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漫畫的起源,可能是來自于圖畫配文字的兒童讀物,其中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十九世紀的英國女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
這個時候還沒有漫畫,也沒有漫畫家的稱呼,而這位著名的波特小姐,創作了一個名為“彼得兔”的經典卡通形象,以動物的視角畫一些漂亮的油彩畫,然后配上文字講述一些簡單的童話故事。
林俊之所以知道這么一個人,是因為06年,米高梅公司出品了一部名為《波特小姐》的電影,而看過電影之后,這位美麗、善良,心靈手巧,又與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同一姓氏的女插畫家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來有人根據這一表現形式,進行了改變,用以簡單的線條畫來表現一個簡短幽默的小故事,這才是漫畫最早的雛形。
比較知名的形象,就有風靡全世界的小狗“史努比”。
當然這是觀其美好的一面,帶給人愉悅和快樂。但也有人借著漫畫的夸張變形的特征,用來指桑罵槐,諷刺時局,不過這已經是一兩個世紀以前的事情了。
人們對現代漫畫從幽默短篇到長篇故事的印象的改觀,可能是源自于美國和RB這兩個國家的漫畫文化。
二戰之后美國占領了RB,不光給RB留下了許多美日混血兒,附帶的還有棒球和漫畫。外來的東西融入本土的時候,總是會發生一些變化,摻入一些本土文化的東西。
像如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無根之國,人民缺乏安全感,總是渴望被拯救,因此個人英雄主義泛濫,表現在漫畫上,就誕生了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等一系列超級英雄。
等傳到RB這兒,也會有所改變,表現的最突出的就是兩種差別極大的繪畫風格。美國人的畫風要夸張的多,個個肌肉虬結,臉面棱角分明,典型的西方人的審美觀。
RB的畫風就比較清新一些,比起他的主子要更加貼近于東方人的審美觀點。
只不過RB漫畫的畫風也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地方,比如人物面部過于簡單,缺少突出的特點,往往臉型不變,換個發型,換個發色,換個衣衫,就成了另外一個人。
香港的漫畫又跟前兩者不同,雖然同屬于泛亞文明圈之內,但是畫風卻跟RB的風格差別很大,人物設定上對比RB要更加細膩和豐富,沒有那種“大眾明星臉”的毛病。
而且從故事情節上,除了少數描寫都市感情生活和古惑仔的之外,大多數都是講述武俠故事的。
從故事性上來說,又比RB和美國的劇情要更豐滿,更有張力。看香港的漫畫,就像看一個帶著圖畫的武俠小說,情節曲折,跌宕起伏。
而不像美國的漫畫英雄們,只是打倒一個又一個犯罪分子,故事拖冗,情節空乏,看多了,簡直就像是紅白機的過關游戲一樣,一個關卡對應于一個BOSS永無止境。
說到香港,就已經沒有什么可說的了,因為國內的原創漫畫一直沒有起色。
2000年以后,雖然文化部有意識的扶植了一些漫畫雜志,并且說中國未來的動漫產業是朝陽產業,擁有無限的發展前景。
隨后大陸迅速的冒出了一批漫畫雜志,可惜這些雜志撐了一年左右,就相繼停刊。像《卡通先鋒》《動畫大王》《漫動作》《電漫》《動漫+》。
能撐下來的,只有少數的如《漫友》《星漫少年/少女》《卡通王》《少年漫畫》。
悉數這些刊物夭折,中國動漫產業胎死腹中的原因,無非是這些從業者太操之過急,缺乏長遠的眼光和戰略性的發展推廣計劃。不光缺少優秀作品的來源,而且還沒有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
僅僅只是看到巨大的國內動漫業市場的恐怖,就貿然一頭扎了進來,不賠的血本無歸,才真真叫怪事了。
畫漫畫的約束條件,可比創作文學作品的要求來的復雜,像RB的許多熱門連載,雖然作者都標這一個人的名字,可實際上他的背后有一整個創作團隊在努力。
繪畫所占用的時間精力,要比寫小說還多得多,不是一個人,一支筆就能簡單完成的。
單人創作的話,繪畫質量和故事情節很難保證,多人創作的話,一個新發型的漫畫雜志所能支付的報酬,恐怕還不夠所有人的基本生活費的!
有人把漫畫稱作為第九類藝術,把這種表現形式的地位拔高了一個層次,可藝術家也是要吃飯的,連肚子都填不飽,怎么能安心搞藝術創作呢?
所以當時很多作品質量顯然不過關,優秀的更是鳳毛麟角,早已被RB漫畫養叼了口味的八零后們,自然不買賬了!
發行量慘淡,很多雜志社連印刷成本都收不回來,而他們背后的漫畫創作者們,也不得不向生活低頭,該找工作的找工作,該養家糊口的養家糊口。
林俊覺得他們太急功近利了,想要一口吃成胖子顯然是不現實的。
美國和RB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他們本土的市場也是隨著產業的發展一點點培養出來的。
國內好比是肥沃的土壤,灑下種子,澆水施肥,時間到了才能收獲。
照林俊看來最開始的時候,有一兩家財雄勢大的出版集團,不計投入的去創辦一家動漫類的雜志。
原創動漫的發展,離不開動漫雜志這個平臺,只有高回報、高質量、高宣傳力度,才能養出國內一流的漫畫家,才能孕育出大家都認同的好作品。
《漫友》創立于九七年,改版于零二年,努力了十年都未曾打開國內動漫市場的局面,既有來自于自身創作質量的不足,也有缺少支持的忠實讀者,還要面臨RB動漫的惡性競爭,等等方面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來自RB同行的競爭,兩千零零年后,網絡時代的到來,RB的漫畫家可以毫不計較網絡盜版漫畫的版權和收入,依舊能賺下大筆的收入,還贏得了名氣,中國的原創作者,能餓著肚子跟他們打市場爭奪戰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現在RB動漫還沒有大規模搶灘登陸的時候,趁早把中國的原創動漫產業搞起來,才是最關鍵的。
晚上吃過飯,林俊給嚴景文打了個電話,他上次跟著林俊大賺了一筆,資產一下子翻了好幾個跟頭,如今也已經算是財大氣粗了,咬咬牙,狠狠心,配上了手機,如今林俊找他隨時都能聯系的上。
“嚴叔啊!最近怎么樣啊?”林俊對著電話問道。那邊嚴景文操著明顯帶著南方口音的普通話說:
“小俊啊,找叔叔有事情嗎?最近也不曉得怎么回事,可能是年紀大了,總有些跑不動的感覺,我這幾天請了假,正想著到你那兒玩幾天呢。”
林俊聽了覺得好笑,老嚴這純粹是功成名就了,也就沒了奮斗的動力了,以他現在的個人資產也算是個富家翁了,再給人打工,沒有了生活的壓力,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了。
“好啊,來玩玩吧,正好我找你有事呢。”
電話那邊的嚴景文來了興致,“哈哈,你找我肯定是好事,我就是再忙也得抽空過去。”等他那邊高興過了,嚴景文又有些支支吾吾的說:
“小俊啊,有個事是這樣的,上會那個臺灣的出版商,那什么,他想再找你談談,叫我問問你的意思。”
臺灣的出版商?林俊腦袋里想起那個胖的像球,皮膚比女人還白的臺灣人,上次晾了他半天,最后又把他攆了出門,到現在連人家名字都沒記住的家伙。
雖說當時那胖子的態度讓人討厭,但自己的處理方式也有些過分,到底還是不夠成熟,胸襟氣度都不夠。
“嚴叔叔,你覺得我跟他有再談談的余地,有合作的可能嗎?”
這話當然不是反問了,他只是在問那胖子的態度如何,還像上次一樣的話,那干脆來都不要來了,來了也是再找一次不自在。
那邊嚴景文卻說:
“有,當然有的!第一次出版,出版商那邊壓榨一下作者的利益,那是行業的潛規則,到哪里都是這樣的,你就不要計較了。現在他已經想明白了,知道該用什么態度,這點我能保證。”
林俊想了想,這個臺灣的出版商倒是用得上,想著動漫,林俊就有想法把自己的小說搞個漫畫版出來,國內的市場不成熟,走港臺的市場倒是沒有問題,正好跟小說同步上市,能夠打響自己的知名度。
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怎么在意個人利益了,只是如果能用自己的一部作品,刺激一下日漸枯竭的小說文化市場,順便贏得一個響亮的名聲也是好的。
反正小說發表時用的筆名,自己的真實身份,早就吩咐嚴景文嚴加保密,也不用擔心少年成名會帶來的諸多麻煩。
要是現在能跟這個臺灣的出版商達成合作,倒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權衡利弊之下,林俊就應了下來。
林俊這邊剛打過電話,沒想到第二天嚴景文就趕過來了,這速度嚇了他一跳。而且這回不是他單身一個人,還帶著他的夫人,當然還有那個臺灣胖子。
嚴景文這廝果然是來旅游的,順帶看看林俊有沒有什么好差事,能帶他一起發財,兩口子帶著行李,完全是一副觀光客的模樣。
只不過平陽這種巴掌大的地方,要山沒山,要水沒水,又不是什么文化古城,更不是國際大都會,實在沒什么可逛的,這次恐怕是要注定失望了。
………………………………………………
我還活著,今天剛剛把合同寄出去,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