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清所料,很快,閆麗父親就和他攤牌了。那個晚上氣氛很特別,他們之間的談話經常伴著長時間的沉默,閆麗父親簡單詢問了正清家里的情況以后,思考了半天才說。
“閆坤走了,我們就剩閆麗這一個孩子了,估計我們老了以后也只能靠她了。”這句話像是一種無奈情感的傳達,更像是一種試探,一種對于正清責任心和事業心的試探。正清不知道怎么回復,他向來不會說謊,更不會去夸夸其談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本來他對未來是有很好的規劃的,沒想到有職無薪的現狀讓他現在沒有一點底氣去給老人家打包票承諾什么。
看正清沒有說話,閆父也沉默了一會兒。
“我之前經常聽閆麗說起你,你們在一起有很長時間了吧?”
“恩,初中的時候關系很好,而真正確定朋友關系是去中專以后,現在快三年了。”
“三年時間也不短啊,學生時期能夠有這么一段感情,值得你們刻骨銘心的記一輩子啊。”閆父看了看正清,似有回憶的說了句。正清之前聽閆麗講過,他父母就是初中到中專的同學,最后相戀走到了一起,所以閆麗對于這樣的戀情很癡迷,她一直認為自己應該擁有像父母一樣的感情,兩個人從純真走向成熟,從彼此相戀走向相依相伴,從愛情走向親情甚至成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真正的感情應該就是這樣簡單清純,如峽谷間清澈的泉水,如山間搖曳的花草,經歷過生命的錘煉和催化以后,最終清香撲鼻,令人心醉。這是時間的功勞,更是兩種東西深切交融彼此吸收的結果。
“那你知道現在城關中學有個老師在追求閆麗嗎?”正清還在思考著他們感情至真至純的時候,閆父猛轉了話題。
“知道一些,閆麗跟我講過。”正清不知道他這么問的深層意思是什么,只能據實回答。
“正清,我知道你喜歡閆麗,閆麗也喜歡你。通過這兩天你在家里忙前忙后的干活,我可以感受到這一點。麗麗媽媽現在心情不好,情緒很低落,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說心里話,我很喜歡你這樣的小伙子,你有擔當,臨大事不亂,這一點很好。但是今天我要說幾句違背我自身原則話,希望你不要介意,能夠聽進去。”
“恩,您……您說。”在這樣低落的氛圍中,正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覺不是很舒服,他能感覺到閆父的話里有話,可是又猜不到是什么,或者說直覺讓他知道可能會是什么,但是內心里面拒絕朝那個方面的意思去想。
“我希望你重新考慮你和閆麗的感情。”
夾雜著感情的沉默,雙方都沒有說話。
“閆麗是個充滿幻想主義色彩的人,她對什么都是追求至善至美的,特別是感情,我想你跟她相處這么長時間能夠感受到這一點。你和她的性格很相似,很軸很倔強,有自己的想法,這些都很好,我內心里面是認可你們在一起的。可是現實就是現實,閆坤這么說沒就沒了,我和他媽心里最后的主心骨被抽走了,生活猛然間就跟塌方了一樣,四處都是黑暗,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們以后會成為閆麗的負擔和累贅,這一點是我們最不愿意的。”說到兒子的去世,閆父情緒有些激動,這幾天來一直壓抑的情緒開始有點向外發泄的趨向了。
“閆叔,您放心,您和阿姨不會成為閆麗的負擔,我會和閆麗一起照顧你們的,我們家也一定可以重新看到光明的。”正清還沒有這樣安慰過別人,更不用說是一個長輩,所以這樣說話他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但是說了總是好的,比長時間的沉默要強一些。
“你的情況,正聲跟我說了,你的情況也不樂觀,再說了你還有一個弟弟馬上要上高中,以后花錢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我們怎么能夠給你們家再添麻煩呢?”閆父顯然是把一切都了解清楚后才跟他來談的。
“閆叔,我……”正清還要說什么,被閆父攔手擋住了。
“我覺得閆麗就是這個命,理想主義的性格在這樣的年齡就被現實摧毀和壓垮了,對于她現在來說不再是戀愛和結婚的問題,由于閆坤走了所帶來的這一系列問題都將和她的婚姻捆綁在一起,成為她婚姻的附屬品。你現在可以承諾我,以后對閆麗好,會對我們也好。可是孩子啊,你要想想真正到那個處境你會做什么樣子的選擇?你現在沒有工資,即便你有工資了,你們兩個那微薄的收入是貼補你們家,還是給我們,還是用于你們自己的小家?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處處都是壓力,你就會后悔今時今日這個選擇的。”閆父繼續說道。
“孩子,你還正年輕,生命有無限的可能,你和閆麗不一樣,閆坤走了閆麗的命運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很多東西都將由不得她自己。我不愿意你被愛情沖昏頭腦,暈暈乎乎的綁在我們家這輛戰車上往前沖,走進那沒有希望的日子里。我還是開始時候的主張,希望你重新考慮你和閆麗的感情,這并不是說我反對你和閆麗在一起,我只是再給你時間思考和抉擇。當然我也會和閆麗去說閆坤走了會給這個家帶來的改變,會對她帶來的改變,我也希望她可以勇于去接受這一切。”
正清還想說什么,但是閆父已然站起身朝對面房間走去,閆麗的母親在那邊的炕上坐著,看著兒子的照片抹眼淚。
正清不能責怪閆父剛才的話,他說的一切都是對的,這是一個善良的人基于良心和家里發生的巨變所作出的艱難決定。他旗幟鮮明的擺明了自己的意見,不反對他和閆麗在一起,但是把這個家以后會面臨的困難都在他面前擺出來,給了他重新抉擇的機會。無論他處于什么心理,正清都應該感謝閆父,他站在以后的角度讓正清認清生活里不只有愛情,愛情的背后是責任,以及基于責任的一系列考慮。
將心比心的來說,如果自己站在閆父的立場,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如果犧牲掉真正的感情,可以讓女兒生活中沒有那么多壓力和因為經濟原因所帶來的窘迫,這種長遠的規劃是任何處于戀愛中的個體都無法做出的,唯有經歷過風霜雪雨的長輩方可看得這么長遠。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閆父雖然喜歡正清,但是內心更傾向于鄧斌,畢竟鄧斌的家庭條件各方面對于鄧斌和閆麗以后的生活來說都更有利。至于他們之間是否有愛情,這一點又怎么能夠和殘酷的生活現實相提并論呢。明白了這一點,正清馬上意識到,因為自己家庭狀況、工作的原因短時間不能給閆麗提供好的條件,而閆家獨子的去世更加深了老人對于閆麗的依賴,他們從內心里面希望閆麗嫁給鄧斌以解決所有人都面臨的難題。
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現狀,有工作沒工資,整天看似忙碌的背后其實就是耗費光陰、坐吃等死的墮落,除過這個他什么都沒有得到。與其這樣,不如去外面拼搏一番,成功與失敗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總比坐在家里滿腦袋的發憷管用。
等閆麗家的一切都回歸平靜以后,正清也就離開了。那一天天氣不是很好,陰沉的很厲害,隨時都有大雨來臨的跡象,兩個人沒說什么話,正清本來想把去川省的消息告訴閆麗的,但是最后還是忍住了,他知道閆父肯定已經跟她談過了,并且把張正聲跟他說的話告訴了閆麗。他不知道閆麗心里是怎么想的,這個夢想主義者是否會堅持自己真愛的理想,還是只是屈服于世俗的條條框框呢?
閆麗很感激在這樣困難的時候,正清能夠和她們一家人在一起幫他們渡過難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這一點閆麗很清楚。可是她也很糾結,一方面是和正清的感情,兩個人在一起快六年了,好了也馬上滿三年,那種愛情與親情交融的感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分割開的,兩個人心里對彼此的牽掛也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弟弟的溺亡給整個家庭所帶來的災難,讓她不能不主動站出來挑起家里的重擔。只是自己畢竟是女兒身,以后的很多事情都很難說,父親的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愛情不能當飯吃當水喝,更不能幫助她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窘迫,特別是她和正清在一起,只能拿一份工資,還要養活兩家人,這樣的日子怎么能夠看到光明呢?
閆麗的矛盾就在于,人怎么可以沒有愛情就和對方結婚,并且和他生活一輩子,沒有愛情的生活怎么能夠幸福。她的內心里面對于嫁給鄧斌這件事情,短時間不能接受,絕對不能接受。她不知道的是,我們的父輩就是從這樣的愛情里面走過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就的幸福家庭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