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柞水服務(wù)區(qū)后,蘇正清將自己的蘋果和鍋盔饃給黃師傅后,就拿著兩個人的杯子下車去打水了,順便看看有什么吃的賣的。下車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休息的人很多,好多私家車,有些人還帶著父母、老婆和孩子,這么多人要去哪?不過,也讓蘇正清感嘆的是,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車了,看來還是城市發(fā)展的快一些啊。蘇正清打完水,又買了點(diǎn)東西就回到了車上。
“這個休息站怎么這么多人啊?”蘇正清邊遞水給黃師傅邊問。
“你說那些旅游的人啊,柞水這邊有柞水溶洞,牛背梁這些景點(diǎn),好像是這些吧,好多城里人都利用假期來這里旅游,這種好像就叫做自駕游吧。”黃師傅見過很多次了,他一點(diǎn)都不驚訝于這些,從正清手里接過水喝起來。倒是蘇正清第一次碰見這種旅游方式,新奇了好半天。
歇了一會,蘇正清和黃師傅又上路了,此時汽車正在高速上飛馳著。高速路兩邊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五顏六色的特別漂亮。蘇正清一下子被這些野花吸引了,那些小花看起來好像至少有八個花瓣,中間是黃色的花蕊。黃師傅看他不停看那些花,就告訴他,那叫格桑花。
蘇正清一聽是格桑花,眼睛都不忍心從它們身上離開,他特別喜歡格桑花,他知道“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又名“格桑梅朵”。它是一種生長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桿細(xì)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風(fēng)的樣子。可風(fēng)俞狂,它身俞挻;雨俞大,它葉俞翠;太陽俞暴,它開得俞燦爛。
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不但美麗,而且隨著季節(jié)變幻,顏色也會轉(zhuǎn)變。夏天一般是白色,到了秋天就成了紅色,讓高原的色彩一點(diǎn)都不單調(diào)。格桑花的骨子里其實(shí)是平民化。農(nóng)舍邊、小溪邊、樹林下,隨處可見,就像守護(hù)神一樣守護(hù)著勤勞善良的人民。
正清在書上看到格桑花好像只有XZ才有,原來他們這邊也有平凡、頑強(qiáng)的格桑花。他知道,格桑花是高原上最美的花,在很多藏族歌曲里都把勤勞美麗的姑娘比喻成格桑花,格桑花是高原幸福和愛情的象征,也是藏族人民心中永遠(yuǎn)的追求。看著這些格桑花,正清忍不住低聲哼唱起了自己聽過的關(guān)于格桑花和藏族的歌曲。這時候,感覺周圍都安靜下來,只有美麗的格桑花伴著自己。
汽車?yán)^續(xù)向西南飛馳著,黃色就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蔥蔥的綠色。黃師傅告訴正清就要穿過秦嶺隧道了,以前秦嶺隧道沒有開通。要從西安往西南方向去,總要翻越秦嶺才行。
翻越秦嶺真是個技術(shù)活,路面本身就很窄,彎道也多。有時候翻過秦嶺自己的衣服都能濕透了,老婆孩子都擔(dān)心他,不讓他走這條線了。中間他停了幾年,好在這幾年,秦嶺隧道修起來了,走起來那才叫一個順心暢意。
秦嶺,又被稱為中國北方的香格里拉,它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于SX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GS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jīng)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jìn)入陜西。在陜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
由于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xiàn)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SX省BJ市境內(nèi)。秦嶺為SX省內(nèi)關(guān)中平原與陜南地區(qū)的界山。
蘇正清想用世外桃源形容這里,“世外桃源”是個充滿神話色彩的詞語,而在我們的路途中,正有一個美麗、富饒的“世外桃源”。路兩旁綠樹成蔭,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樹兒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像親密的戀人.穿梭在山間,放眼望去,方圓百里全是綠茫茫的一片,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呀!
蘇正清多想在這里美麗的地方多停留一會,突然眼前一暗,汽車進(jìn)入隧道了。秦嶺隧道曾是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位于西(安)(安)康鐵路青岔車站和營盤車站之間,由兩座基本平行的單線隧道組成,兩線間距為30米。
其中Ⅰ線隧道全長18460米;Ⅱ線隧道全長18456米。隧道通過地區(qū)巖性主要為混合片麻巖、混合花崗巖、含綠色礦物混合花崗巖;洞身穿過13條斷層,其中大的斷層有F、F、F等區(qū)域斷層。隧道北洞口高程約870米,南洞口高程約1025米,隧道兩端高差約155米。
衛(wèi)星拍攝的秦嶺隧道位置圖Ⅰ、Ⅱ線隧道縱坡基本相同,由西安端進(jìn)洞后約14.7公里范圍為11‰上坡,然后以3.2公里、3‰的下坡出洞。隧道最大埋深約1600米,埋深超過1000米地段長約3.8公里。
據(jù)說,秦嶺隧道Ⅰ、Ⅱ線均為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全部采用支承塊式整體道床,超長無縫線路。Ⅰ線(左線)隧道使用2臺8.8米敞開式掘進(jìn)機(jī)(TBM)由隧道兩端相向施工。Ⅱ線隧道(右線),采用新奧法施工,初期支護(hù)為錨噴,二次支護(hù)為馬蹄型帶仰拱的模筑混凝土復(fù)合襯砌。Ⅱ線平行導(dǎo)坑于1995年元月18日開工,平導(dǎo)單口平均月進(jìn)度為200~250米,平導(dǎo)比Ⅰ線隧道提前10個月貫通。
汽車?yán)^續(xù)在隧道里通行著,隧道里面只有兩邊偶爾的燈光陪伴著,黃師傅聚精會神的手握著方向盤,正清正好趁這個機(jī)會讓思緒飛舞一下。
這次去重慶,讓正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四川了,大多數(shù)人一直把四川稱呼為巴蜀,但是巴蜀其實(shí)指的是重慶和四川兩個地方。想起自己在四川綿陽的渡過的那刻骨銘心卻又不堪回首的歲月,真是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