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米是詩人,是歌唱者。我是一?;ǚN,無論落在何方,只要綻放,我所愛的人們就能感知到我。
——吟游詩人-貝拉米·芬格
吟游詩人和音樂家一樣,擁有著一顆贊美之心和非凡的音樂潛能,只是他們的愛好并不是把弄樂器、撰寫樂章或是對自己的眼睛動手腳。吟游詩人對音樂的熱愛停留在歌唱上。他們更注重于語言和文筆,能夠寫出優美、押韻的詩歌。他們的文學才能也常常遠超凡人。
旅行是吟游詩人最常見的生活方式。他們走訪各地,學習每個地方的民謠,看遍身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然后將那些所見所聞融入自己的筆觸之中,讓心靈更加理解世界。因為內心寧靜,他們的靈魂更加接近自然的本真。吟游詩人有時居住于大城市里,用街頭吟唱賺取的零花錢玩遍大街小巷,結實各種各樣的人,觀看各種各樣的或真實或幻想的戲劇,偶爾他們也和音樂家合作,作為填詞者完成一首歌曲的創作。但是,更多的時候,吟游詩人喜歡貼近自然。他們能夠在一座森林里待上很長時間,與隱藏在花叢草間的小精靈成為朋友。自然的喜怒哀樂,風霜雨雪,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靈感,讓他們欣賞自然本真之美。因此,吟游詩人領悟了與自然和諧同步的力量,他們能夠擁有類似德魯伊的特權,聆聽古樹的話語,召喚花草藤蔓的力量。他們最具標志性的魔力圖騰就是蝴蝶,吟游詩人傾向于將魔力幻化做五彩斑斕的蝴蝶形狀,來訴說他們對自然之美的熱愛。
當然,吟游詩人也僅僅是人類,像貝拉米·芬格這樣能夠將自身化作樹木的吟游詩人并不常見。大多數的吟游詩人受到精靈們的歡迎,但并不會成為森林的居民。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到人類社會,發現新的樂趣,看新的故事。他們的靈感由墨水轉化做各種各樣的散文、劇本和童話。
為了更好地和各個種族交流,吟游詩人也懂得多門語言,借助這些語言,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各個種族的文化,這也充分地說明了吟游詩人是天賦秉異的旅行者。他們不喜歡安定枯燥的生活,珍惜旅途中看到的、聽到的或是經歷的每一件事。他們對自己人生的定義就是,不斷地看故事、寫故事、講故事,然后將自己的一聲雕琢成一個美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