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歷村里只有一條商業街,從南到北,貫通無阻,什么東西都堆在外面賣,有賣衣服的,碗筷的,床上用品的,煙花爆竹的,音箱影碟的,還有飯館旅店,發廊網吧,一層商業樓房頂上還有歌廳舞廳,可以說應有盡有啊。
最多的是衣服店,但都是小孩的衣服,現在的年輕人一般穿著很個性,也很時尚,這樣的小街是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的。少彬小時候的衣服都是在這里買的,家里的相框里還保留著少彬三歲時的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少彬穿著大大的海軍服,扛著玩具槍,看上去特神氣。和其他小孩子從小就擁有著長大后會忘得一干二凈的夢想一樣,少彬說,我要保衛祖國,我要當一名軍人。只可惜祖國沒保衛起來,自己倒已經悄悄長大。
但不可否認那是那個時代最好看的衣服,只是時代變了。正所謂:這三年小變樣,五年大換代。現在都十幾年了,不僅顏色上,衣料上更是沒法比,就像建國時期的武器和現在的裝備一樣,都已經不是一個級別了。不過那時候這樣的單調,純色的衣服讓一群孩子開始有了夢想。
每逢快過年的時候,在這條街上人山人海。由于那歷村是鎮中心,相對于其他鄉村來說繁華一些,所以每當快到年的時候,下面鄉村的都會來買年貨的,算是趕集。他們從家到這最多十公里,來回也就是兩個小時左右。這些天里,他們會拉著牛車,帶著大包小包來到街上,算是來打包年貨。而他們的牛一般會放在小巷里,一來怕它亂跑,二來在小巷里大小便是沒有人理會的。一般來街上備年貨的大人都會帶他們的小孩來,為的是給自己的小孩買上一身新年的衣服。在農村,大人辛苦三百六十天為的就是孩子能夠過上好的日子,當然,買新衣服也是小孩心里最想要的。他們會一下子變得很老實,很乖巧,會在車上等著大人買年貨回來才可以,一般大人去買年貨都會很久才回來。這樣,小孩也只好和牛打交道,除了要喂給牛一些糧草吃外,他們只有自己玩了,如果沒有玩具,他們就只能玩身邊能夠拿來玩的,比如石子,木頭之類。
在街的盡頭是菜市場,菜市場上的人是最多的。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蔬菜很新鮮,都是從地里摘下來拿到市場來賣的。在雞場上,經常聽到買主和賣主一起較勁砍價的場面,經驗老道的賣主會很客氣地和自己的“上帝”說理,因為現在的雞價每年都在漲,大家來市場買的雞是越來越少了,都是自家養的,很多家里都事先買好了雞等著年的到來,所以賣主不得不客氣。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村民在買雞的時候會心疼地看看雞,這是買和不買的矛盾的心理在作祟,買,太貴;不買,孩子又吃不到雞肉,心確實是不甘。衡量之后也只好買了幾只,算了鋪平自己心里的坎了。
“少彬!”少彬還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市場的水果,這時,身后突然有人叫他。
他回過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發現那是強華。
“誒。”少彬應了一句,從人群中向強華走去。
強華媽媽在市場是做水果生意,原先他爸是開車,媽媽是售票員,可是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車不開了,一家就到市場來賣水果了。少彬也從來沒有過問別人的家事,因為他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他只知道強華家在市場買下了一戶人家的店鋪,全家就開始經營了水果生意。強華每逢放假回來都會到市場來幫忙。
“這人還挺多的。”少彬找到了強華,說道。
“是啊,我發現你時還不敢確定呢,這人啊,太多了,也難怪,過幾天就是鬼節了,大伙都忙著買禮呢。走,咱找個地方坐坐。”強華沒等少彬反應過來就一把拉著少彬往一家小吃店走過,臨走前還和他爸媽打聲招呼。
少彬這時才注意到強華的爸媽就在身后,匆忙地打了聲招呼。強華的爸媽特別喜歡少彬,都夸少彬聰明,每次少彬去他們家找強華,他爸媽總是夸少彬怎么聰明再數落一番強華如何不努力然后。在村里流行一句話,那就是“家里的孩子外邊的親”,強華父母恨鐵不成鋼,恨不得把他放入鐵爐去煉,只可惜強華就像大鬧天宮時的孫猴子,容他太白金星仙丹熔爐也拿他沒辦法。害得每次少彬都不敢進家里去找強華,而是在外面喊他們的暗號“汪,汪!”
強華很不讓他爸媽放心是因為他的脾氣很爆,很容易沖動。在初中那會他也因為一次和別的村來上學的孩子發生口角而大大出手。據現場的人后來說,強華當時二話不說,掄起長凳就砸了過去,那孩子閃都來不及就被砸了一后背。一陣巨響后旁人都在搖頭說“完了完了”,以為那孩子準掛了,沒想到他搓了搓背又爬了起來。砸完后的強華沖上前去又是拳又是腳的把人家爆打了一頓,拳頭在那孩子的身上無處不光顧,速度之快讓那孩子無從抵擋。
事后那孩子找來了一群同村的,下課把強華包圍在了教室里,大有當年項羽四面楚歌的勢頭。當時的氣氛很緊張,少彬他們來不及趕上去幫忙就看見派出所的人已經來了,強華在少彬等一群人的眼皮底下被帶走。強華在走的時候還不忘看了一眼少彬,大有阿Q被抓到刑場的場景,就差大聲喊出“二十年后爺還是條好漢!”。不過好在他當時沒有受傷,那場群架也打不起來。后來強華被學校記大過處置。
強華和少彬來到了一家人不是很多的小吃店坐了下來,點兩份他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的“豬腸饃”。“豬腸饃”是當地的小吃,是用面皮包著椰絲,花生,還有白糖做成的。這種甜的“豬腸饃”一般吃的時候要加甜醋,這樣才吃得出味道。面皮一般是現成做的,很薄,乍看有點像面膜。還有一種咸的做法就是面片包著豆角,豆芽和酸菜。這里的人都喜歡吃。
“你知道嗎?翠琴家要搬家了!”強華把頭湊過來大聲說。
少彬差點沒被嗆到,把吃在嘴里沒嚼碎的“豬腸饃”吐回碗里,咳了兩下后,不相信地看著強華,問道:“啊,不知道啊!為什么要搬家?”
“難怪了……”少彬小聲說著。他本來打算和強華說起這事,但看強華正吃得香著于是就停住了,也沒有必要說。
“難怪什么?”強華是聽到了,他一大口的饃沒吃下去,兩腮鼓得像兩個包子,聲音有點模糊。
“沒有什么!對哦,鬼節要到了哦!”少彬故意轉移話題。
“恩,不過現在的鬼節不好玩了。想以前咱還去偷人家的香來玩,都不知道有多過癮。記得那次我還被人家追過,實在沒辦法,就把香給扔了。”強華回味地說。
強華說的少彬當然記得。在他們村,每年的鬼節,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的門前給那些孤魂野鬼燒香,以求保佑他們出門在外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這樣的儀式一般是在晚飯后。晚飯后,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前堆起一排的沙,好把香插到沙土上。沙子的中間會隔開,為的是燒些“元寶蠟燭,金銀財寶”。而做完了這些事先工作,家里的老人會在香的前面說一些“小孩子不該聽的話”。少彬把這些話稱作“小孩子不該聽的話”原因是老人們總是叨個不停,像是在和鬼神說話,又像是在訴苦說哀,而且老人們從不向小孩子說明他們說的是什么,而只是說,小孩子,不該聽。最后就是放鞭炮,放鞭炮完了一家人也就進屋了,任那些蠟燭和香燒著。
而這時候,少彬和他們小伙伴們都會成群結隊地去把人家奉貢孤魂野鬼的香給偷了玩。那時候的全村小孩都去偷別人家的,當然,自家的不偷,但讓別人偷。他們偷完了以后就集體集合然后向別的街坊小孩挑戰,為了是炫耀自己偷的香多,也為了顯示自己街的小孩牛逼。于是,一場現實版的“流星雨大戰”上演了。少彬記得有一年的香火大戰特別激烈,五條街的小孩全部參戰,偷來的香在空中如流星般飛來飛去,手中的香飛過去沒了,對方扔過來的還可以撿起來繼續戰斗。而作戰的香不一定是燃著的。戰斗持續了有好長時間,最后全都玩累了才回家睡覺。那次的戰斗害得很多小孩衣服都被燒破,好在沒有引起火災。
“是啊,記得有一年你的衣服還被燒破了不敢回家,后來還是換了我的才敢回去呢。”少彬接著強華的話說下去。
強華像被人揭穿了底,當年之勇一下子減去半分,不服氣,于是強有力地反駁道:“你還說呢,要不是我幫你擋的香,你早就被燒到了。”
少彬看到強華這般抵抗不禁一笑,看來人是容忍不得別人說他的短處,不對,是男人。于是說道:“呵呵!你說那些孤魂野鬼知道了會怎么樣?”
強華看到少彬識相不提舊事放下心來,猛吞一口豬腸饃說道:“一定氣死了!哈哈!”
“我也覺得!哈哈”說完少彬也跟著大笑。
“對了,今天的豬腸饃好像比以前好吃多了。”少彬把話題轉到了豬腸饃上。
“哦,那是你很久沒有吃了。服務員,再來兩碗。”強華大聲吆喝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