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秦相

第四章鄴城遭遇

李山夫婦收了個義子的事,高粱莊上下早已傳開了,有些人認為李山夫婦是多管閑事,自己家還吃不飽飯,又替別人養孩子,當然也有人贊賞李山夫婦的義舉。這其中就有李山的好友,高粱莊里正曹正,曹正與李山自幼交好,為人豪爽,俠義心腸,當初得知云老先生祖孫遭遇,便仗義出手相助。此次得知李山一家為云孟讀書之事正在發愁后,便主動找到李山,言云孟讀書之事大可不必擔心,全可以包在他身上,只是有一個條件。曹正有一子,名奇,與云孟同年,生的手腳粗大壯實,天生蠻力,但生性頑劣,好與人打架,又不聽先生教導,曹正因此操碎了心。只要云孟能看住曹奇,不讓他出去闖禍便可。不用擔心讀書費用,李山一家當然高興了。只是云孟能否管住曹奇,讓他不去闖禍,李山夫婦心里可真是沒底。

就這樣,云孟每日一早便先到曹家于曹奇一道到學堂,散學后,先將曹奇送回家后,再獨自回家。倒是云孟只是跟著卻從不言語,曹奇做什么云孟也不干預,倒也各自相安無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云孟發現,曹奇并不像人們所說的那般蠻狠、霸道。相反曹奇非常有正義之心,但凡見到不公或有欺凌弱小之事總能挺身而出,只是時而有些魯莽,也不愛讀書。慢慢的,曹奇也覺得這個與他同齡的云孟不簡單,與其他孩子就是不同,如何不同他說不出來,但反正是不討厭。

一次先生講到“吾日三省吾身。”提問學堂中孩子們的見解,其他孩子只是知道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唯獨當先生問道云孟時,云孟的見解令先生刮目相看,小小年紀的云孟以一種老城的姿態答道:“先生,云孟認為圣人所言‘三省’其實是要教導我們立身處世的道理,一是修己,一是對人。對人要誠信,誠信就是光明磊落,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才能不茍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起碼德性。修己不能一時一事,修己要貫穿整個人生,要時時溫習舊經驗,求取新知識,不能停下來。”云孟此番言論第一次展現了他的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見解,也深深地震撼到曹奇,曹奇雖然聽不太懂云孟的話,但就是覺得云孟有道理,別看是個文文弱弱的小云孟,他講出來的話就是就是對自己的脾氣,讓人服氣。此后,人們奇怪地發現,先前是云孟跟著曹奇,到后來則變成曹奇整日屁顛屁顛的跟著云孟到處跑。

時光飛逝又是七個年頭過去了,此時的云孟已經已經是十四歲的大孩子了,長得身材消瘦修長,面容清秀,高高的鼻梁,寬寬的額頭,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七年的時光,云孟已不再是那個懵懂少年,他已精熟圣賢典籍,但卻從未忘記國破家亡、親人生死離別之痛,他胸懷抱負,崇拜英雄、賢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所成就,以告慰祖父、爹娘的在天之靈。然而現實就是現實,幻想在現實面前往往一文不值。身處整個社會底層的讀書人,就是有學富五車、汗牛充棟之才,也得面對現實。云孟也是如此,盡管李山夫婦盡最大的力量撫養云孟,但能做到衣食無憂還是不易。如今李山夫婦已是將近半百之年,身體大不如前,很多活計必須由云孟來更多承擔。早早懂事孝順的云孟也怕義父義母操心,深深的埋藏著心中的想法,主動擔負起家庭的許多主要工作,不論農活還是編織畚箕,都不比李山做得差。不僅如此甚至還提出了將現有耕犁犁臂和犁頭加寬加深的改進方法,實現了事半功倍。

這一年夏伏,李山準備趕一趟遠集,想多帶一些畚箕到鄴城去賣,希望可以多換些錢。云孟當然也是必須去的,張氏做了些干糧,給爺倆收拾了些衣物。畢竟這是云孟第一次離家這么遠,張氏千叮嚀萬囑咐,要云孟注意這小心哪兒,又反復安頓李山照顧好云孟。第二日一大早,依依不舍得目送李山父子趕著牛車遠去。

一路上,云孟別提多興奮了,鎮上倒是去過幾次,可鄴城長這么大是第一次去。一路上不停地向李山問這問那,覺得什么都新鮮。鄴城是魏郡主城,也是座大城,城中常住居民有十數萬人,數萬戶之多。高粱莊雖也屬魏郡治下,但地處魏郡最東邊,相距兩百多里地,走也得走一天一夜。父子倆為了節省盤纏,餓了就吃隨身帶的干糧,渴了就喝些溪水,夜里也不住店,反正正值盛夏,就找棵大樹靠著大樹,趁著夜風睡一覺,倒也悠哉。

離家的第二日中午,爺倆終于來到了鄴城西大門外。只見鄴城城墻有數丈之高,城墻堅固,城外有護城河,城樓之上旌旗招展,城樓正中上書“鄴城”兩個大字。云孟早就忘記了一路上的疲勞,催促著牛車進城,鄴城中央十字大街上車水馬龍,行人熙熙攘攘,買買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叫買叫賣聲不絕于耳,這場面好不熱鬧,看的云孟和李山應接不暇。街角有個包子攤,熱騰騰的包子剛出籠,香味傳出老遠,饞的云孟直咽口水,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來,對李山道:“爹爹,您看都到晌午頭了,著太陽正毒,咱還是先歇息歇息,吃點東西吧。”

李山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手搭涼棚看了看日頭,道:“可不是,這天可真夠熱的,歇歇就歇歇吧。”

“爹,這邊有個包子攤,聞著挺香的,咱吃幾個行不?”云孟試著問道。

“孩子,想吃包子啦?行,吃就吃,一路上也沒吃什么。”李山心疼孩子,于是二人將牛車趕到包子攤邊,要了一籠肉包子,兩碗水。

李山拿起一個包子遞給云孟道:“孟兒,吃吧。”

“爹爹您先吃。”云孟孝順的把包子又推回給李山,

“好,一起吃!”李山說道。

“瞧這一老一少,吃個包子還這么推讓,讓人好生羨慕啊!”

李山心說“這是誰啊?”忙放下手中的包子,回身一看,原來是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站在近前,但見老者鶴發童顏,紅紅的臉膛,頜下一部銀須,老者頭戴員青紗綸巾,身穿青色寬袖外衣,衣上延邊繡著金線,絲帶束腰,氣度不凡,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員外郎。

這時云孟也放下了手中的包子,與李山一起連忙起身,向老者施禮道:“老先生,我等著廂有禮了。不知老先生有何事嗎?”

老者笑呵呵的,道:“呦,對不住啦,老夫打擾二位用飯了。”這老者說話挺客氣,絲毫沒有架子,

李山忙回到:“看您老說的,倒是我父子有些失態讓老員外笑話了。”

“此話哪里說得,倒是你父子情深令人感動啊!哎,對,對,對,忘了正事了,我且問你,這牛車之上的畚箕可是你們的?”老者道。

李山忙答道:“是、是的,這是我兒編織的,今日就是專門進鄴城來販賣的。”說著順手一指云孟。

云孟連忙上前,又施禮道:“小子粗手笨腳,讓老人家見笑了。”

老者嘴掛微笑,瞇起眼,上下打量云孟,口中還不是念叨:“嗯,不錯,不錯,正是不錯。”

聽得李山父子直懵,云孟忙問:“老先生,你說什么不錯啊?”

老者哈哈大笑,道:“沒什么,沒什么,我只是說這畚箕的手藝可真是不錯,老夫全包啦。另外,你們也別叫我什么老員外、先生的,我只是我家主人的老奴管家,也是替我家主人辦事的。老夫姓于,別人都稱老夫于翁。”

爺倆一聽有人要買畚箕,而且是全要了,真是不敢相信。老者說著便掏出來一個錢袋扔給李山,李山打開錢袋粗粗一數足有一百多文錢,忙說“給多了,給多了。”

老者說道:“不多,這么多畚箕我怎拿的了,還得雇你這牛車送一趟貨嘞。”

李山連忙稱是,于是準備趕車就要跟老者走,老者卻說:“我家宅院在北城外,也不算遠,你年紀大了,就在此歇息,讓這小伙子跟老夫走吧。”

云孟也對李山道:“爹爹,夢兒已經長大了,就讓孟兒趕車隨老先生,將畚箕送到老先生府上,片刻便回,爹爹且在此處等待夢兒。”李山確實也是累的夠嗆,畢竟歲數不饒人,也就依了云孟。

再說,云孟讓于翁坐上牛車,拿了兩個包子,與李山告別后,趕著車往北,出城門,朝城郊走去。路上于翁也不說話,好像只是在牛車上打盹,云夢也不敢言語,只是悶頭趕車,心里卻在嘀咕“這老人家看似來自有錢人家,卻要這么多畚箕做什么?

云孟正胡思亂想時,忽然聽老者打了一呵呀,道:“這天太熱了,小兄弟,前面有個樹林,你我到林中乘乘涼,歇息歇息如何?”

云孟答道:“老先生,所言極是。只是我怕耽誤了時間,父親擔心。”

“誒,此地離我家已不遠了,過了這個林子,進了前面一條溝就到了。稍事休息一下也無妨。”

云孟一聽也對,這日頭正烈,在曬一會兒非得中暑,便不再言語,將牛車趕進了樹林。林子不大,但有幾株大樹樹冠寬闊,枝葉交錯甚是茂密,云孟在大樹下選了的地方,又從旁邊搬來兩塊大石頭,用衣袖撣去石頭上的塵土,請于翁先坐下,有將水囊遞給于翁,自己則坐到另外一塊石頭上,用衣袖當扇扇著風。

于翁喝了幾口水,擦了擦嘴,將水囊放在一旁,看著云孟問道:“小伙子,老夫有幾句話想問問你不知可否?”

云孟忙轉過身來,正了正坐姿,答道:“你老有話盡管問?”

于翁笑道:“與你一同來的那位老弟不是你的親生父親吧?你的童年很不幸,一定遭遇過親人的生離死別吧?你姓云,是也不是?”

云孟一聽于翁這幾句話頓時臉色大變,不由一驚。立刻站起身來,問道:“老先生,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要問我這些問題,你怎知我之遭遇?你意何為?”

老者此時也站起身來,道:“你有此疑問亦或猜疑老朽圖謀不軌,乃人之常情。你盡可放心,老夫絕無半點惡意,你只管答我是也不是?”

云孟也尋思,看這老人儀表堂堂、氣度不凡,不像是歹人。但為何卻對我之遭遇如此了解?且回答他,看看還有何蹊蹺。便答道:“老先生剛才所問都是實情。”云孟就把當初遭遇簡單向于翁說了。

于翁聽罷,低聲自語道:“看來老朽找對人了。”接著正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對著云孟就是深施一禮。

云孟此時都傻了,見狀趕忙扶助于翁,道:“老先生,您這次為哪般,您嚇傻我了。”

于翁道:“公子,老夫剛才多有冒犯,還望公子諒解。”

云孟這下更懵了,自己怎么又成了公子了?忙也深施一禮道:“老先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您就別耍笑于我了。”

老者大笑道:“怪我怪我,只怪老朽太唐突,但請有句話公子記住,您日后絕非池塘游魚,稍待時日定將成為國之棟梁。這也是我家主人責成要老夫告訴公子的。”

這些話云孟一時真消化不了,只是愣在當地。老人又言:“聽了老朽此番言論,公子定有許多疑問,公子不必問,問老朽也不能講。天機不可泄露啊!”

云孟張開嘴剛想說些什么,就聽老者道:“咦,這李山怎么也來了?”

云孟聽到,猛然回頭,道:“沒有啊,爹爹在哪里啊?”在轉過頭來,卻發現于翁已不見蹤影。

云孟又四下查看也是沒有老者蹤跡,只是發現在剛剛老者做過的石頭上突然間多出了四行詩“天將降任磨礪堅,太一幽徑訪神仙,云子本非林中雀,化作大鵬沖九天。”

垚輝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黔南| 石阡县| 北碚区| 庆安县| 湖南省| 龙山县| 南溪县| 怀集县| 铜陵市| 崇义县| 怀集县| 杭州市| 濉溪县| 鄂托克前旗| 东丰县| 贡山| 华坪县| 株洲县| 铜陵市| 尖扎县| 晴隆县| 淮北市| 元阳县| 普陀区| 句容市| 西乌| 衡东县| 斗六市| 兰考县| 富阳市| 聂拉木县| 西藏| 家居| 江永县| 乌海市| 开封市| 陕西省| 白银市| 内黄县|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