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古玩街。噼噼啪啪的鞭炮從早上一直響到中午,一家古玩店開張,好像要讓全城的人都知道似的。
看熱鬧的人群圍了厚厚的一圈,大家穿著厚厚的棉衣,腳下踩著厚厚的鞭炮紙屑,總之所有東西都是厚厚的,一如洛陽城厚重的歷史。
兩男一女熱情地招呼著進出店里的客人,雖然客流量很大,但還是看熱鬧的人多,掏錢的人少。全國各地的古玩店都這樣,所以店主人并不感到意外,開張嘛,圖的就是熱鬧,只要人多就好。兩個男的一高一矮,矮的其實也不矮,中等身材,五官說不上漂亮,卻也棱角分明,從里到外顯出一種朝氣。高的那位足有一米八以上,身材瘦長,如果給他起個外號叫“竹竿”相信他本人也不會有意見,這人皮膚白凈一派書生氣質,戴著一副大號的近視鏡,更顯出幾分書卷之氣。女的穿著挺時髦,寒冬臘月仍穿著齊膝的裙子,下面是精巧的皮靴和緊身的保暖褲,配上葡萄紫的齊耳短發,顯得特別新潮。這三位正是葉青、鐵鶴和董蘭蘭。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古玩店終于開張。
葉青抬頭看看門**的大牌子,“本真坊”三個鎦金大字蒼勁有力金碧輝煌,心頭不禁感慨萬千,洛陽啊洛陽,我葉青又回來了!他燃放了一上午的鞭炮,就是要告訴整條古玩街、整個洛陽城,他葉青又回來了。他這次回洛陽,身上背負了太多的使命,“本真坊”重新開張只是一個開端。
鐵鶴和董蘭蘭遠沒有葉青那般心事重重,他們還沉浸在進入新環境的新奇和喜悅當中,噼里啪啦的鞭炮使兩人眉飛色舞。
“老鐵,別光站著傻笑,招呼客人啊。”葉青時不時提醒鐵鶴。相處這么久,他對老鐵這個哥們兒了解頗深,別看戴著眼鏡挺有書生氣質,其實是個粗心的二百五。客流量這么大,千萬別出什么岔子。
正當晌午,鞭炮聲才漸漸稀疏,看熱鬧的人群開始散去。這時候從人群外擠進來幾個人,每人手里都抱著或大或小的箱子,徑直走進本真坊古玩店。看熱鬧的人多數都認識,這幾位都是古玩街上的大拿,看東西眼力好,有的還是黑白兩道,控制著整條街的古玩交易,圈里人見了都要畢恭畢敬叫一聲大哥。新店鋪開張,自然首先要孝敬他們,送些見面禮什么的。葉青顯然沒有那么做,不知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總之他的“不禮貌”令幾個大拿很沒面子,于是在開張這一天前來“道賀”。
老鐵見來者不善,趕緊上去迎接,“歡迎幾位來本店做客,不知道幾位是買東西呢,還是賣東西?”一般的古玩店出售古玩的同時也收購古玩,然后賺個差價。所以老鐵才會那樣問。
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胖漢,膀闊腰圓身材魁梧,臉上的肥肉很自然的往下垂著,走起路來上下顫動。他掀起眼皮看了老鐵幾眼,陰沉道:“我們是來‘祝賀’的,店鋪開張這么大的事能少的了我們嗎!”
老鐵伸手扶扶鼻梁上的眼睛,滿臉賠笑:“您幾位也太客氣了,來就來吧,還帶什么禮物。里邊請,里邊請。”說罷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大漢被老鐵氣得一聲冷笑,臉上的肌肉不自然地顫了幾顫,大步走進店門。后面幾個跟著魚貫而入。看熱鬧的人群本來要散去,見有事情要發生,紛紛止住腳步看熱鬧。有的人開始交頭接耳,看來這個小店今天要倒霉啊。有的則搖頭嘆息,剛開張就得關門,三個年輕人也不容易。一些膽兒大的開始往前擠,看看今天的事如何收場。店里的客人見氣氛不對,趕緊往外溜,偌大的店鋪突然變得空蕩。
葉青早注意到來者的異常,和董蘭蘭一起迎上去,看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開張大吉的日子里他實在不想多事。
鞭炮聲徹底停下來,周圍突然變得很靜,靜得令人心里發虛。幾位大拿也不客氣,進店后紛紛找地方坐下,本來坐位有限,反倒沒了葉青和老鐵等人的坐位,只好站著待客。為首的大漢首先開口說話:“小店這就開張了?不錯不錯,名字也不錯,‘本真坊’,我記得以前有家店鋪也叫本真坊。”說話聲音洪亮,店里店外真真切切。
“以前的本真坊掌柜的是家師,如今我只不過是重新繼承他的店號。家師姓蘇,蘇海山。”葉青不卑不亢地回答。他把師父的名號搬出來也是想震懾一下幾個家伙,畢竟師父在世的時候在洛陽古玩界大名鼎鼎,提到蘇家的“本真坊”沒有不服的,更不會像現在這樣有人敢公開搗亂。師父雖說去世了,但是名望和影響力尚在,提到師父的名號想必這條街上的同行還會給個面子。
大漢聞言用眼瞅了瞅幾個同伙,相互報以冷笑,“嘿嘿,蘇海山,知道。當年也算一條漢子,可惜他死了。現在這條古玩街是我們哥幾個的,你來了就要守規矩,知道不?”
葉青的臉色也陰沉下來,幾個家伙不僅不買師父的賬,語氣里還帶有輕蔑的成分,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規矩?規矩都是人定的,幾位來小店的目的是什么,不妨直說。”
“小子有種!”大漢向葉青伸出大拇指,“大家都是在古玩圈子里混的,解決問題自然離不開古董。我們哥幾個帶來幾樣東西,你如果能鑒定出真假并說出個一二三,教人心服口服,我們抬屁股走人,從今往后不踏進本店半步。如果說不出的話,說明你不配在古玩行里混,更不配在這條街上開店。對不起,我要把你的店給砸了,你給我滾出古玩街!”大漢說到這臉色陰冷的要命,顯然不是在開玩笑。
聲波通過空氣傳到店外,看熱鬧的人群又是一陣議論,氣氛越來越不對啊,這家店鋪要倒霉。找茬的幾位都是古玩街上的大哥,他們手里的奇珍異寶不在少數,難倒過不少古玩行家,也用鑒寶的方式砸過好幾家古玩店。這次輪到“本真坊”倒霉了。不知道這次帶來的是什么寶貝,三個年輕人怎么會是對手。一些膽大的開始往前湊,透過窗戶和門口往里張望,對大漢帶來的寶貝很感興趣。看熱鬧的人群當中也有認識蘇海山的,禁不住感嘆起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名震洛陽的蘇海山死了才半年,后人便被欺辱成這樣子,連小店都沒得開。
葉青對大漢的提議很感興趣,這也算是文斗吧,如果這樣能解決問題的話,他自然樂意。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武斗,如果是水果店砸也就砸了,這可是古董店,貨架的東西每一件都價值不菲。萬一打起來,還不得砸個稀巴爛。“既然這樣,我完全同意。大哥帶來了什么寶貝,亮出來吧。”葉青還是不卑不亢的架勢,顯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歷練。
這令以大漢為首的幾個大拿暗暗稱奇,這小子夠能唬人的,不知道肚子里有沒有真本事。大漢看看身邊的一個同伙兒,意思讓他先出招探探底。這人是幾個大拿當中年紀最大的,能有六十歲出頭,衣著樸素慈眉善目,看樣子不像歹人,怎么會跟一幫地痞混在一起呢。葉青暗暗納悶。老者自稱姓黃,叫黃守信。他手里的盒子是幾個大拿當中最小的,當然了,體積小不等于價值小。
黃守信把盒子打開,里面包裹著一層黃凌,把黃凌揭開,寶貝才露出真面目:那是一塊碧綠的石頭,綠得渾然天成,仿佛剛從染缸里撈出來一般。石頭呈不規則的三棱形,通體碧綠毫無瑕疵。屋外看熱鬧的人群禁不住一聲驚呼,“這不是翡翠嘛,從沒見過這么綠,這么個兒大的翡翠!”
葉青第一眼見到石頭也吃了一驚,不禁面露異色,不過很快又平靜下來。他沖黃守信一笑:“老人家,我可要上手了,您不介意吧。”東西是人家的,他上手觸摸的話自然要征求意見。
黃守信報以和藹的笑容:“小兄弟只要有心,盡管看。”
這老頭兒說話太客氣了,葉青更加堅信他不是歹人,甚至對老者產生了幾分好感。為首的胖漢則對老者的言語很不滿,似乎是嫌他說話太客氣了,臉上掛出不愉快的神情。黃守信假裝沒看見,把頭扭向一邊。
葉青把眼睛貼到石頭跟前,仔細觀察。老鐵和董蘭蘭也湊過來,“看出來沒,是石頭還是翡翠,還是樹脂合成的東西?”董蘭蘭忍不住問道。她其實也有古玩鑒定的底子,不過現在情況特殊,心里分寸大亂,對自己的判斷不自信起來。老鐵則不一樣,他的鑒定能力要高出董蘭蘭一籌,現在正睜大眼睛觀察,不時與葉青耳語幾句。時間不長,葉青把綠石頭還給老者,接著又和老鐵嘀咕幾句,最后交流一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