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代表村里簽字
村中央是一個緩緩的斜坡,一條村中路從中而過,把背山村分為兩邊。斜坡靠右邊的正是楊遠行三叔的房子。此時一大幫村眾正在三叔房子前面商討事情一般,七八張的矮凳子上各自坐滿人員在聊天。
“你們在這里開什么黨委會,這么熱鬧。”
楊遠行走過去他們人群中說道。
“遠行,穿得這么斯文,準備去哪里看妹子。”
“遠行,今年我們村準備請歌舞團來村里表演,你捐獻多少呀?”
……
眾村民紛紛對著楊遠行說道。
楊遠行跟三叔三嬸打個招呼,然后說道:“是誰帶頭說要搞歌舞團的?”
這時,從三叔的樓房出來一位三十歲左右,打扮斯文,樣貌俊朗的男子,他看到楊遠行,遠遠就笑呵呵的說道:“遠行老板,什么時候回來了。”
“呵呵,金冠哥你才是大老板,今年怎么回家這么早了?”楊遠行對著楊金冠說道。
一位村民說道:“金冠哥大老板,他帶頭要搞歌舞團的。”
楊遠行從眾村民們的談話中,終于知道原來是楊金冠帶頭搞歌舞團的。楊金冠是楊遠行的同堂大哥,不過也是這么多兄弟姐妹中最有本事的一位。
初中沒有畢業的楊金冠,早早到大城市闖蕩,幾年下來開了好幾家連鎖手機店,到現在身價最低估計超過百萬,現在車房什么都有了,由于為人豪爽,所以他今年特別帶頭搞歌舞團,希望年宵節那天讓大家過個愉快的夜晚。
眾人在一陣討論下,熱鬧非凡。
隨后,一位身材肥大,打扮一般,大約四十歲左右,粗頭大耳的男子駕駛一輛摩托車來到楊遠行三叔家。
“是你們村要搞歌舞團,這個是我的名片。”頭發有些光禿的大男子,停下摩托車后,向眾人邊發名片說道。
“搞一場歌舞團要多少錢呀?”一位村民問道。
“搞一場的話,需要五千左右,不過,你們村單獨搞一場歌舞團的話,我們很難安排時間出來,因為你們村初二是年宵節,這附近好多村這天也是年宵節,所以,單獨搞一場的話,我們是搞不了的。”那名男子說道,隨后他又說道:“電話里,你們不是說,要搞粵劇,不如這樣,你們村搞一場粵劇,在搞一場歌舞團,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安排時間。”
“不是我們不想搞兩場,而是我們村不夠團結,怕是連一場的錢也收不起來,而且現在電視DVD流行,一般人不喜歡看這些粵劇和歌舞團,因為別的村子每年都搞這些,我們村不能太落后,所以搞一場熱鬧一下。”一位村民說道。
“哦,這樣呀,這是合同,你們看一下,我打個電話先。”那位肥大的男子說道,并遞給幾份合同給眾人,然后他走開眾人幾米打電話。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村子也一樣,每當要捐錢出力的時候,眾人都像縮頭烏龜一樣,最后,在場的眾村民的捐款只有三千塊這樣,假如要搞粵劇和歌舞團的話,最少要八千塊,現在不到二分之一的錢,剩下的就要挨家挨戶收取了,村民們一想到要挨家挨戶收錢,都嘆氣的說道:“難辦呀!”
背山村,是一個四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村里有錢人家原本就不多,好幾戶還是吝嗇戶,做什么村中之事想從他們手中募捐到一點錢更是比較艱難。更由于前年村里集資修建一條村中水泥路,把幾位帶頭捐款最多的人家鬧出一些很大的矛盾,現在他們都成了村中大多數人口中的眾敵,所以他們對村中的事情更是置之不理。
“搞一場粵劇就好了,請亞公(神明)來看,不知別人肯來搞一場沒?”
“單搞粵劇更難收錢,因為很多后生仔不喜歡看粵劇,怕是連粵劇也搞不成。”
……
眾人紛紛議論。
很快,那位肥大的男子打完電話回來說道:“你們商量怎么樣,現在就要下決定,因為近年晚了,出演的時間現在就要定好。”
“一場粵劇到底是多少錢,或者兩場一起搞是多少錢,老板,你給個實數。”楊金冠說道。
“一場粵劇的話包圓是四千五,在搞歌舞團的話總共是八千五。”肥大男子說道。
“先定一場粵劇,等下我們去收錢,假如可以收到兩場的錢,在打電話給你下定,行的話就先定一場,不行的話,什么都不搞了,你可以回去了。”楊金冠有點怒氣的說道。
肥大男子聽著楊金冠的話語后,埋首沉思片刻,最后開口說道:“好吧,先定一場,交四百的定金。”
很快,肥大男子把合同甲方該寫該簽字的地方他都搞定了,最后說道:“你們誰在上面簽名呀,到時候我全程跟他聯系,什么事情都要他出面辦好一切進場的準備和演出過程中的一些事宜。”
“亞爸,你簽名吧!”楊金冠對著他父親楊茂說道。
“我沒有空呀,金冠你簽吧。”楊茂說道。
“我哪里有空理這些瑣碎之事。”楊金冠說道。
在場的人討論一下,不知找誰簽名好,這事理應是帶頭人簽名的,就算別人有心思也不敢簽名,因為他們捐錢少,這也是一個麻煩事。
最后還是楊茂開口說道:“遠行,你文化水平高,你又沒有成家,很空閑,你就來擔起這個頭。”
楊茂相信自己的侄子,因為楊遠行現在雖然沒有多大成就,乃至一事無成,但是,為人也很大方豪爽,而且很多村中的公益之事他都參與,就拿村中修的那條水泥路,楊遠行就全程參與其中。
“是呀,遠行,以前村中修水泥路時,你不知多熱情,第一次收錢的時候,你跟楊富把音響抬出球場,還叫管理區書記來,讓全體村民在那里開會,然后募捐錢修路,后來還是沒成,你們把錢都退回去了,去年大家踴躍修路的時候,你還不是跟隨大家一起挨家挨戶收錢,后來你還跟帶頭人一起公開支出公表,你的毛筆字真是不錯,你就答應簽字吧,為村中多做貢獻。”一位跟楊遠行很熟悉的村民說道。
沉思片刻的楊遠行開口說道:“既然你們這么相信我,我就不怕事情麻煩。”
最后,楊遠行接過兩份合同,仔細的閱讀一番,覺得沒有什么問題,拿起筆,龍飛鳳舞的在上面簽下自己大名。
接下來,交四百定金,那名肥大男子跟楊遠行互相要了電話后,匆忙駕駛摩托車離去。
此刻的楊遠行心里在想:“一定要做好這件事情,讓村民對自己信服,還有博得堂哥的信任,以后做什么事情,能夠得到堂哥的幫助。”
簽下合同的楊遠行拿起記事本跟隨幾位前輩開始挨家挨戶收錢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