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文會的眾人一個個冥思苦想,只有周寒自己看著眼前的筆墨發(fā)呆。
“曰!老子不會寫毛筆字……”周寒苦惱地捏著下巴。“怎么辦?就算現(xiàn)學現(xiàn)賣,時間也來不及啊!”
“等等……時間?”周寒腦中靈光一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還有著血脈所附帶的特殊能力。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周寒在意念之中大聲道:“解析當前問題,列出所有適用方案!”
“滴!解析完畢!已列出適用方案108種!宿主是閱讀?還是建立模擬空間?”血脈中傳來了好的消息。
“建立模擬空間!老子要練字學習……”這一刻的周寒,意氣風發(fā)。
無他,只因為對于他來說,時間太充足了!
“滴!請宿主再次確定開啟模擬空間!注意:宿主每半年可使用一次虛擬空間,不可疊加!”
“確定!”
在虛擬的環(huán)境之中,百年光陰轉(zhuǎn)瞬即逝。
周寒花費了六十多年的時間熟讀各種經(jīng)史典籍,又花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專門用來練字!
他所臨摹的字跡為“顏體”,其向來有“形顧簇新、法度嚴峻、氣勢磅礴”之美譽。經(jīng)過幾十年的不懈磨練,周寒的字跡已經(jīng)深得其意,還進一步地延伸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
不要以為這一切都很容易,如果一個人能夠耐得住時間的雕琢,他必定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在年復(fù)一年的枯燥日子里,在那種無盡的孤寂之中,堅持到底呢?
總之,當周寒從模擬空間中返回的時候,他身上的氣息陡然升華!一股子大家風范迎面撲來……
對周寒身上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感觸最深的人要屬坐在他旁邊的柳明了。當他在忙里偷閑的時候,偷偷瞥了一眼周寒,可是這一看卻令他無比動容,以甚至驚掉了手中之筆!
而站在周寒身后的男孩小唯,早已經(jīng)目瞪口呆,張大的嘴巴之中流淌出一絲絲晶瑩的亮線。
只見周寒端坐在座位之上,身姿挺拔,揮斥方遒!在他的身上,若有若無地顯示出一派宗師的淵浩氣度。
“這……這是……”柳明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就在這時,管家的唱喏聲響起:“一炷香的時間到——請諸位才俊留意時間!”
“聒噪!”衙內(nèi)張豪一拍桌子。
隨后他便站起了身,指著中年管家訓斥說道:“多嘴的奴才,該打!如果不是你多言,我這篇文章的最后一筆怎會字跡散亂?”
“衙內(nèi)息怒!”女子婉如柔聲致歉:“下人不懂世面,衙內(nèi)怎能與其一般見識?還是讓各位名家來欣賞一下衙內(nèi)的大作吧?”
“哼!”張豪一甩長袖,不再言語。
“好個伶俐的女子!”理學學派的山長、大儒王明陽扶手贊道。
“小女子不敢當此夸獎,還請三位先生移步側(cè)亭,開始閱文!”
婉如一邊微微俯身表示謝意,一邊示意下人將衙內(nèi)張豪的文章呈上前來。
就在三位名家在側(cè)亭之中聚首品評的時候,在座諸多的青年才俊一一止筆,將自己的策論遞上前去。
“嗯,不錯!這一篇策論深得我心啊!”北宋的成親王宋遠指著眼前的一片紙稿說道:“王兄、墨兄,請看此文!”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君臣守職,百官有常,……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jīng)也。”
成親王一邊大聲誦讀,一邊拍手稱贊。
“嗯!此文的觀點應(yīng)該是‘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甚是合乎法家之言!”大儒王明陽同樣頷首贊嘆。
“何人所作?”翰林墨羽嘆問道。
“我來看看……此文乃是渤海劉氏嫡系子弟劉風所作!”成親王翻看了一下文章落款之處的名號。
“早就聽聞渤海劉氏為書香門第,四世翰林、家學淵源,果然是名不虛傳啊!”墨羽嘆頷首微笑。
“來來來,再賞此文……”成親王又拿起了一篇文章。
“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彼將聽唱而應(yīng),視儀而動。”
“咝……此文大佳!”大儒王明陽嘆道:“文中將‘禮治’分析的透徹無疑!君與民的關(guān)系,既是‘儀’與‘景’的關(guān)系,‘盤’與‘水’的關(guān)系,同樣是‘原’與‘流’的關(guān)系,‘唱’與‘應(yīng)’的關(guān)系!”
“江山備有人才出!沒想到這次文會居然會發(fā)現(xiàn)如此棟梁!”翰林墨羽嘆看著其他兩人說道:“如是殿試,憑借此文當可登科!”
在隨后的評文過程之中,同樣有不少錦繡文章令三位當世大家動容,但更多的卻是讓其不屑一顧。
良久,大儒王明陽感慨道:“雖然文有高低,但不得不說宋國后繼有人啊……”
“王兄此言倒是中肯!”翰林墨羽嘆撫須說:“不過這次文會的范圍還是小了一些,只不過是渤海一府之地!否則,會看到更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
“還有沒有文章了?”成親王向管家詢問:“如果沒有的話,我們?nèi)齻€老家伙可就要宣布結(jié)果了!”
管家剛要回答,策論的時間已經(jīng)截止。一個孩童的聲音傳來過來:“還有,我家公子剛剛寫完……”
就見一個小臉紅撲撲的男孩兒,手捧著一張滿是字跡的宣紙跑了過來。
“諸位大人,這是我家公子的文章!寫的很好……”
大儒王明陽呵呵一笑,“來!讓老夫看一看!”
說著,他接過小唯呈上的文章審閱了起來。
“啊呀!”
隨之王明陽剛一過目,便發(fā)出驚呼之聲!這十分不符一個大儒的風范……
“王兄,你這是……?”成親王與翰林墨羽嘆十分詫異。
“不看文章內(nèi)容,但是這書寫的字跡……已經(jīng)可以稱得上是書法宗師了!”
王明陽癡癡地看著這篇策論,不由自主地用手在空中虛畫,竟然當場臨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