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聽到這“嗷”的一聲,“怎么著,你也是被神秘的力量弄進這里來的?”九哥的遭遇和老三極其相似,簡直就是老三的翻版。難怪老三會驚奇。就是我也為這離奇的遭遇莫名其妙,兩個人遭遇到同樣的事情,這不是“巧合”二字所能解釋的。那股神秘的力量到底是怎么回事,冥冥之中好像把我們往這里指引。我示意老三先打住,現在不是驚疑的時候,等聽完事情的經過,再驚嘆也不遲。
九哥醒過來以后,看到遠處有兩點亮光,好像白熾燈泡的光。不過距離太遠,除了紅通通的光影,看不見任何背景。有燈意味著有人,他本想過去瞧瞧,可是前方不遠就是水面,頭也暈的厲害,所以沒有及時趕過去。
說到這我馬上明白過來,九哥看到的兩盞燈就是漁船上的兩個白熾燈泡,當時我和老三正好在船上啊。想不到九哥當時就在對岸的某一個地方,并且也發現了這兩點燈光。陰錯陽差,竟沒有相遇。
我們當時的情況九哥當然不知道,他頭暈的厲害,迷迷糊糊又睡過去。等他再次醒過來的時候,燈光還在,頭暈的感覺減輕許多,九哥準備下水游過去,看看那里有沒有人。這時候水里有動靜,一陣嘩嘩聲逐漸逼近,從聲音上判斷,那絕不是風對水面形成的波浪聲,更像是動物對水面的拍打聲。九哥一只腳剛趟進水里,聽到水聲不善,趕緊又縮回來。他盡量遠離水面,不與水里的家伙發生沖突。漆黑的山洞里看不清水里的東西有多大,憑一種感覺,他意識到那東西在登岸,向他靠近。九哥不敢怠慢,摸索著朝一個方向跑去,光線實在太暗,腳底下深一步淺一步,與其說是跑還不如說是走。心里干著急,速度卻不快。身后一陣輕微的簌簌聲,有東西跟上來。九哥連滾帶爬拼命往前跑,穿過一道狹窄的地段來到這個山洞,這里有微弱的光線,偷眼看看身后,兩條巨大的類似泥鰍的怪物緊追不舍,嫣然把他當成了一道美餐。借助光線,九哥最大限度甩開雙腿,將速度提高到最大,拉開與怪物的距離。然后遇到了我和老三。這就是事情經過。
九哥講完他的經歷,滿以為我和老三會多么驚訝。沒想到我倆見怪不怪,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好像事情本來就該這樣。反倒弄得他自己驚訝不已。我拍拍九哥的肩膀,由于眼睛失明拍錯了位置,手掌直接拍到了他腦袋上。“九哥啊九哥,你以為你的經歷很離奇嗎,得嘞,還是聽聽我和老三的經歷吧,聽完之后你就會覺得你那個版本是多么的老生常談。”我簡要地把自己和老三的遭遇講述一遍。九哥一邊聽一邊發出嘖嘖的聲音,顯然我倆的遭遇比他還要離奇。從發現倒懸的人體,到宰殺兩條泥鰍精,再到發現十二艘漁船,最后到遭遇蛤蟆精,每一件事都驚心動魄。九哥徹底蔫了,跟我倆的遭遇相比,他那點兒經歷就顯得太小兒科了。
事情講到這,三個人暫時沉默,陷入混亂的思考之中。叮咚的水滴聲重新占據空間。悠遠清脆的水滴聲仿佛把人帶進了一個虛幻的空間。發生了這么多事情,也只有在虛幻的世界才敢相信它的真實。我不由得想起了關于北緯三十度的傳言,在這個神秘的緯線上存在那么多未解之謎,這座島嶼也許會成為其中之一。若干年之后,這里興許會成為東方的百慕大。如果真那樣的話,對于我們COT來說,將是一種悲哀。可是話說回來,既然世界上總有一些事情解釋不清,或者說用科學的道理解釋不清,那么我所遇到的這些,也不必強求真相,落一個圓滿的結果就算萬幸了。
沉默了好半天,九哥開口打破沉寂:“綜合起我們三個的遭遇,再加上這里所看到的一切,我想我能推測出事情的一些眉目了。盡管不太全面,甚至會有些偏頗,不過大概的框架是有了。”
“哦,你說說看。”我和老三異口同聲道。九哥的智商我們不敢懷疑,他的推理能力更是令人恭維。他說有眉目,肯定離事情真相不遠了。“九哥,你說說看,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我們還能幫著補充。”兩人催促著九哥快點交底。
九哥未交底前先問我們一個問題:“咱們剛接手此案的時候,我曾經講過古代關于蜃的一些事情,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你說什么來著——蜃,大蛤也;大曰蜃,小曰蛤。別的我記不清了,反正就是這類話。”我首先說道。
九哥忍不住笑了:“呵呵,你小子記性還可以,還真給記住了。第一句出自《周禮》,第二句出自《國語》。都是古代人關于蜃的一些解釋。總而言之,他們把蜃歸到了蛤的一類。”
老三這時候接過話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那只蛤蟆精,它就是古代傳說中的蜃。蜃,大蛤也,蛤不就是蛤蟆嗎。這只蛤蟆精吐出的毒霧,自然就是傳說中的蜃氣了。我說的對不對?”
“你只說對了一半,《周禮》和《國語》中提到的蛤,可不是蛤蟆,而是蛤蜊。屬于軟體動物,跟蚌類似。蛤在這里不讀ha,讀ge,蛤蜊。都怪我沒解釋清,《國語》里關于蜃的解釋,全句是這么說的:小曰蛤,大曰蜃,此介物,蚌類也。很明顯,古人所說的蜃,就是指體型特別巨大的蚌類。跟你所說的蛤蟆沒任何關系。不過以現在的情況看,毒霧和海市蜃樓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這只蛤蟆精。至于蛤蟆精為什么跟古人謠傳的蜃相似,就不得而知了。你們可以想象,毒霧順著巖壁上的孔洞滲透出洞外,彌散在空氣中,最后幻化出海市蜃樓的奇景。整個事件的成因大概就是這樣。”九哥稍微停頓一下,留給我倆思考的時間。他分析的還挺有道理,不管是不是真相,反正解釋的有理有據。
“那這只大蛤蟆精是咋來的呢?土生土長的,還是天上掉下來的,還是跟孫悟空一樣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老三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抓在了點子上。算你小子蒙對了,蛤蟆精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聽到這話我和老三都是一愣,都說天上能掉下林妹妹,啥時候改掉蛤蟆精了。“天上掉下來的,此話怎講。”兩人禁不住追問。
九哥說道:“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幾年前西方某航天大國曾經向太空發射過一艘運載火箭,繞地飛行數天后返回地面。半途中發生故障,返回艙掉進我國的近海海域。就是現在我們所處的這片海域。據說返回艙里就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一條魚。現在看起來,傳言中的太空魚,其實就是這只蛤蟆精。你們也知道,植物的種子在失重狀態下會產生基因變異,結出的果實會出人意料的碩大,一個南瓜三個小孩抱不過來、西紅柿比普通的西瓜還大。這就是太空蔬菜的威力。一只蛤蟆如果基因變異,變成蛤蟆精也就不奇怪了。所以我推測,這只蛤蟆就是當年遨游太空的那個特殊乘客。”
我和老三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如此一來,蛤蟆精的事情就解釋通了。兩層樓高的龐然大物啊,簡直是逆天級的存在,除了基因變異,沒有第二種解釋。
九哥繼續說:“我之所以肯定太空魚就是這只蛤蟆精,還有其它原因。將普通的魚類帶入太空,并且還要活著帶回地球,存在很大的難度。因為水在失重狀態下會變成游離狀態,魚會因為缺氧而窒息死亡。相比之下,蛤蟆的存活幾率要大很多。你們也知道,蛤蟆屬于兩棲動物,它有腮和肺兩種呼吸器官,即便離開水也能存活很長時間,這樣的話,做太空旅行成為了可能。如果是一只冬眠的蛤蟆,在太空遨游半年也不是問題。所以這只蛤蟆精就是當年特殊的太空乘客。”
蛤蟆精之謎就此解開,我暗暗佩服,九哥就是九哥,果然不愧為推理專家。能從零星的碎片之中推理出事情的脈絡,將碎片組合成完整的真相,這方面我自愧不如。蛤蟆精的事情解決了,那么泥鰍精呢,這也是逆天級的存在啊。“九哥,泥鰍精呢,怎么回事?該不會也是當年的太空乘客之一吧。”我問道。
“有這種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沒有人說過當年的太空乘客只有一種,兩種或者三種都有可能。蛤蟆精和泥鰍精應該是同一批太空旅客。”
聽九哥如此說,我還有地方想不通,于是接著問道:“泥鰍可不是兩棲動物,那是純正的魚類,它只有腮沒有肺,離開水會死的。這個問題你怎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