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少林門前下戰書,龍虎山上決雌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來少林尋訪的一行人毫無所獲,在此也不宜久留,還需繼續尋找其他線索,于是便準備下山。
殷玉龍和張鳳梧兩人走在前面率先出了寺門,剛要繼續前行的時候,殷玉龍突然發現旁邊樹后有個人影,就大叫了一聲:“什么人?”
那人聽到喊聲拔腿就想跑,殷玉龍說了句:“哪里走。”
起身便追,剛追了不遠,只見前面那個人突然飛過來一把飛刀,殷玉龍一側頭伸手抓住了飛刀,刀上居然插著一封信,顯然這人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似乎就等殷玉龍他們出來好把信交給他,就在殷玉龍接刀時的這一遲疑的功夫,那個人已不見了蹤影,再追也來不及了,殷玉龍便取下飛刀上的信準備看一下,這是張鳳梧過來了,說道:“玉龍哥哥,什么事?”
殷玉龍:“不知道,對方送了一封信,我們先看一下。”
殷玉龍打開信見上面寫道:各派掌門,在我手中,想其活命,龍虎決斗,天地門主,隨時恭候,過期不到,地獄相逢。
殷玉龍和張鳳梧看完信相互看了一眼又看了看信,心想陳理果然要報復了,他下手夠快的,看來他早已計劃好了一切,知道我們肯定會來少林寺詢問,于是就在這埋伏好人來給我們送信,如此看來空聞方丈也是他害死的了,他這是要公然與整個武林為敵了,他已經瘋了,什么事都干的出來,約我們龍虎山決斗無非是以人質為要挾再把我們聚到一起一網打盡,去與不去都對我們很不利啊。
張鳳梧:“玉龍哥哥,我們到底去不去?”
殷玉龍:“當然要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難道我們還怕他不成?那么多人都在他手上,如果能以我一己之力把他們救出來,死也值得,總之不能讓他的奸計得逞,像他這種人留在世上就是最大的危害。”
張鳳梧:“我跟你一起去,生死我們都在一起。”
殷玉龍拉住了張鳳梧的手說道:“有你就夠了。”
其他門派的人在看見剛才的事后就一直等在一邊,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看著殷玉龍和張鳳梧表情的變化都覺可能有大事發生,有些忐忑不安。
殷玉龍和張鳳梧商量好了走了過來,殷玉龍:“諸位,各派掌門現在都已被天地門囚禁了,我爹娘也在里面,天地門的門主約我們去龍虎山決斗,不去的話不但我們的親人會慘死,我們也會被一一殺掉,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我決定去赴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峨嵋派的師太:“這沒什么說的,必須去,我峨嵋派當仁不讓,絕不能讓奸邪小人為所欲為。”
華山派的人:“師太說的對,我華山剛剛推出新掌門走向穩定,不能因為天地門再度走向混亂,我們也同意。”
崆峒的,丐幫的,少林的都有人參與了,這時昆侖派新掌門爾雨東說話了:“我昆侖雖沒有人被抓,但我們跟天地門也有深仇大恨,我們也是武林一份子,我們也愿意去。”
何鳴嚶:“我師兄說的對,之前因為派中生亂,沒能跟大家同舟共濟,這次我們絕不落后。”
殷玉龍:“好,既然大家都無異議,我們即刻出發,盡早感到龍虎山,跟他們決一死戰,為武林除害。”
其他人聽了一起喊道:“決一死戰,為武林除害!”
聲音震耳欲聾,豪情萬丈,真有荊軻的視死如歸的精神。
陳理此時邀約殷玉龍決斗,那之前他去干什么了呢?
為什么此刻才出現呢?
這就還要從他和朱梓商量好栽贓嫁禍之計之后說起了。
本來兩人說好是朱梓回京向朱元璋稟告此事,如果真能成功的話兩人會在少林寺匯合,結果朱梓帶兵趕到了,陳理卻沒有來,只是派了自己手下的飛龍、飛豹兩個小組來給他幫忙,最終只好朱梓一個人圍攻武林群豪了。
為什么陳理會臨時改變主意呢?
因為在他回去準備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個消息,一個關于他大哥陳善的消息,陳善不是死了嗎?
他被朱元璋抓住后發配西北卻在途中陰差陽錯的被華山和昆侖兩派的人給殺了,后來陳理知道此事后還進行了報復,抓了華山和昆侖兩派的掌門令兩派陷入內訌之中,怎么這時候又出了個陳善的消息呢?
這也是陳理所懷疑的,因為消息中還說了當年陳善沒有死,是被玄冥二老給救了,他們倆因為曾經拋下陳善使其被抓一直心懷內疚,所以逃到西北后看見陳善被發配到那里就把他救了下來,有人在西北看見玄冥二老出沒。
陳理知道玄冥二老確實曾賣主求榮,自己也一直在找他們,弄得他們倆東躲西藏狼狽不堪,說不定他們真會為了求得平安而那么做呢,于是陳理決定親自走一趟查個清楚,如果大哥陳善真的沒死當然最好,如果消息有誤就可借此機會殺了玄冥二老替大哥出口氣。
陳理從小就跟大哥陳善關系要好,兩人是一母同胞,感情不同于跟朱梓,所以聽到大哥的消息就會激動,再加上這么多年來他一直一個人沉浸在殺人與復仇之中,特別渴望有親人在身邊的感覺,好不容易見到了一個讓自己心動的女人卻是自己的死敵,這樣子一來他越是沒有,越是遠離,心里就越渴望,越期盼,想有一個朋友,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會不顧眼前的事毅然趕赴西北尋找。
其實他也考慮到了以朱梓的聰明辦這件事很容易,沒有自己也可以,何況還有自己精心訓練的手下幫忙,相信會萬無一失,一切都會按計劃進行,可他沒想到意外發生了,他們的奸計被揭穿了。
當朱元璋知道事情的經過后,立馬就派人去解少林之困了,朱梓落荒而逃,朱棣也隨后追來了。
朱元璋又派錦衣衛指揮使皇甫相君去抓閹貴妃,可他不知道閹貴妃曾收買過皇甫相君為自己辦事,皇甫相君怕自己的事情敗露,故意晚去一步,派人事先通知了閹貴妃,閹貴妃知道情況后明白自己完了,但他想的是自己還有兒子朱梓,得想辦法保住兒子的命,朱元璋并不知道朱梓不是他親生的,所以只要保住這個秘密或許讓兒子活命尚有一線希望,所以派自己的心腹連夜出城趕往長沙報信,讓他做好準備。
閹貴妃安排好一切便拿出了毒藥,她在朱元璋身邊這么多年非常清楚朱元璋的為人,更知道錦衣衛對付犯人的酷刑,朱元璋最懂恨別人背叛他,如果再知道兒子都不是自己的,說不出他會做什么事情,自己背著他做了那么多事情,枉費了他的一番寵愛,肯定會令朱元璋大發雷霆,與其等他來后處置自己,再受那么多罪,不如自己了結倒舒服了許多,于是她喝了毒酒自殺身亡了,皇甫相君見其自殺當然高興,自己的秘密沒人知道了,等朱元璋趕到時閹貴妃的身體都涼了,他也沒辦法,只能無奈的承受,為了不使這件事傳出去,就說閹貴妃抱病身亡,仍以貴妃之禮為其下葬。
朱梓從少室山逃脫,一路由飛龍、飛豹兩個小組護送回到了潭王府內,正好碰見了自己母親派來送信的人,送信的人把宮里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朱梓,朱梓一聽明白自己徹底完了,大勢已去,果然還是壞在了殷玉龍和張鳳梧這兩人身上,氣的牙癢癢,一拳擊穿了桌子,可也于是無補了,只能望天長嘆。
隨后問起自己母親的情況,送信的人說:“我臨走時貴妃娘娘已經準備好了毒酒,恐怕這時已經不在了,就是沒喝酒的話,皇帝也不會放過她啊。”
朱梓知道事情敗露了還只是生氣惱怒,當聽到母親的噩耗時,他愣住了,表情僵硬一下癱坐在椅子上,于敏柔在一邊喊了半天才慢慢有了反應,嘴里不短嘀咕著:“娘不在了,娘不在了,我該怎么辦,娘不在了。”
一臉茫然的抱住了于敏柔,趴在了她的懷里,也不知他哭沒哭,嗚嗚的叫著卻沒有眼淚。
送信的人在一旁說:“少主人,節哀順變,我們還是趕緊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朱梓:“走,去哪里?干什么?”
送信的人:“去哪里都行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我們安頓下來好東山再起啊。”
朱梓:“東山再起?娘都不在了,還有什么用?你們帶著敏柔逃命去吧,我要留下來,我要去找娘。”于敏柔:“不,我不走,我要跟你在一起,你去哪我就去哪。”說完一下撲到了朱梓的身上,哭了起來。送信的人:“少主,別再說傻話了,快走吧,你要為夫人報仇啊。”
朱梓:“我不要報仇,我一直都在報仇,娘不在了,還報什么仇。”這時外面來人報告:“不好了,燕王的軍隊到了,已經把王府圍住了,馬上就要攻進來了。”
送信人一聽趕緊吩咐護送朱梓回來的飛龍、飛豹兩個組的人去拉朱梓,準備帶著他沖出去,可是朱梓死活不走,掙開眾人說道:“不要管我,你們都走吧,我是不會走的,回去告訴我二哥,都沒用,什么都沒用,我們完了。”
這些人本就不屬于朱梓屬下,而且個個冷血無情,絕不會顧念什么,見他不愿走,領了他說的話向外沖去,送信人見他們走了想攔也攔不住,著急的來回看著,一臉的無奈,沒想到少主竟是這么無能,拔出劍刎頸自殺了。
朱梓看了看他,搖了搖頭,領著于敏柔回到了兩人的臥室,兩人并肩坐下,于敏柔依偎在朱梓的懷里,朱梓說:“敏柔,你怕嗎?”
于敏柔:“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朱梓:“好,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的,敏柔,你記住我不叫朱梓,我叫陳靖仇,下輩子你我見面時不要認錯了人。”于敏柔:“我記住了。”
兩人說著話,朱梓推到了燭臺,燭火燒著了床簾,接著大火蔓延了整個房間,兩人葬身火海。外面此時已經打了進來,到達內院時大火已經控制不住了,烤得人無法靠近,如此豪華的一座王府就這么變成了廢墟,朱棣也只能空手回去復命了。
朱梓這個人雖然聰明,但他從小受母親擺布,儼然成了一個工具,沒有母親這個精神支柱他也就失去了活著的理由,他的命運也注定他是這個下場。而陳理的人個個武藝高強,很輕松的殺出一條路逃回了老巢,等陳理從西北一無所獲的回來,屬下把情況跟他一說,本就心情不好的他又經受這個打擊,一下子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氣得他當場掐死了一名手下,血肉模糊,嚇得其他人都不敢靠近他,等他稍微冷靜一下后,他開始吩咐手下人嚴守少林寺通往各地的路口,將從少林寺下來的各派首要人物全都抓了起來。
然后自己親自趕往少林寺易容成一名小和尚混了進去,找到空聞方丈的房間趁其不備一掌震碎了空聞的五臟六腑,不費吹灰之力殺了人逃走了,接下來他安排人在此守著,等殷玉龍等人來的時候把信交給他,約定兩人將在龍虎山一決雌雄,新帳舊賬一起算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