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站的大門外,人流與車輛交相匯聚,熙熙攘攘,來往不絕,路邊門面里面賣早點、賣報紙的聲音不絕于耳,差不多這個點下車的人都是趕早來得,農村人沒有吃早飯的習慣,他們真正的早飯是九、十點鐘,現在正好到了這個點。很多人下車后提著大包大箱子瘋了似的朝這些小店里面涌了進去,看來確實都餓了。小店老板看著這么多人進來,那個高興勁馬上閃現在了臉上,他邊吆喝著里面的服務員給這些人安排座位,另一邊讓廚房里面加快做飯速度,畢竟里面位子有限,上一撥人快點吃完走了下一撥人才能進來啊。
以前西安人的早飯基本就老三樣,豆漿、油條和豆腐腦,現在樣式豐富起來了,少說也有十幾種了,除過老三樣不算,肉夾饃可是這個地方的經典,米線、砂鍋、包子等也都悉數上場了。店面里面熱氣騰騰,不斷有吃飽之后用那劣質餐巾紙擦著嘴走出來的人,也有正在陸續擠進去的人,總之就客運站門前早餐店這個紅火和熱鬧勁正清以前就沒見過,更不用說其他了。
正清在車上啃了兩片鍋盔,吃了兩個蘋果,現在肚子里面還不是很餓,而且第一次出遠門,什么都不知道,這里面東西到底怎么賣,聽人說很多都是直接坑他這樣第一次出門的人的。如果真的被坑了,他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與其那樣他還不如啃著自己的鍋盔吃算了。
猛然間獨自置身于這樣的空間,除了肚子有點餓以外,正清剩下的感覺就只有不知所措了。提著手里的行李,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人流,每個人似乎都對這個城市很熟悉,似乎也都有自己將要去的方向,唯獨他蘇正清沒有。他這樣的狀態很快就會被那些車站的搶車族注意到,很快就有人過來跟他打招呼,問他去哪里,無論遠近他都會送他去,而且價錢好商量,他看著這些人使勁的搖搖頭,趕緊提著行李跟著人流朝天橋走去。年峻之前來過西安,還從這里坐火車去爬過華山,來之前年峻跟他說過,從客運站去火車站要出了門過天橋去坐公交車,天橋對面就有車直接到火車站,此刻他避開這些人唯一的路就是過天橋。看他提著這么沉的東西過天橋,那些人并沒有就此罷休,跟在他后面不斷的問他要去哪里?價錢還可以再降一降等等,正清就是不理他們。終于在走過天橋后,那些人看見沒有希望就走了。
正清看見很多拖著行李提著箱子的人,都站在一個站牌下面,他估計那里應該就是去火車站的公交車站牌。很快來了一趟公交車,車前方打著“城西客運站—火車站”的字樣,他跟著擁擠的人群上了這趟車。沒有位置他站在一個靠窗的地方,肆意的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城市跟縣城就是不一樣,差距可以說十萬八千里,街道上綠樹成蔭,整潔干凈,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公交車道和私家車道分開,既避免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又提高了整個城市的管理效率。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世界四大歷史古都,這里的任何一片瓦一塊磚都可能帶有歷史的痕跡和韻味,在這里你無需刻意的去追尋什么,到處都是歷史的味道、沉淀的力量。
公交車停的第二站就是一個著名的景點,叫做絲綢群雕。這是市政府為了紀念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2100周年而設計制作的大型歷史紀念型雕塑,坐落在古代唐長安城開遠門的遺址上面,這里是絲綢之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起點,是東西方商旅西出陽關的必經之路。這是正清非常向往的一個地方,他等不及車停穩就提著東西下了車,他要屏住呼吸去欣賞這幅包含著歷史與滄桑的壯麗畫卷。
整個雕塑群壯麗、雄偉,充分展現了粗狂渾厚和豁達開朗的格調,表現了漢唐古意,勾起了過路行旅無盡的歷史情懷,仿佛置身于唐代長安街市中。跋涉于絲綢之路上的一隊駱駝商旅,其中有唐人,也有高鼻深目、挺著微微腹部的波斯人,14匹駱駝中還夾雜著兩匹馬和3只狗,他們一起在經歷著艱辛,也在創造著歷史……淺褐色的花崗巖石料古樸典雅,雕刻的線條蒼勁而流暢。雖僅僅刻畫出了3個長安人、3個波斯人的形象,但卻連綿起伏、渾然一體,將絲綢之路上長達一千多年的各國商貿往來的歷史,高度的概括表現了出來,展示出一支西域駝隊滿載絲綢、瓷器、茶葉等即將西行的浩大場景。每個人物細致入微的表情,都高度凝練在了花崗巖之上,站在雕塑的一端遠看,整座雕塑猶如一條威武雄壯的脊梁,氣勢磅礴雄偉、石質古樸渾厚,線條蒼勁有力。
可以想象,每當他們沐浴在落日余暉之時,便呈燦燦金色,猶如茫茫大漠上巍巍風蝕的城堡,更猶似戈壁中堆積的沙礫。凝望他們,就如同閱讀一部滄桑絲路的歷史,令人肅然起敬。臺灣就有一個雕塑家專門三次來到古城為了看這座雕塑,他說:觀賞這部作品必須是像閱兵一樣,邊走邊看。事實上,可以把欣賞它當做聆聽一首交響曲,那樣會讓視覺感官在時間的延續上獲得美感和愉快。
從頭至尾繞著雕塑群轉了好幾圈之后,正清才想到要快點去火車站,不管怎樣今天都要坐上去SC省MY市的車,否則自己只能在火車站過夜了。在這樣偌大的城市里面,他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只能靠自己。他又拎起自己的行李到了公交車站,坐上了下一趟去火車站的車。車子還經過了很多歷史景點,比如玉祥門、安定門和安遠門,每一個門后面都有著眾多朝代的故事,如果只是旅游,正清會扎扎實實的把每一個門都欣賞一遍,可惜他現在的條件不允許,以后一定要認認真真的欣賞這座歷史古城里面所有的文物,聆聽他們背后的故事,他這樣想著。
公交車終于到了終點,在擁擠的人群的簇擁下正清下了車。抬頭望去,雄偉的古城墻就在眼前,城墻是這個城市的圖騰,也是這個歷史古都的文化標志,而剛才經過的那些城門則都是這些標志下的名片。拉著行李箱,穿過寬敞的城門洞,厚重的年代感迎面撲來,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即便那些人已經不在,可是他們為這個城市所鑄造的精神內核卻永遠在影響著這里生活的每一個人。
西安城墻歷史悠久,古代最著名的四座城門,分別叫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門外均筑甕城。每座門分為三重三樓,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除南門箭樓外,其余各樓下都設拱形門洞,門洞高、寬各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闊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圍有回廊。箭樓面闊十一間,進深二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箭樓的正面設四層箭窗,每層12孔,左右兩面各三層,每層3孔,利于射擊。
中華民國初期,四座閘樓及其墻段被拆除,北門正樓和南門箭樓先后毀于辛亥革命和二虎守長安時的戰火。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部分城墻段作為了防空洞使用,破損嚴重。新中國成立后拆掉了部分角樓、敵樓以及大量雉堞和女墻。為了發展交通,還將不少墻段打通,形成豁口,城墻周邊設立了中國唯一的環城公園。
穿過城墻,迎面而來的就是西安火車站,在面向火車站的城墻上面鑲嵌著“古城西安歡迎你”七個紅色大字,能夠讓剛出站的旅客感受到這座歷史古都的熱情和禮節。火車站占地面積很大,舉目望去基本上從城墻的這頭到了那頭,分別由火車站飯店、火車站賓館、售票廳、候車廳、貨運中心等構成,如果說城西客運站的人用熙熙攘攘來形容的話,那么火車站的人用摩肩接踵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人們帶著自己的各式行李,急匆匆的穿過城門洞,向售票廳走去。
正清也拿起自己的行李走向售票廳。他現在后悔帶這么多東西了,一箱子蘋果是父親叮囑帶給陳義炎的,家里沒有什么東西只能帶點蘋果了,一箱自己平時最喜歡讀的書,用于平常教學間隙學習,還有一包就是自己的行李,里面有自己的衣服和妹妹給他買的枕套、床單被罩等,妹妹說家里買的用著放心,蓋上也會有家里的味道。他片刻不離身的看護著他們,胳膊已經累得酸痛,好不容易把他們拖到售票廳里面,排好隊就開始等待了。他之前問了陳義炎大概的車費,所以準備了差不多的錢,父親給的其他錢他都放在內褲的兜里面,萬一丟了他就損失慘重了,估計只能要飯回去了。他這樣想著,拖著自己的行李到了售票窗口邊,經過簡單的溝通后他知道今天去綿陽的坐票已經沒有了,現在只有站票了,他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買了一張站票。
看著手中的火車票,淺紅色底襯上面黑色的字體,這是他第一次買火車票,不管這張火車票背后的結果如何,他都要感謝那些讓他離開農牧局出來闖蕩的人,沒有他們自己現在還在那里混日子,怎么會欣賞到那么美的群體雕塑,怎么會看到外面這么精彩的世界和雄偉的古城墻。火車是晚上十點半的,現在才十一點多,還有十幾個小時,此刻正清真是又餓又渴,他排著隊進了候車室,用隨身杯子接了一杯水,然后坐在一個隱蔽的角落啃自己的鍋盔。車廂里其他人都在吃泡面或者其他零食,他不喜歡吃泡面,其他零食平時條件有限也很少買。對他現在來說,他很滿足,內心里面沒有絲毫羨慕別人的感覺。此刻的自己吃著鍋盔喝著水,明天下午火車就會到MY市,一旦自己正式上班開始掙錢了,一切都會越變越好。正清把所有行李用繩子穿在一起,綁在自己胳膊上睡著了,早晨五點起床到現在,他還沒有正式休息過,火車是晚上的,距離開車還遠,有足夠的時間讓他休息。
暈暈乎乎的靠著椅背躺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他才醒過來,發現外面的天已經黑了。候車室外的古城墻在燈光輝映下除了白天的雄偉大氣外,夜晚更增添了幾分嫵媚和壯麗,正清看著窗外的景色愣住了,太漂亮了,太壯觀了。如果不是行李太多,他一定會爬上城墻去親吻這充滿歷史味道的古建筑,去吸吮他內部的養分來充實自身。
前方的路還很遠,一切又都是未知數。終于在夜里十點多的時候,正清踏上了去SC省MY市的列車,當列車呼嘯的汽笛聲穿透夜空,驚醒眾多夢中人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在這趟他們看似平常的列車上,有一個年輕人正在一步步求索著自己未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