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不常有,亂世格外多。太后聽到桓原與眾老臣欲彈劾當今天子,頓時驚得二目圓睜,愣在當場,半天說不出話來,心中暗想“好你個桓原,這又是為了那般,新帝登基才三個多月,今日你便又要廢掉。更何況那司馬集正是你桓原推舉的呀,想立就立,想廢便廢,豈不成了兒戲,讓本宮如何與列祖列宗交代,如何向天子百姓交代?你這分明就是在逼宮?!?/p>
于是太后沉聲說道:“一國之君關乎國之根本,天下百姓福祉,況且天子登基不滿百日,怎可輕言廢立,即便天子有錯,此事也應從長計議,眾卿家還是請回吧?!?/p>
桓原一動沒動,仍舊跪在地上,其余眾臣看見桓原不起來,也都跪著不起。太后見狀心中不悅,但又顧慮桓原勢大,可太后的尊嚴又不能丟,便將身旁茶幾上的茶杯輕輕一頓,說道:“本宮說的話難道眾卿家沒聽清嗎?”
桓原身后一眾大臣忙皆伏地叩首,唯獨桓原直接起身站起,環顧四下,又看向太后,拱手說道:“臣已料到太后一定會震怒,認為臣等膽大包天,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臣犯君,竟敢行‘伊霍之舉’,彈劾天子。太后可否暫息雷霆之怒,容臣稟明詳情,太后若仍覺得臣所言不實,臣愿聽憑太后發落,或殺或剮絕無怨言?!?/p>
桓原根本沒給太后接話的機會,便緊接著說道:“太后,臣若無真憑實據,絕不敢妄言。當年天子還為東海王時,臣女蓮兒便已嫁與殿下為妃,后殿下被群臣擁為天子,小女亦被冊封為后,此事滿朝文武眾人皆知。然二人多年來卻只有結發之名,卻無秦晉之實,天子在藩夙有痿疾,且與伶人廝混宮闈。更甚者,現今王子亦并非帝出,乃是明妃與他人所生,如今此消息已傳遍民間,成為建康百姓茶余飯后之談資。如此天子,對先帝不忠,為人子不孝,為君上不仁,為人夫不義,敗壞人倫,辱滅祖宗清譽,皇室威名,難道不應被彈劾嗎?若非涉及江山社稷臣又怎能將此等暗昧之事揭露出來,畢竟這也會有辱皇后清譽啊。而且,就在昨日天子又與相姓伶人在御書房廝混,正巧被臣撞見,臣不能視而不見,忍無可忍之下將其拿獲,此事還請太后明察?!?/p>
桓原說完全場一時鴉雀無聲,眾人皆垂首等著太后發話。崇德太后面露難色,說道:“桓卿所列若皆屬實,那天子德行就確實有失,可是這畢竟關系重大,本宮只怕其他宗親、重臣會有人反對?!?/p>
桓原聽罷,雙眼一瞇,將臉一沉,向前連走幾步到,“倉啷”一聲將腰間寶劍抽了出來,把太后嚇得往后一閃,桓原說道:“太后莫要擔心,若是有人膽敢不識時務,擁附昏君,臣手中這把先帝所賜之劍定不饒他?!?/p>
太后定了定神,忙說道:“誒,桓卿言重了,桓卿能為江山社稷著想,是大晉之福也。若是有人有異議,便讓他講出來,若是無理取鬧,本宮也不饒他。”
此時,眾臣中一位老臣叩首道:“老臣南宮向,有本啟奏。”
太后看去原來是三朝老臣南宮太傅,便說道:“南宮愛卿,你年事已高,快快請起,有話慢慢講來?!?/p>
南宮向謝恩,緩緩起身,又咳了幾聲,才說道:“方才桓大將軍所言非虛,臣亦已有耳聞,如今民間有謠云:‘君非君,夫非夫,子非子,父非父,皆眾亂,天下亡?!渲兴复蟾啪褪谴耸?,老臣聽后實在是羞愧無比,怕是有一天會無臉面對列位先王?。榫壬琊⑷缢?,老臣亦主張廢黜昏帝,請太后明鑒。”
其余眾臣皆叩首齊聲道:“臣等亦附議!”
太后見已到如此地步,尤其又見到桓原方才的架勢,也不敢再說什么,便也只有應允。于是崇德太頒下詔書道:天子集昏庸無德,然帝位應由有德者居之,遂尊天道,效仿堯舜,將帝位禪于會稽王司馬于,廢集為東海王。
當日桓原便派散騎侍郎劉亨進宮收繳了國璽,并逼迫司馬集不得耽擱,即刻離開皇宮。盡管時值初冬,但建康地處江南本不應該十分寒冷,可當天卻是滿天陰郁,寒風凜冽,司馬集發髻散亂,雙眼無神,滿臉頹廢之色,只著單衣徒步走出西堂,又在劉亨催促下僅乘一輛牛車便出了神獸門,離開了住了不到百天的皇宮,場面何其哀也,更有沿途臣子掩面哭泣拜別。后來,司馬集又被降封為海西公,且被迫遷往吳縣西柴里居住,從此終日深居簡出,閉門謝客,小心謹慎地度日,最終司馬集病死于吳縣,時年四十五歲。
再說云孟被軟禁在房中已有多日,消息亦是隔絕,根本不知道外界所發生的一切。剛開始云孟也是想盡辦法以求脫身,不是謊稱有事要見于翁,就是要找青遙,甚至有幾次云孟想趁仆人送飯之際逃出去,都被門外看守拒絕或是擋了回來,看來想要離開確實是不可能的。到后來,云孟索性在屋中整日看起書來,安靜得很。其實,云孟只是表面平靜,心中卻在盤算為何桓原讓自己思過反省,是老師知道了些什么,亦或是自己與老師之間存在誤解?
入夜,征西將軍府內宅書房中,桓原正襟危坐,于翁躬身站在一旁?;冈媲白腊干戏胖皵硠倓偹蛠淼慕輬螅輬笊险f,殷淵出師順利,剛到壽春便首戰告捷,如今苻氏已退至許昌一帶,殷淵準備稍事休整后就揮師許昌。桓原面色陰沉,一言不發,于翁輕聲說道:“殷淵小勝只是僥幸而已,主人無需如此。”
桓原將捷報合上,說道:“此人絕不可小覷,若是給了他喘息的機會,一旦其勢做大,局面可能就不好控制了?!?/p>
于翁又說道:“如今朝中上下,盡在主人掌握之中,他殷淵即便是再有本事,又能如何?到時,只需一道諭旨便可輕輕松松削了他的兵權?!?/p>
桓原轉過頭看了于翁一眼,眼光之中流露出一絲殺意,嚇得于翁趕忙閉嘴,桓原說道:“于翁難道是年事已高,糊涂了不成?連家主的主也要做了嗎?”
于翁連連搖頭,賠罪道:“老奴不敢、老奴不敢,老奴多嘴,還請主人恕罪?!?/p>
桓原鼻子輕哼了一聲,問道:“這幾日,云孟可是規矩?”
于翁答道:“回主人,云孟這幾日一直呆在房中,剛開始倒是想趁機溜出來,都因有人看守,并未得逞,這幾日卻是不鬧了,安靜了下來,終日就呆在房中看書,未離開半步?!?/p>
“嗯,看來有些事他也并不知情,只是有些情緒罷了,如此他倒是仍有些價值。對了,青遙呢?為何這幾日沒有見到他?”桓原又說道。
于翁答道:“回主人,青遙這小廝,情緒好像有些浮動,整日將自己關在房中,反復只說他對不起公子,老奴怕他會壞事,家主您看?”
桓原沉思了片刻又說道:“青遙這招棋,作用不亞于云孟,其他旁人也替代不了,眼下還不可動他。你且去將他穩住,好言安撫與他,告訴他,只要再將最后一事辦成,我便準他遠走高飛。另外,也通知廣達,命其做好準備。”于翁領命,緩緩退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