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何為仁?何為不仁?僅是相對而言。天地無私,萬物皆無區別。如一道雷落下,擊中的可能是樹,也可能是人,又或者是其他。若雷劈中了人,也決不會在劈之前去分辨其身份。被劈的人言,天地不仁;而未被劈的則曰,天地仁。
混元圣人揮手間的余威,可能使億萬生靈就此泯滅。但正如那道雷般,天地只管產生雷,而不求結果;圣人只問需不需要出手,而不論損傷。圣人曰天數。
人言:人定勝天。萬人同心可以改變一嶼;百萬人同心可以改變一地,億數之人同心可以改變一洲……洪水滔天,眾心齊抗。
人皆言圣人不可抗。圣人道等于天道?未到一定層次也難知曉。無人愿做螻蟻,但求拼力一搏,掌握自己的生死,圣人視吾為芻狗,吾卻不愿被圣人隨意灰灰。
轉生于洪荒,求仙道,傳部族。前世與今生的結合,人道與天道的追求,屹立于圣人的棋盤之上,求一線生機。誰能盡知天意,圣人不能,芻狗未嘗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