。
“也好,和九,你也去休息吧。這些天累著你了!”慶怡對和九倒也挺客氣,和九嘿嘿傻笑兩聲,自己先去睡了。而許迎也告辭出來,剛到院里,就聽見外面亂哄哄的聲音。慶怡、寧書和剛要回房的和九聽到聲音也趕忙到了院子里看情況。
“這么快亂民就進來了?”許迎有些木訥的盯著大門的方向,雖然大門緊閉外面什么都看不到。
“和九,你出去看看!”慶怡拿出了女強人的本色,絲毫沒心亂。指揮若定。
和九領命趕緊往大門那邊跑過去,沒走幾步,肖大叔,便是商館留下的唯一的老管家急匆匆過來,喘口氣道:“莫慌,不是亂民,而是周圍城里的大戶,被亂民給趕到典州來了。”
“趕?”許迎有些琢磨不透這字眼。
肖大叔解釋道:“典州方圓幾百里都是亂民,現在亂民口口相傳,要活命進典州,說是典州的糧倉堆滿糧食,而那些大戶逃不出去,索性也往典州來了。”
“也就是說亂民還沒到?”寧書在一旁問。
肖大叔點點頭,急匆匆往里屋去了,說是把糧食藏起來。
“一群怪人!”寧書抱怨一句,轉身往客房那邊去了。走到院門口的時候還不忘回過頭看看,怕許迎耍詐先穩住自己然后馬上商量著帶人跑了。
許迎現在只想著睡覺,沒心思去算計她,雖然外面很亂,但好在亂民還沒來,說什么也先睡一覺再說。
第二日日上三竿許迎才睡醒,到了正廳,一行二十幾個人都在,正商量著如何脫身。原來難民已經分批往典州這面過來。而當下典州最高長官,典州從九品守門校尉下令,關閉城門,不許難民進城。如此一來那些晚到的大戶人家也進不了城,改而投入難民一方,正在城門外聲討,要求開城門開倉放糧。
說道這里,坐在一旁的寧書用異樣的目光看著許迎,就好像那些大戶人家的舉動是許迎教出來的一樣。
結果是,那城門校尉在城墻上吼破了喉嚨說城里沒糧,下面的難民死活不相信,說什么也要進城看看。那城門校尉原本芝麻綠豆大的官,如今典州他說了算,早就沒了主意,正在跟典州那這些守城門的老爺們商量到底開不開城門。
“如此說來,有武器的亂民還沒殺過來,剛過來的是小股的流民?”許迎問道。
“如今難民人人手里有武器,便是削尖了的竹子,要是再不開城門,估計這些亂民會硬來了!”鏢局的鏢頭楊城說道。
許迎以前聽說過“揭竿而起”,農民活不下去,可不真就有什么抄什么,只要能活命,人肉都能食。這哪里還是人人稱頌的“尚明盛世”?何先生讓他到這里來匯合,看來如今出了變故,除非東王的大軍能殺過來,不然怕是真的要摸泥在臉上裝難民了。
“我們在這里商量也不是辦法,還是去城門那邊跟守城門的官差商量商量,他們畢竟說了算!”許迎道。
諸人也覺得這等于沒說的主意好,一行人趕緊出了商館的門往城西門那邊而去。整個典州還是一片死寂,路上一打聽才知道,原本上萬戶的典州,如今城里連二百城民都未剩下,加上昨日進城的許迎一行還有典州周邊進城的大戶人家,總人數差不多是三百。
到了城門,發現一個長官模樣的,大約三十歲,很干練,卻也有幾分傻乎乎的憨厚,一臉橫肉,正義正言辭道:“不成,這城門談何也不能開!”
而那些普通的城門衛兵跟他的立場正好相反,他們都認為應該讓難民進城看看,畢竟都是百姓出身,他們不相信那些難民會傷害人命。
許迎走在最前,上前直接站到那城門校尉的身旁,拍拍他肩膀道:“沒錯,我覺得這位仁兄說的沒錯,這城門說啥也不能開!”
一旁的人,包括與許迎一同過來的閑兒、慶怡等人也不明白許迎為何會如此說,都好奇打量許迎。
城門衛們紛紛道:“你小子何人,胡言亂語?”
“我胡說?”許迎挺直腰板,這里面他個子最高,看上去很魁梧的樣子,“我想諸位不走,是因為或多或少有點存糧,能在城里混些日子。難民進了城,還管你糧食夠不夠養活妻兒,進了你家門,第一件事便是把你的糧食搶走塞進自己的嘴里,外面難民多少張嘴可以上城樓上數數,你們那點糧食夠塞他們牙縫的?我聽說過災荒的年景有易子而食的,你說他們會不會把你們的肉割去吃了?聽說人肉是酸的,哪個想嘗嘗?”
一席話,說的那些原本力挺難民進城的城門衛面面相覷。
“可是……即便不開城門,他們或許也會沖進來!”有個城門衛還是一臉擔憂,許迎的話點名了要害。
“你也說是或許,要攻城,要么云梯架起,要么撞破城門。外面的亂民一無攀城墻所用的云梯,二來餓了多日,沒多少力氣撞城門,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總能等到他們撞累了自己走的那一天。”
“對,對!小兄弟說的有道理,你說了算,我胡老六聽你的。”城門校尉看到許迎的話已經讓那些城門衛低頭思索,說明很奏效,先表態道。
一旁的寧書一臉不屑道:“不是等到難民退,而是挨到難民全都餓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