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秦相

第九章初出茅廬

春夏秋冬景連天,光陰荏苒年又年。

當思緒從往事的回憶中抽轉回來時,細細算來,云孟在“宜廬”居住已九年多了,此時云孟已經完全長大,已經由一個青澀少年變成了一位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的公子。這九年多的時光,云孟真的學了很多,懂了很多,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心境真的能做到很靜,許多問題都已不是問題,許多事情也似乎能夠放下,當然這樣的放下是為了今后擔負的更多……

這日,云孟帶著青遙,準備為恩師采摘些自己親手種植的忍冬,此時青遙也已二十歲了,長的是眉清目秀,身材高高瘦瘦的,日久經年,二人雖名為主仆,但事實上早已成為親密朋友,更似兄弟。云孟一邊挑選著樹上的忍冬,一邊給青遙講到:“這忍冬每年三月開花,五月出,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又名金銀花。又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還有鴛鴦藤之稱。其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今年宜廬中的忍冬長得格外好,挑些好的,晾干后,待于翁再來時便可給恩師帶回去,用之沏茶,可清熱祛火。”

青遙道:“算來,于翁也該來宜廬了,不過老人家年事已高,每次奔波甚是辛苦啊!”

“哈哈,還是小青遙掛念老頭子啊!”正是于翁來了。

云孟忙將手中忍冬交給青遙,對于翁拱手道:“老人家一路辛苦了,快快進房中休息。”

于翁道謝,眾人進入房中,云孟請于翁先坐,然后自己坐定,青遙又端上香茶。云孟這才開口問道:“老管家,恩師可好?”

于翁撫了撫胡須,笑道:“公子不必掛念,主人一切皆好。不知公子新進學問成就如何?”

云孟答道:“慚愧慚愧,云孟愚鈍至今未有建樹。”

“公子切不可過分謙虛,老管家又不是外人。”這時青遙插話道,“公子這些年,每日苦讀,廢寢忘食,一刻都未曾荒廢。剛才,是公子正為主人選摘忍冬,準備讓您老為主人帶回去。”青遙又道。

“那就甚好。只不過這片孝心還是讓公子自己送去更好。”于翁又笑道。

云孟一聽此言,忙問道:“難道,云孟可以去拜見恩師了嗎?恩師回靜齋了嗎?恩師還有什么吩咐嗎?”

“哎呦,公子一連問老朽這么多問題,我都不知道先答哪個了。公子是可以與主人相見了,這次就是主人派老朽來接公子的,只不過主人并未在靜齋,而是在建康。”

云孟聽后大喜,青遙也高興得不得了,畢竟待在這深山之中都快十年了,終于有機會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去了。云孟命青遙收拾一應物品自不在話下。

三日后,一切收拾停當,又將宜廬安頓好后,主仆老少三人動身出山,到了山外早已有于翁安排好的馬車等候,于是眾人乘車朝建康方向駛去。一路上三人上穿州過府,馬不停蹄,沿途風土人情云孟也顧不上細細品味,一心只想盡快趕到建康。

這一日三人一車終于來到建康城外,建康乃是朝廷南遷后的都城,在孫吳王城基礎上擴建而來,現今更加氣勢恢宏,建康城范圍東西南北各四十里,有宮墻三重,南擁秦淮、北倚后湖、鐘山龍蟠、石城虎踞,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東北處,宮城北有華林園,覆舟山有樂游苑,華林園、天淵池等宮苑點綴其中。建康無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頭城、西州城,北郊長江邊筑白石壘,東北有鐘山,東有東府城,東南兩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柵,設籬門,成為外圍防線。都城南面正門即宣陽門,再往南五里為朱雀門,門外有跨秦淮河的浮橋朱雀航。宣陽門至朱雀門間五里御道兩側布置官署府寺。居住里巷也主要分布在御道兩側和秦淮河畔。秦淮河南岸的長干里就是著名的居住里巷,北岸的烏衣巷則是東晉王、謝名門巨族累世居住之地。王公貴族的住宅多分布在城東青溪附近風景優美的地帶。建康南遷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戶數超過二十萬,遂不得不在城東沿青溪外側開辟新的居住區。建康有長江和諸水網航運之便,舟船經秦淮河可以東西兩方面抵達建康諸市,沿河及水網遂出現一些聚落。這么一座大都城,繁華程度可想而知,無論是云孟還是青遙都未曾見到過的,此時云孟卻與其他人有著不同的復雜心情。云孟深知想要在建康有所建樹是何其之難,壯志能舒又是難上加難。

原本云孟以為他們會直接進城,然而于翁卻讓馬車繞過城門向西走了三十多里,在一處不大的在院前停了下來,院落沒有什么特別,與平常民居無二,云孟等人下車,由于翁領著進了宅子,整座宅子空無一人。云孟問道:“老管家,恩師不在此處嗎?”

于翁道:“回公子,主人交待暫將公子安頓于此處,過幾日再與公子見面。這一路趕來,公子也累了,早些休息吧,所用一應器物老夫都已安排好了,沒事倒是可以四處逛逛。老夫還要向主人復命,便先行告退。”說罷于翁便走了。

“這倒是好生奇怪,主人既然讓我們來建康,卻又不見面。”青遙在一旁小聲嘀咕道。

“青遙不可如此,恩師如此安排定是有原因的,你我耐心等待即可。”

青遙又道:“其實青遙自進入公孫府以來,二十年了卻從未見過主人真正的模樣。就呆在這宅子里還不把人悶死。”

云孟其實也有同樣的疑問,云孟對青遙笑道:“你也是個大人了,為何還盡是些孩子脾氣,今日暫且休息,明日你我出門到處逛逛,也看看這建康風光。”青遙聽了也很開心。

第二日,主仆二人早早吃罷早飯,便出了門。畢竟二人誰也沒到過建康,也不知道去向哪里。于是云孟便讓青遙向當地人打聽,青遙回報道:“建康城各行各業林立,最熱鬧的當屬秦淮河畔,當然風景最好又屬城東青溪,不過公子并不喜歡熱鬧,我等去青溪如何?而且聽說這幾日名門謝家正在舉辦談玄論道,有好些當今名士都來參加,我猜公子是定會想去看看的。”云孟聽聞青遙此言,也很是想去看看這些名士風采,便與青遙前往城東青溪。

青溪乃是建康又一條水系,發源于鐘山,匯合于前湖,南流入建康后,北接潮溝,南入秦淮河。青溪開鑿于孫吳時期,原名“東渠”。青溪闊五丈、深八尺,波流浩渺,連綿十里,風景十分秀麗,此時又恰逢六月,更是鳥語花香,美不勝收,青溪河畔興建了許多建筑,多是王公貴胄,名士望門居住之地,這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王、謝兩大家族。晉永嘉之亂后,瑯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族人,從北方南遷會稽、金陵,因王謝兩家之王同、謝函權傾朝野、文采風流、功業顯著,其他世家無法企及。兩大家族門客眾多,天下奇人異士云集,當時文人崇尚清談,經常會有各類的論壇舉行,這幾日也正好趕上謝家設論壇廣邀天下名士談玄論道。論壇幾乎不設門檻,只要是讀書人都可入內聽道。云孟和青遙一身書生打扮自然也不會有人阻攔。

今日是論道的第三日,謝府專門為論壇搭了半人多高的臺子,上有棚頂,臺子上分東西兩各擺放著三的蒲團,正中也擺放著一個蒲團,中央焚著香,臺下四個方向各有一座彩棚都設有蒲團,專供旁聽者使用。

云孟主仆二人進場時論道還未開始,但四周彩棚卻已坐滿了人,恰好東邊棚中還有兩個空位,二人便坐了下來。旁邊有人小聲交談,一人說道:“不知今日是何論題?也不知是哪些名士參加論道?”

另一人答道:“是啊,不過看前兩日的情形,今日場面必不一般。”正說著,就聽得場上金鼓之聲鳴起,場上頓時鴉雀無聲。

只見一位身著華服,長相俊朗的中年男子走上論臺,對四下大聲道:“多謝諸位捧場今年的談玄論道,今日舉行的是第三場論道,論題是“王道變與不變”。鄙人謝明志受我家家主之托,擔任本場論壇之判官,上垂手乃是我謝家請來的三位清談家,下垂手則是王家請來的三位清談高手,有請六位先生登場。”

但見從臺子左右各昂首慢步走上三位,每一位雖相貌各異,但各個氣質不俗。當然,這幾位云孟一個也不認識,于是小聲向旁坐的一位打聽道:“兄臺,小弟打擾了。在下青州人士初來建康,久仰這談玄論道之名。只是粗陋寡聞,不認的臺上各位,可請兄臺指點一二否?”

那人上下打量一番云孟,見他面目清秀、英俊,又禮數有加,便還禮道:“這位公子多禮了,看公子也是讀書之人,這是初次出來游歷吧?也難怪不認的臺上這幾位,在下可以為公子簡單介紹介紹。”

云孟答謝道:“那就有勞了。”

這人指著臺上說道:“這臺上六位可都是當今了新涌現出來的清談新秀,先說王氏家族請來的這三位,個子不高,高額圓臉這位年輕人名叫劉琰,字正長,別看他年紀輕輕,卻很才識,為人高冷孤傲,特別對老莊見地頗深,深得當今王氏家主欣賞,聽說皇帝也要賜婚,將廬陵公主下嫁與他呢。另外兩位應該是與劉正長一道的一位叫王濛,一位叫孫勝都是名家之后,謝家這邊第一位名叫殷淵,字浩遠,更是位奇人,聽說此人酷愛《老子》,曾隱居十年專門研究,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幾次征召殷淵為官,他都推辭不就任……”正說著,就聽臺上梆聲響起,論道開始了,二人也就暫且不再交談,都向臺上看去。

垚輝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东城区| 丁青县| 太康县| 柞水县| 乐业县| 多伦县| 隆昌县| 山阴县| 博白县| 隆德县| 剑河县| 海丰县| 惠安县| 鹿泉市| 内丘县| 娱乐| 兰州市| 颍上县| 鄂伦春自治旗| 石屏县| 虞城县| 桓仁| 开封市| 峨眉山市| 南漳县| 永平县| 虹口区| 互助| 南岸区| 紫阳县| 库伦旗| 栾城县| 确山县| 乐昌市| 平湖市| 闵行区| 民县| 夏邑县| 淮阳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