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看著韓雨軒,心里嘆了一口氣,想到這些年來自己一直沉浸在那段悲傷之中,不知不覺間,軒兒居然以經長大這么大了。而自己這時在想于軒兒親近,沒想到父子之間已經產生了這么多的隔閡,想說幾句貼心的話居然都說不出口。
今天自己精心準備了這樣的環境,倆個藤椅,一戶熱茶加上滿園的景色。沒想到父子的關系還是原來的那個樣子。搖了搖頭,看著雙眼充滿好奇的韓雨軒也不在想那些煩心事開始為韓雨軒解釋起來“陛下之所以沒有將黃青芝的案子查下去,是因為陛下早就知道這幕后主使是什么人,不然你以為陛下會把這樣大的案子交給你嗎?”
韓雨軒撓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滿腦袋疑惑的問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告訴我吧!”
看著撓著頭的韓雨軒信王才找到了一絲親人的溫暖,輕輕的笑了笑這才說道“這人便那個就要回京的成王”
韓雨軒驚訝道“成王?”
信王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仿佛整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嘴里悠悠的說道“這事就得從很多年前提起,當時我們都還很小但成王以滿十八歲了他的武略冠絕上京十八歲便能排兵布陣真是好不威風,其實父皇一直都很偏愛他,他滿了十八歲父皇便將他封為成親王。那時的太子并不是當今的圣上,而是我們的大哥。太子殿下其實人很好,對我們兄弟都很照顧,但是陛下卻并不喜他,總想廢掉太子讓成王即位。但是太子的賢明,便是當時朝中的大臣都多半是支持的,所以父皇的念頭還沒有提出就已經胎死腹中了。哈哈,當時朝中真的有一些正值的大臣黃大人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見陛下偏愛成王,就要想辦法將成王調出上京,免得皇族同室操戈,兄弟禍起蕭墻。正值那時西北的吐蕃多次擾邊,在加上西北那時有些天災人禍,民心不穩,黃學士便在朝中提出由親王提天子守四方,朝中的大臣幾乎全部上言附和,父王沒沒有辦法只好讓成王去了西北。這一去就是好多年,然后到了那一年,那一年對于咱們皇室當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先是太子殿下折馬而死,隨后父王也得了重病,這一病就在也沒有起來。成王得到消息在往上京趕時當今的陛下已經即位了。你說成王能不恨黃學士嗎?只是沒想到他能忍這么多年罷了。”
聽了這些韓雨軒才明白過來,心里想到要是自己是那成王自己也不會放過這黃學士吧!
韓雨軒點了點頭,然后又問道“那成王就安心做他的王爺?”
信王掙開了眼睛很不以為然的說道“不甘心,哈哈!當今陛下那是何等的英明,即位后先是娶了當時在軍中最有威信的元老的孫女得到了軍方的支持。又開了恩科,籠絡了天下所有的讀書之人,還請出了當時好幾個在士林頂頂大名的大儒出世為官,一時文安武定,那成王只有一隅之地拿什么與陛下爭!”
韓雨軒暗叫一聲好,沒想到當今的陛下能有這樣的手段,但是一絲疑問又浮上了韓雨軒的心頭,韓雨軒又問道“陛下既然知道這成王心有不干,為什么這些年還要讓他鎮守西北,把持軍權呢?”
信王淡淡的說道“成王鎮守西北卻時有功,陛下不想傷了盡心為朝廷的人的心,所以一直都沒有動他”
韓雨軒覺的這話并不可信,眼睛狐疑的看著信王。信王笑了起來指著韓雨軒說道“哈哈,就知道騙不過你這個小狐貍,其實陛下是想他死的,所以才不收他兵權”
韓雨軒低下頭慢慢的說了四個字“欲擒故縱”然后抬起頭恨不憤的問道“可是,可是你們是兄弟啊!”
信王很是玩味的說了句“兄弟,哼哼!什么是兄弟?他當年就不想我們死嗎!要不是太子殿下我們那還會有今天!算了這些你早晚都會懂的,陛下之所以不動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陛下不想擔殘害兄弟的罵名陛下也有怕的東西那就是史書是后人的評判!所以陛下才要讓他掌兵,不然他怎么會有勇氣出手呢?”
韓雨軒更加不憤的問道“要是成王起兵謀反,那會死多少人!難道陛下沒有想過這些嗎?”
信王回道“你終究是年輕,國事這幾年才算平靜,人心思安,誰會去想陪這成王送命,陛下只是給他一個野心的溫床,讓他的野心慢慢的膨脹,最后將自己給吞沒了”
韓雨軒很難理解這些,痛苦的搖了搖頭。信王看著韓雨軒痛苦的表情,心疼的對韓雨軒說道“今天你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凡是不需擔心,還有我在這里”韓雨軒艱難的點了點頭很是茫然的走出了花園,心里不知道為什么對那高高在上的皇位產生了一絲反感。
信王看了看身旁空空的座椅,苦笑了一下,本來想和韓雨軒做在這里說些家常的小事,沒想到卻又提到了那冷冷的皇權,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嗎?信王又苦笑一聲,不知不覺就將了這些告訴了軒兒,是怕軒兒吃虧嗎?心里覺的自己開始著急了,是那個人要回來給自己的壓力嗎?又想到韓雨軒手里的那塊金牌。低頭說了句“原來哥哥你也是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