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世界陷入怎樣的風云波動,傅余君塵依舊是傅余君塵,他依舊朝著北方而去,只是身邊多了一個橘琳兒。
沿途多了些許黃沙,有一種異域的光景。
樹葉有些枯黃,地面的雜草很少。
在不熟悉的荒郊野外,躍行在樹椏之上,只會徒增煩惱,亦或許會不知不覺的就被敵人襲殺,也就是說,所謂的靈動之法,只會引起暗藏在山野之間的修行者。
這已經不再是隱林的范圍,也不再受仙族聯盟的制約,更何況就算是在隱林,殺人奪心的事情同樣數不勝數。
出了隱林,就是荒地,這種地方,就是掠食者的天堂。
而就在前方的醉漠,很多年前有一道從仙族失敗數百萬年的時間以來唯一的一道完整的仙紋墜落在其間。
幾年的時間,沒有絲毫的消息。
不論哪種人,哪個等級的修士,都試圖尋找到它,只是沒有人找得到。
相傳沒有人走到醉漠的邊緣,醉漠的另一邊是什么,沒人知道。
這么多年過去了,可以想象,現在還逗留在醉漠的人,會是什么樣子的人。
要不是瘋子,要不就是毅力極強之人或者修為高深的苦修之士,亦或是其他為了某種原因而逗留此地的人。
不論哪一種,都是非常難對付的。
“橘琳兒,我們交情沒那么好,你別跟著我。”
“我只是剛巧走在你走過的路上罷了,并不是跟隨你。”
“小姐,大家都是要臉的人…”
“打住!本小姐本就天姿國色,為什么還要其他人的臉?只有那些打娘胎里鉆出來就不自信的家伙,才需要別人的臉來增加所謂的自信心?你看我像那種人嗎?不像!”
傅余君塵虛情假意的笑了一笑,就埋頭沉默繼續趕路。
橘琳兒哼了一聲,繼續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后,同樣默不作聲。
“你這樣踩著我的腳印已經幾個時辰了,你還說不是在跟著我?”
“要是踩腳印就是跟著你,那要是我睡你睡過的床,是不是就算我們一起睡了覺?”
傅余君塵兩眼一瞪,試圖嚇唬橘琳兒,只是沒預料橘琳兒反而同樣雙眼一瞪,不甘示弱的對著傅余君塵。
傅余君塵不再理會她,專心的趕路起來。
這一段時間是神府或是誅仙閣無人追得到他的時候,這是他靠自己得到的一段空白時間。
雖然他不得不隨時注意周圍的情況,但后面追殺他的人,同樣也會受到隱藏在這荒地的掠食者的騷擾甚至襲殺。
墨蝎靜靜的趴在他的肩膀上,一動不動。
對于周圍的環境,有了墨蝎的幫助,再加上傅余君塵自己,如果還不能應付,那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因為能到那種程度的隱蔽之術,也基本不是他傅余君塵能對付的對手了。
只是一般的高階修士,哪有閑情去殺幾個低階修士的時間?
傅余君塵看了看自己手心遁出來的法力,那其間有些許不易察覺的黑色物質混雜在其間。
這些黑色物質,并不易察覺,卻又很容易被察覺,就如影子本身是存在那里的,但卻是人最容易忽視的一種存在。
那些黑色物質,就好比影子一般的存在,不論你怎么看,它們都是那些法力的影子,但實際卻不是這樣。
傅余君塵不了解這種東西,因為這東西是他從黑暗之冢得到的。
就在黑暗之冢的一顆普通石頭之上,他得到了一道靈紋,只是那顆普通石頭卻在一個并不普通的位置,一具已經腐朽的尸體里。
而那具尸體,就在那中間的大柱下盤腿坐著。
沒人發現他的存在,除了傅余君塵。
當他將那枚石頭拿出來的時候,那具尸體才突然間顯露出來,隨即跌落一地,化為粉末。
而當傅余君塵拿起那枚石頭不過轉眼時間,心臟猛然跳動一下,甚至產生了一股無法言喻的痛疼之后,他身體里的法力,不受控制的直接籠罩住手心里的石頭,石頭頓時發出耀眼的光芒,只是在一瞬間的對抗之后,那枚石頭忽然就歸于平靜。
那些不受傅余君塵控制的法力,隨即退回了身體之內,再看手心的石頭之時,他卻發現石頭寸寸而裂,化為一捧粉末。
然后,容不得他思考的時間,整個流光溢彩的黑暗之冢,寸寸而裂,一塊塊的石頭跌落下來。
再然后,他和橘琳兒險之又險的沖了出來。
再然后就是后來發生的事了。
他懷疑這枚靈紋和黑暗之主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其中蘊含的力量性質,自然是黑暗類的。
關于黑暗物質,傅余君塵不曾了解,對于此種東西,他毫無概念。
背負了神府的通緝令、誅仙閣的誅仙令,神仙兩族已經沒有他容身的地方了。
“你可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同時背負神府一億紋玉賞金和誅仙閣的數十萬年才會發布的誅仙旗的人,而且還是第一個就憑二階靈仙修為就讓神府懸賞一億賞金的修仙者,也是第一個誅仙閣發布誅仙旗修為最低的人,同時還是第一個沖出蛻影口的修仙者,也是第一個逃出神府實驗基地的修仙者,如此多第一個,你有什么感想?”橘琳兒埋著頭一步一步的踩在傅余君塵的腳印上走著。
似乎那是一種樂此不彼的好玩之極的游戲,她沒有露出一絲的不高興,反而很輕松的樣子,因為跨步沒有傅余君塵的腳步大,從外人看來,橘琳兒有一些蹦蹦跳跳的樣子。
“感想就是,那個人要不是我,該有多好。”
“你怕了?”
傅余君塵沒有回答,兩人的談話基本都是這樣搞一個段落。
然后在下一個篇章,又會是橘琳兒挑起,然后由她自己結束。
只是橘琳兒并不生氣,她似乎很享受傅余君塵被他問題噎住的那個時候。
傅余君塵也沒什么不耐煩的表情,依舊一副坦然的樣子。
已經很少有事情能讓他的心境產生波動了。
既來之則安之。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