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三清要收徒,但是,老子清靜無為,性喜性情穩重豁達、超脫自然之人,神念觀照之下,無一人入眼,默算天機,察覺有一人有師徒之緣,但時機未到,遂不強求,進殿打坐不再理會。
原始道人看重根腳,凡濕生卵化之輩一律拒之門外,至于剩下的大擺陣法,通過者方可拜師。陣法玄奧,唯有意志堅定、道行高深、法力雄厚者可過,最后有十三人通過考驗,最后成為原始弟子。
一道人白發白須、拄一彎彎曲曲九尺長的鳩頭拐杖、頭額長而向前隆起,為日后南極長生大帝的南極仙翁。
其余十二人為: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太華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夾龍山飛云洞懼留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五龍山云霄洞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普陀山洛迦洞慈航,后來被譽為“闡教十二金仙”。(為故事發展需要,故把慈航的道場安排在普陀山洛迦洞,跟封神演義一樣。)
如果說老子和原始是精挑細選、寧缺毋濫,那么通天道人收徒當真是來者不拒、廣納賢才,才倒是網羅不少,但是庸才和劣質之徒亦藏身其中。有多寶道人、無當圣母、趙公明、云霄、碧霄、瓊宵兄妹、金箍仙馬遂、金靈圣母、龜靈圣母、烏云仙等為代表的一眾弟子,只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只是,通天道人一意秉承道祖講道之德,認為當廣開方便之門,讓眾生皆有聞道之緣。卻不曾想到,即使道祖講道,亦選三千神魔為座下課,不曾隨意宣講大道。這也與通天所開創大道有關,所創乃是截教,取的就是“截”一線生機和機緣。所以選徒問題上幾乎走的亦是這條道路。在萬余弟子中期待能出一兩個出類拔萃的徒弟,事實證明還是可以的,就是識人不明,管教不到位,最后被弟子拖累,不得不下山擺陣,被人算計,道統斷絕,從此閉關碧游宮,不再現身。
上次巫妖大戰由于道祖一手干預,各自回歸大本營,盡皆舐舔傷口,磨刀霍霍,以待數十個會元之后,再次較量,一站定勝負,一舉定乾坤,看誰是洪荒主角,當享無上尊榮。洪荒眾人皆知千年之后乃巫妖生死之戰,勢必比此次更加慘烈,于是許多有識之士或緊閉洞府,默誦黃庭,靜心修道,不敢沾染任何因果;亦或搬離兩族紛爭之所,避退人跡罕至之處,以期躲過災劫。
而昆侖山在詭異平靜的洪荒背景下,卻日漸熱鬧非凡、熙熙攘攘,一派祥和興盛的氣象暫時讓人忘卻壓在心頭的滾滾烏云和陰霾。
三清大殿一側的玉清宮中,原始道人端坐金光錦繡道德云床,地涌金蓮,金花亂墜,金黃慶云之上,扎根三朵氤氳白蓮,熠熠生輝,白色毫光暈出圈圈光暈,異香襲地。五色毫光大放光彩,金花萬朵飄游其中,金燈萬盞,如同萬家燈火,星星點點,瑞氣結成瓔珞,倒垂而下,結成珠簾,明珠生花,花有五彩,綻放毫光,猶如檐前滴水,絡繹不絕,護住周身,萬千絲絳垂下,蕩滌寰宇。
以白須飄飄、額頭長而前凸的老者為首的十三人端坐大殿中央,打坐清凈瑤草編織而成的蒲團,或閉目靜坐、面無表情,或愁眉苦臉,不解其意,或欣喜不已,似有收獲,或搔耳撓頭,似急不可耐,欲求聞下一句。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氣環繞眾人周身,隨著原始講道之聲而滾滾而動,慶云翻滾,似云氣變幻,天機難測。其中,唯有南極仙翁三花之中兩花全開,第三朵半開半合,已然太乙金仙頂峰,隨時可能步入大羅金仙道果。廣成子第三朵含苞待放,鮮艷欲滴,為太乙金仙后期;其余眾人盡皆兩花俱開,第三朵隱現花骨朵,不知道何時會凝結成實質花朵,道行更進一步。
突然,似乎道德經文念誦之聲遠遠而去,如同遠方傳來,渺茫不聞,眾人正沉浸無上玉清道義之中,不可自拔。突然停講,讓眾人如同吸毒之后突然斷貨的癮君子般渾身難受,盡皆睜開合閉多時的雙眸,滿臉疑惑略帶不滿之色望向云床上依舊閉目不語的原始道人。
如同旱地驚雷,三尺金光射出,似欲沖破九霄,直沖斗府,雙眸古波不驚,似有萬物生死輪回、幻生幻滅,不可度量,原始似枯木無絲毫生氣之間陡然變得氣勢威嚴莊重,凜然不可侵犯,如同巍峨高山,只可高仰不可褻瀆。
那眼神古樸、深邃得讓一眾弟子不敢直視,皆疑惑不解,為何半途停止講道,難解眾人之惑。
這時,滄桑、堅定地話語似光明破開陰霾一樣沖入大殿,撕裂空間屏障,清晰地傳人眾人之耳,“弟子燃燈,愿拜原始道尊為師!”
如此,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又有通過大陣之人來到玉清宮前,皆在心中默默猜測,何人會成為這小師弟,位列同門。
不想,原始皺眉片刻,雙手細細掐算,十指輪轉如同孔雀開屏,無數銘文符箓似無中生有,憑空而降,構成一幅玄妙圖譜,眾人觀之不明,片刻之后化為朵朵金花,逸散開來。
在琉璃寶地匍匐的燃燈道人在迷惑不解、惴惴不安之時,一句似從九天飄落之仙音“爾且入殿!”傳到耳中,燃燈喜不自禁,趕忙起身,亦步亦趨地走入玉清宮,不理會好奇的十三道審視的目光,徑直朝端坐云床的原始拜倒:“弟子燃燈,心向玉清大法,懇請老師慈悲,收為徒弟,能侍奉身旁。”
但見此人,相貌清癯,面容瘦削,渾身隱隱透出十二色琉璃寶光,似照耀幽冥,破除棺木陰霾,護送魂魄平安直通幽冥!
“你可曾想好,你我師徒之緣淺薄,你又與我曾一同聽道紫霄宮,當為同輩道友,不敢受道友如此大禮。”原始擲地有聲的說道,表情絲毫沒有任何改變。原來,燃燈道人亦同三清一同聽到紫霄宮,只因道行淺薄,法寶稀少,在被蕭強打敗后療傷數萬年未曾闖下赫赫威名,所以洪荒不顯。
燃燈道人毫不遲疑,跪倒在地,言道:“弟子心意已決,望老師成全!”
“罷了,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當可位列南極之前,只是聽道隨意,自由離去,不受限制。”原始言罷,一蒲團放置南極之前,燃燈拜謝一番,坐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