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之后,林俊收到了一封信,看看落款,居然是當初在浙州認識的美國雙胞胎姐弟,這顯然不是跨國信件,寄信的地址還是在杭州,難道他們還沒回國?林俊展開信,細細讀了一遍,信的內(nèi)容分成了兩部分,由姐姐寫了一半,再由弟弟寫另外一半。
其中有大段的內(nèi)容在互相抱怨對方又讓自己跟著倒霉、出丑,或者造成困擾了,林俊看的好笑,里面還講述了他們的近況,交流活動是長期的,這次的訪問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雙胞胎和另外幾個同來的美國學生被留在了當?shù)夭煌膶W校里,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異國學習生活……
信的末尾,姐弟兩個表示十分珍惜這一段跨國友誼,期待著林俊盡快回信。林俊笑笑,抽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把回信寫好,回家之后就寄了回去。
如果把這封信當做是簡單的友情交流,那會錯過很多有用的信息,林俊從這封信的內(nèi)容中,側面的了解到了考察團的行程,還從里面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作為交流生去美國的機會!
這個機會當然輪不到林俊了,不說他現(xiàn)在年齡,小學內(nèi)容那么簡單沒有交換學生的必要,就算去了學美國的小學內(nèi)容也沒意義。
他現(xiàn)在想的是表姐張曉雯,當初他把表姐拉下水,想的也僅僅是有個能代替自己出面,處理一些他這個年紀辦不到的事情,并沒有想的太過長遠,也沒有把握自己一定能賺到錢,改變家庭原本的命運。
現(xiàn)在事情不同了,無論是簽的那份分成的合同,或者對老嚴的帶有個人目的性的出謀劃策,以及在股市中打了一個滾,賺到的錢,足以解決絕大多數(shù)的事情。不但解決了家庭經(jīng)濟危機,買了新房子,還幫助父母有了自己的事業(yè),雖然只是起步階段。
但是這樣流暢的人生,足以改變家里的氣氛,變得更加和諧。有了這樣的家庭氣氛,林俊很多的見解和謀劃,也就不用擔心父母會因為年齡的問題信不過自己,更加不用再瞞著父母偷偷摸摸的行事,如此一來,表姐的工作就有點趨于保姆的性質了,白天無所事事,每天只是接送林俊和張曉強兄弟兩個上學、放學。
可問題是,林俊需要人照顧嗎?那肯定不需要,經(jīng)過幾個月的堅持鍛煉,他早就不是從小體弱的病秧子了,當初說找個人照顧他也不過是個借口而已。也許得給表姐找點事情做了!
林俊倒不是壓榨勞動人民剩余價值的血腥資本家,看不得表姐光拿錢不干活,他是覺得現(xiàn)在條件成熟了,或許應該讓表姐繼續(xù)上學,獲得更高的學歷,學到更多的知識。
雖說有那么一部分人,他們學歷低,沒什么文化,卻能闖下偌大的名頭,置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產(chǎn)業(yè),然后雇一群高學歷的精英為其打工,可那些人的成功因緣機會的因素較大,他們是站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才有了這樣的發(fā)展機會。
未來的世界,掌握資源的人,永遠是那些高學歷、高文化水平的人。以張曉雯的個性,非常適合學習,而且她的頭腦并不笨,不受條件所限的話,她完全可以考上大學,甚至繼續(xù)深造。
能去國外留學的話那就更好了,畢竟發(fā)達國家有著成熟的經(jīng)濟條件、金融市場,有著開明的學術氛圍,以真材實料留學歸來的人,其學歷的含金量更高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那畢竟是一個人異地求學,背井離鄉(xiāng),在國內(nèi)上大學,三五年的時間在外,要忍受對家人的思念和一個人的漂泊疏離感,更何況去了國外,面對的,是一個說著陌生語言的陌生世界?
有些人拼了命的擠破頭想出國,有些人明明有條件,卻選擇留在國內(nèi),所以,這雖然是個絕好的機會,但林俊覺得去與不去,都得要表姐自己拿主意。
林俊把信投到郵箱里之后,決定找她談一談,回家之后就直接去了張曉雯的房間。
林俊在家里隨便慣了,女生的房間雖然林苗和張曉雯一起住,但也沒什么私密性的東西會避諱“年紀尚小”的他,所以他連門都沒敲,就推門而入,屋里的張曉雯,開著臺燈,趴在寫字臺上正在寫著什么,可能是因為太投入了,居然沒有注意到門口的林俊。
林俊一時好奇,也就沒有出聲打擾,悄悄的湊了過去……張曉雯正在一頁稿紙上寫著什么,她旁邊還有幾張寫滿了字的紙,隨意的攤放在一旁。
借著臺燈逸散出來的燈光,林俊讀了一段,發(fā)現(xiàn)這是一篇文章,或者說應該是一篇小說……只是從中間截取來讀,好壞與否還很難說,只是文筆很流暢,這就非常難得了。
不過,林俊伸著脖子看了一會兒,時間一長,秉著的呼吸就亂了,呼吸一亂驚動了專心致志的張曉雯。
她回頭一看,驚呼道:“小???!你怎么不出聲?”張曉雯手忙腳亂的把寫滿字的紙張收起來藏在身后,滿臉的慌張。
林俊表情訕訕的撓著后腦勺,說:“姐,我本來是找你有點事的,進來看你在用功,就沒敢打擾。對了,你寫啥呢?給我看看唄?”林俊沖張曉雯眨眨眼,滿臉期待。
張曉雯臉色發(fā)紅,眼睛也慌亂的往旁邊瞄著,嘴上卻說:“沒……沒什么,你看錯了!”
林俊聽著這明顯是睜眼說的瞎話笑了,他明白表姐這是不好意思呢!不得不說老祖宗幾千年前定下的教化影響深遠,現(xiàn)在很多人還受傳承幾千年的文明教化影響,比如這種自謙的行為。
我們的小孩子,小時候寫了一篇作文,畫了一幅畫,做了個小玩意,甚至自己發(fā)明的小旋律,哼的不成調(diào)的曲子,都不好意思讓家長或者朋友知道,他們似乎天生便知道自己的東西,與專業(yè)的區(qū)別,所以都明白拙作拿不出手……
可是這種表現(xiàn),自謙有余,但自信不足,用幼兒的習作去比成年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那顯然是找錯了對手。
本來孩子有這些方面的天分,只要認真培養(yǎng),多加指導,總會成才的??晌覀兊慕逃晳T卻讓他們羞于去展示自己,平白埋沒了多少天賦?!
林俊覺得這種心態(tài)用在培養(yǎng)的孩子身上很不好,這會讓孩子們趨于平庸,而缺少個性和才能。當然,問題是多方面的,這也只是其中一面而已,能有所改變那就是好的。
前世的時候,林俊也聽人議論過,說的是孔子文化祭,有那么一段時間,曾經(jīng)掀起過儒家文化的潮流,只是坊間對此的觀點各有不同,并不是一味的覺得這久遠的文化傳統(tǒng)讓人驕傲。
有人就說了,儒學把人都教傻了,傻得頑固不化不知變通,認為儒學不是什么好東西,連帶著覺得發(fā)明儒學的孔子也沒必要受人香火幾千年。
其實原本的儒學跟后世大家印象中的差別很大,最初孔圣人游學天下,為的也是行教化,開蒙昧,后來變了味那就不是他老人家的責任了,這帳得算到董仲舒和朱熹之流的頭上。
一種學術好與不好,這要視乎當時的環(huán)境的,儒家的學說當年能發(fā)揚光大,那也是因為這適應當時的那個時代,同樣的現(xiàn)在的時代,卻是不適用的。
后世子孫自己不懂得革新進取,卻埋怨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太陳舊,這實在是沒什么道理!
林俊知道張曉雯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只能勸說和鼓勵,這種事現(xiàn)身說法比較有說服力:
“姐,我剛才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你可瞞不了我。剛才我看了一點兒,雖然不多,但也覺得你寫的不錯,文筆很流暢,不想給我看是怕寫的不好出丑吧?”
張曉雯猶豫了一下,然后點點頭。
林俊撓撓頭說道:“其實你把這事看得太重了,沒有誰一生下來就能寫不朽的巨著,雖然研究文學的人,總能從小說里面讀出一些深意來,但實際上寫小說就是講故事而已。能把一個故事完整的講下來,就不錯了,你不能要求每個講故事的人都是老舍,都是錢鐘書?!?/p>
張曉雯有些扭捏,“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就是抹不開面子!算了你就當沒見到過好了……”
林俊一聽,卻說:“好了好了,我不強求你一定要給我看,但你首先要把自信心樹立好,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幾萬,十幾萬甚至更多的文字組織起來的,能寫出來不論好壞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你不該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張曉雯想了想,說:
“我現(xiàn)在也只是無聊寫著玩而已,倒是不知不覺寫了一些,只是隨筆而寫,沒有想太多,所以不好給人看,等我有自信拿出來的時候,就第一個給你看好不好?”林俊覺得她能這么說,已經(jīng)是很大的進步了,哪里會不答應?
他轉身剛想離開,表姐卻發(fā)問了:“對了,你不是說找我有事嗎?什么事情?”
林俊停下來,拍了拍腦門,險些把正事忘了,于是問道:“姐,你有沒有想過繼續(xù)回去上學?現(xiàn)在咱們不是過去了,學費再也不是什么問題了,趁著年輕有機會,不去上學的話真是太可惜了。”
………………………………………………………………………………
有票嗎?感謝330339聞聞2009打賞,感謝書評區(qū)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