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移花接木暗嫁禍,鐵證如山難辨駁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江湖險惡,秋水多風浪,奸佞小人最喜歡好人犯錯,英雄大會眼下便成了陳理與朱梓最大的口實,成了他們把江湖各派一網打盡的最好的機會,雖然殷玉龍也曾想到他們會這樣做,但他不會料到朱梓是光明正大的進行打擊,把自己的罪行栽贓嫁禍到了這些武林人士的身上。
此事還要從朱梓與陳理在抓到張鳳梧的幾天后突然消失說起,就在殷玉龍和張鳳梧夜探王府那天起朱梓就得知太子朱標將要代天巡狩,與陳理商量下決定要殺掉朱標,隨后他的母親閹貴妃又來信召他進京,對他說明了太子此次主動要求代天巡狩的實際目的,這就更堅定了他要殺掉太子的決心,等他回到王府就開始跟陳理商量起刺殺細節,由閹貴妃安插的眼線跟朱梓聯系打探情況,而陳理則派自己天地門的人動手,因此他們來不及處理張鳳梧,就把她軟禁在王府之內,兩人外出準備去對付太子。
誰知太子的鑾駕是個煙霧彈,太子帶著家人微服走小路去調查他們了,這期間就耽誤了些時日,當他們發現太子的蹤跡后,太子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所以陳理派出手下的飛鷹組在屬地邊界劫殺太子,命令就是一個活口不留,要干凈利落,于是太子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毒手。
只不過在動手過程中的突發變故使他們忘記了一條漏網之魚,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當飛鷹組回去復命時交代情況,朱梓一聽沒有孩子,少了一個人,心下一想覺得壞了,斬草沒有除根,陳理馬上又飛鴿傳書給一直在追查殷玉龍等人的飛虎組叫他們注意這些情況,必要時一起全都解決了。
安排好之后,兩人又一起回到了潭王府,沒想到外面的事情出了狀況,家里也不太平,張鳳梧竟然挾持王妃逃走了,朱梓雷霆大怒,竟然把平時伺候和保護王妃的丫鬟、侍衛全都殺了,至于胡乘風,最后念在王妃最終平安無事,而他一直忠心心耿耿,還有用處的份上才饒了他,嚇得胡乘風一身冷汗,連連磕頭道謝。朱梓處理完這些,也來不及跟陳理研究這其中的細節,就跑去看望于敏柔,兩人一相見就抱在了一起,似乎是幾世沒見過面了,各種甜言蜜語關心的話都說了出來,這場面任何人看了估計都會感動。
一陣纏綿之后,兩人相依著坐在了床上,朱梓開始詢問當天的情況,為什么堂堂王妃竟能被人挾持?
她們兩人是怎么見得面呢?
于敏柔見他問起也瞞不住,再說她也沒想瞞,就把詳細情況都告訴了朱梓,于敏柔說完之后以為朱梓會很生氣的責怪自己,說了一句:“王爺,我背叛了你,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任憑王爺處罰。”
朱梓等她敘述完又聽她說完這句話,居然笑了,這令于敏柔大感意外,心想他不是最恨別人背叛他嗎?
怎么會有這種反應呢?
只聽朱梓說道:“愛妃,你放心,我永遠都不會處罰你的,你我情投意合,我怎舍得讓你從我的身邊消失,何況你的初衷是好的,是想為我做些好事積點德,而且你做完之后并沒有欺騙我,如實的說了情況,我對你就更加沒有責怪之意了,這不是你的錯,我原本就不該留著她。”
于敏柔聽他這么一說,難掩感動的淚水,一下撲到了朱梓的懷里,心想這就是我一輩子的男人。
正在這時候,突然外面有人敲門,朱梓:“什么事?”
仆人:“王爺,陳老板要見你。”
朱梓:“跟他說,我馬上就來,請他先在議事廳等候。”
仆人:“是,王爺。”朱梓:“愛妃,我去去就來,你先歇著吧。”
于敏柔:“王爺請便,敏柔恭送王爺。”
朱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著走出房間向議事廳而來,到了議事廳見到陳理早已坐在廳內,朱梓:“二哥,你叫我來有什么事啊?”
陳理:“你一回來就忙著去見你的王妃,如此兒女情長怎么成大事,若不是這個女人,到手的鴨子又怎么會飛?我看你應該把她跟那些丫鬟侍衛一起都殺了。”
朱梓:“二哥,你怎么這么說,敏柔什么地方得罪你了,她也是受害者,你這么看不過她,那我倒要問你了,你為什么當初要攔著我殺掉張鳳梧,若不是你把她待若上賓的伺候,她怎么有機會傷害敏柔,怎么有機會逃跑?”
陳理:“我的事不用你管,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無權過問。”
朱梓:“好,我無權過問,那你也無權責怪我的王妃,我知道你是看上那個女人了,是不是?要不你怎么會如此反常。”
陳理:“是又怎么樣?不是又怎么樣?你能喜歡你的于敏柔,我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中意的女人。”
朱梓:“當然可以,你是天地門的門主,江湖上誰敢小覷,你喜歡的誰敢有異議?難道二哥你叫我來就是為了說這些事嗎?我們兄弟真的因為女人就要反目成仇嗎?”
陳理沒有立刻回答,一陣沉寂過后,陳理:“三弟,剛才我有些激動了,還請三弟見諒,我只是對你一回來就先顧著女人而不理大事的態度有些氣憤罷了。”
朱梓:“二哥說哪里話,我們是親兄弟。”
陳理:“好,這件事我們就翻過去了,不再提起。我叫你來呢,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善后事宜,姓張的女人跑了,去追查殷玉龍那小子的飛虎組又沒有消息,他們知道我們好多秘密,我們需得提前做好準備,不能再來個措手不及,你有什么想法?”
朱梓:“二哥言之有理,可是我們不知他們的下落,想要除掉他們也沒辦法,怎么才能提前做準備呢?何況太子這個最大障礙也已經被我們除掉了,他們還能有什么作為?”
陳理:“正是因為我們除掉了太子才要更加小心,別忘了還有一條漏網之魚呢,如果被他們找到,我們就更危險了,所以我決定先下手為強,不等他們告發就把他們一網打盡。”
朱梓:“不知二哥你有何妙計?”
陳理:“我早就收到消息說少林寺廣發英雄帖,邀約天下各門各派的人前去少林寺參加英雄大會,目的就是商量怎么對付我,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難得他們湊得這么齊,我打算借機將他們一網打盡。”
朱梓:“可是他們聚在一起勢力就更大了,我們怎么一網打盡啊?”
陳理:“所以這就需要你們母子倆出些力了。”
朱梓:“我們,我娘跟我能出什么力?”
陳理:“很簡單,只要你們在朱元璋面前進言,說江湖各派人士聚集少林寺圖謀不軌,蓄意造反,朱元璋必會派兵圍剿,我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滅了他們。”
朱梓:“那如何才能讓朱元璋相信呢?”陳理:“這個我早就想好了,朱元璋生性多疑,而英雄大會確有其事,你們向他進言他必會有所懷疑,這時我們再送他個禮物,把太子朱標的尸體抬到他面前,就說是那些江湖人士所為,我已經派人把朱標的尸體帶回來了,朱元璋見了必定深信不疑,再加上你母親深得他的寵愛,你們的話當然就更有分量了。”
朱梓:“妙計啊,二哥,你真是神機妙算啊,如此一來,倒省了我們很多事了,即使不能徹底消滅他們,也可令他們兩敗俱傷,他們鷸蚌相爭,我們就可以漁翁得利了,佩服,二哥思維之縝密小弟五體投地。”
陳理:“三弟過獎了,距離英雄大會還有五天了,事不宜遲,你明天就進京去見朱元璋,我們在少室山下匯合。”
朱梓點了點頭,回去準備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朱梓就騎快馬出發了,這一路上換馬不換人,朱梓到了金陵后先去見了自己的娘親閹貴妃,向她說明了情況,閹貴妃一聽也覺得此計甚妙,立刻跟兒子一起去見朱元璋,這時候朱元璋剛下朝,正在養心殿批閱各地送來的奏章,見到閹貴妃和朱梓一起進來了,問道:“你們來此有何事啊?梓兒,你身為一地之首,不在封地待著,為何不經傳召擅離封地?”
閹貴妃:“回稟皇上,若非有大事,梓兒怎敢擅離職守,為了我大明江山的安穩,即使死也心甘情愿,哪還有心思考慮未經傳召的事啊,如果等到有了傳召再說,恐怕就晚了。”
朱元璋聽她這么一說,當下就有了好奇心,問道:“到底什么事?起來回話。”
他們娘倆一聽馬上站了起來,隨后叫人抬上了一具尸體,正是太子朱標,朱元璋掀開蓋著的白布一看,當時險些暈倒,嚇的啊了一聲,尸體上不知被砍了有多少刀,血肉模糊,但還可以勉強認出是誰,朱元璋老來喪子,被這一幕驚得聲音都變了,但畢竟身為一國之君,而且久經陣戰,緩了一會問道:“是誰干的?誰這么大膽竟敢謀害我大明朝的太子?梓兒,快快如實道來。”
朱梓:“是,害死大哥的人是那些一直就很不安分的江湖人士,他們說父皇無德,當了皇帝就忘了過去跟他們一樣的日子,所以要殺了您取而代之,他們還決定在五月初五召開英雄大會,公然聚眾造反,殺死太子就是他們的第一步,這是他們給父皇您的下馬威啊。”
說著又把少林寺發的英雄帖遞給了朱元璋,添油加醋的把事先計劃好的都嫁禍到了武林各大門派的身上,閹貴妃也在一旁不斷幫腔,娘倆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幾乎自己都相信是真的了,朱元璋越聽越生氣,一下子把桌上的奏章都推到了地上,看著地上的太子朱標,說道:“這幫不知好歹的人,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跟朕作對,朕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朕這就派兵去圍剿他們,梓兒,你親自帶兵,一個都不準放過,少了一個人唯你是問。”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一直就很不放心江湖上的一些人物,他本來不過就是明教一個分支機構的小頭領,依靠明教等江湖力量得到了天下,因此他特別害怕有人不服或是也像他一樣來跟自己爭皇位,所以他不斷的把權力收歸到自己手里,除了自己他誰也不信,現在出了這種事正觸到了他的軟肋,兒子都被他們殺了,自己擔心的事終于發生了,看來自己的懷疑并沒有錯。
朱梓聽到朱元璋下旨,心里都已經樂開了花,但表面不動聲色,說道:“孩兒定不辜負父皇厚望,一定鏟除那群亂臣賊子。”
說完拿著圣旨前去調兵奔赴少林寺少室山下。
朱元璋則由閹貴妃陪著回到了寢宮,因為受到太子慘死的打擊,回去便病倒了,隨即馬皇后也知道了此事,前來探望,她懷疑此事肯定有蹊蹺,但又說不出所以然,況且皇上病重也無法進言,只能先忍住了,默默承受喪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