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一般到晚上才回來,少彬白天里想找個人說話都沒有,于是除了和床打交道外,只有出入學校圖書館了。
學校號稱是市重點,因為九十年代時這個學校給市里輸送了好幾個清華北大的學子,現在的教育看學校不是看你科研搞了多少,精神文明建設做了什么,而是看高考的時候能出幾個清華北大學子,其說法在于,你所搞的一切都是為高考服務,高考的指標就是你所做的見證。高考考好了,你學校的教育自然上來了,而其中你學校有沒有亂收費,有沒有亂補課這樣的問題教育局一律不追究,因為這些在他們看來也是為了教育。這就好比一個酒鬼父親養了個好兒子,兒子為他爭光,也光了宗耀了祖,別人自然不會去介意他平日里喝了多少酒,撒了多少酒瘋,而是說他教子有方。
不幸的是,最近些年,這個學校沒有再給市里輸送清華北大的學生,高考質量每況愈下,教育局嚴令查辦了當初沒有查處的亂補課亂收費問題,說就是因為學校亂補課亂收費才導致了教育質量下降,還說這是教育的詬病,必須清除,以免滋生更多的禍害。可是教育局不知道禍害這樣的東西是潛移默化的,已經滋長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好比非法的煤礦,到處都是黑,不管你怎么挖還是黑的。
一時間,學校在社會上的地位急劇下降,如金融危機中的股票跌而不起,社會上開始質疑學校配不配稱得上市重點。可是到最后,民眾的威力還是不能夠把學校的名號喊下去,學校僥幸地殘留下了這個來之不易的稱號。
有幸的是,當初學校輝煌的時候校領導遠見分明,申請資金建了一所很是恢弘的圖書館,還美其名曰“鐘書圖書館”。鐘書圖書館藏書量達到了近百萬冊,充其量超過了市圖書館。不知情的人都以為現在的學生愛看書,少量的書都不能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恨不得向市里反應把市圖書館的書都捐獻給學校。而知情的人都知道現在社會上的人都沒有時間讀書而都搓起了麻將。
圖書館百萬冊圖書中報刊雜志眾多,文學社科類少得可憐,就像貧民窟里的高層建筑。圖書館建成之初學校發出了向社會人士求書的公告,很多人嫌家里閑書太多,紛紛交給學校圖書館收藏。不幸的是,由于過于倉促,很多藏在角落的黃色小說也不幸參雜在捐獻給學校圖書館的書里頭。最后整理的時候,捐上來的黃色書籍足以裝滿整整一個書架,就差寫個標簽注明“大人讀物欄”了。圖書館館長當時窘迫不已,不得不感慨現在的人讀書取向已經不如當年,都不讀毛鄧三了。
好在捐書是匿名的,很多捐了黃色小說的人可以隔岸觀火,事不知己高高掛起。不過有些人就不那么幸運了,由于從小就有當明星的夢,從小就練就明星到處簽名的習慣,書也不例外。于是在很多黃色書籍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人的簽名,簽名中有些可以看得清是誰,有些龍鳳飛舞的確是難辨,但不管怎么說,名證物證俱在,這種吃了黃連的啞巴,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
盡管學校市重點的稱號沒有了,這個圖書館還是可以留下的。想到這,少彬不禁敬佩起那些背著亂收費亂補課罵名的校領導,如果不是他們的深謀遠慮,不是他們的無私奉獻,特別是他們花掉了自己周末給同學補課的寶貴時間,學校絕對沒有這座引以為豪的圖書館。看來酒鬼父親雖然一身的壞毛病,可家里兒子的獎狀和獎杯可都是實實在在的。
鐘書圖書館不僅以書多為豪,建筑設計上也有獨到之處,館的頂層是成打開的書的樣式,大有開卷有益的架勢。市里評選市內十佳獨創設計,學校的圖書館還名列前茅,圖書館的校史館還特意把獎牌掛在正中間,恨不得放大放在門口。不過圖書館開卷有益設計卻害苦了工作人員,因為由于館頂空曠閑怡,很多鳥在上面搭窩拉屎。很多平日里都不曾見過的鳥也都慕名而來,還都是結伴而來,搞得一段時間內學生們都以為生態環境破壞到鳥兒都無家可歸都跑學校的圖書館來了。
如此常月累日下來,圖書館頂上堆積了不少鳥糞和樹枝,每逢節假日,學生們都看到成群結隊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面朝鳥屎爛葉背朝藍天地工作著。
鐘書圖書館分三層,一層是借書室,二層是報刊閱覽室,三層則為校史館。一層二層毋庸置疑是學生最多的地方,而三層幾乎沒人去,或者說去過一次的人不會再去第二次,因為說是校史館在別人看來就以為該校已經建校有數百年之久,里面定有不少珍奇,珍貴的珍藏品,就像一個年過期頤的老人,他背后一定有屬于自己的傳奇。不幸的是學校建校只有區區的四十年,剛過不惑之年的學校有的只有浮華和膚淺。校史館里存放的都是一些獎狀和學校里年過古稀的老同志寫的書法。當然,最顯眼的莫過于那塊市內十佳獨創設計大獎,學校恨不能把其作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以示后人。
有人認為一樣東西的外表壯美,沒理由它的內部不是一樣完美。可是這樣的錯覺就好比一個穿著撿來的西裝的乞丐,歸根結底還是乞丐。圖書館不免也出現了一些不完美,特別是近日里出現的最讓學生頭疼的箱子問題。
圖書館人性化設計,知道同學們到圖書館看書必然要保存自己的書包和隨身帶的物品,于是在樓上樓下安放了兩排很長的箱子。箱子不配鎖,意思是讓同學們自己帶上自己的鎖,如果要看書,書包可以放到箱子里,然后用自己的鎖往上一鎖便是。可是有一些存包箱不管白天黑夜,總是有那么一把鎖子鎖著,他們把存包箱當成了自己的私人存包箱。或許是效仿的功夫太過于強大,很多同學也開始開辟自己的一塊領域,逐漸占據了屬于自己的箱子。長長的兩排箱子一時間沒幾個是能公用的。
很多時候少彬在想,是不是有人把自己的現金都放在箱子里面,把箱子當成了保險箱,一來省得去銀行排隊領號,二來凡有人來看到鎖子就無功自退,知道早有“蜻蜓立上頭”。不管怎么說,能把箱子占為己有的人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他們總不怕別人說閑話,雖然那些來存包的人看到箱子被占后恨不得把占箱子的給殺了,但是一想到這是學校的圖書館,對你對我,都是一個性質——我們都是受益人,自然趾高氣昂地先占位妙,反正你不占也會有人占的,這樣的虧是人都吃不起。對于僧多粥少的局面,有同學上書給圖書館館長反應情況,館長原以為同學們不會做出如此有辱斯文的事情,因為他有相信學校在作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上還是有獨到之處的,他也相信同學們為了求識,一定會遵守圖書館的條文規則,沒想到現在的斯文在一個小小的箱子面前不足一談。于是一天晚修過后全體圖書館工作人員集體撬開鎖著的箱子,發現里面除了空氣外什么也沒有,頓時又感慨萬分說如今世道不濟,學風低下,人心渙散。
圖書館的問題不止是箱子的問題,還有偷竊事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很多人忙著去占座,可是占完座后人就離開了,這時候也就給了那些早就等候多時的偷竊賊機會了。他們就趁著主人離開的這個世界,順手遷走了別人的書包或其他。少彬沒碰到這樣的情況,他更多的是佩服那些敢起偷心的人,因為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偷竊和占箱子不一樣,占箱子,占到為止,占不到拉倒,知道的人也不會指著你的鼻子罵你或者說你,他們只會在心里面作無謂的鄙視。可是偷竊就不一樣了,它除了要技術和膽量外,還要求邏輯思維要好,因為偷竊人要想到主人什么時候離開,什么時候回,大概中間隔了多少分鐘,在什么時候下手好,主人是不是一個人來,身邊的人會不會認識他的,主人的周圍有沒有他的同學,拿走了之后從前門還是從后門,還是直接放到已經占領好了的箱子里……所以一個偷竊賊行竊的過程里會有很多很多細節,比如說有經驗的人會找個后應,會裝作若無其事地讓別人認為這東西是他的,然后等別人忘乎所以的時候再下手為強,反正大家都在認真學習。所以當偷竊賊行竊完了之后我們通常會聽到長達幾分鐘的喊叫,然后就是看著周圍的人很無辜,很異樣,很同情的目光。當然,這些人里頭也不免有偷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