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葉辰陷入糾結中之時,姜夜已經重新站上了舞臺,高聲宣布起進入下一輪的名單了。
低下眾人緊張的傾聽著,每念到一個名字,便有一陣轟然叫好之聲,而被念到名字的人表情各自不一,周圍眾人則是一副勉強的恭維了一句,心思卻都掛在那被姜夜拿在手中的名單上,當最后一個名字念完,眾人才收回心思。
隨后,進入下一輪的人開始有意無意炫耀著,而落榜的人則無心有意的恭維著,整個場面議論紛紛,好不熱鬧。
葉辰這邊,陶望三不出意外的進入下一輪,而葉辰也出乎自己意料的進入下一輪,對這樣的結果,田道士顯得十分興奮,因為這樣就代表著勝利的機會多了一籌。
三人相互慶祝了一下,好好暢飲了一番,坐等下一部分的比試。
時間并不長,很快眾人的心情都平復了下來,而姜夜也再次走上舞臺,直接宣布第二部分的比試。
第二部分是‘詩詞’部分,要求進入這一輪的人以‘元宵’為題作詩或詞一首,時間同樣是一炷香為限。
姜夜剛宣布完,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動起筆來。這些人里,有人一副自信滿滿,下筆如有神,有人猶豫不決,提筆難下。
陶望三略一思襯便快速在紙上疾筆書寫了起來,而葉辰則有些苦惱的在腦海找尋關于元宵的詩句,既然幸運過了第一關,葉辰當然也想認真對待,看能不能獲得所謂‘獎品’,畢竟現在他也正物色兌換一些珍貴物品帶回華夏換錢。若這‘獎品’不錯,自己就能考慮兌換回去了,而且他現在身上從別人那里‘劫富濟貧’過來的銀兩也快花光了,這獎金肯定要爭取一下。
想到這里,葉辰有些吐槽‘仙俠空間’的兌換規則,非得要兌換的物品,必須是在任務世界已經取得,若不屬于自己的,則無法兌換的。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一旁閑著無事的田道士緊緊盯著在陶望三筆下慢慢浮現的詩句,一字一字吟讀出來。
一首詩完,陶望三心滿意足的扶袖擱筆,滿意的看著這首詩,一旁的田道士雖然字寫得丑,但肚子也有點墨水,一讀完此詩,便感覺這詩當屬于上層,于是不由開心的贊嘆了幾句。
而一旁的葉辰還在認認真真寫著他的詩詞,一筆一劃,寫得頗為費勁,當一炷香燃盡,他才剛好將詩詞寫完,匆匆將詩詞交給旁邊的侍女,葉辰長長呼出一口氣,心底感嘆這寫字還真是一件耗力耗時的事。
“葉兄,寫得怎樣?”陶望三見葉辰寫字費力還以為他緊張,故而剛才也不敢瞅他所寫的詩詞,怕引得他更緊張。
“哈哈,涂鴉一首,還行吧。”葉辰有點不自信笑了笑,雖然自己寫得是在華夏聞名遐邇地詩詞,但在這里的效應如何還未能下結論。
“葉兄過謙了!”陶望三輕輕搖頭,客套了一句。
“嘿,好了,雖然我田道士不輕易服人,但這些文人玩意,我還真要服了你們兩人。不過你們能夠取得名次,拿了獎金別忘了答應我的事。”田道士猥瑣的看著兩人,一副財迷的模樣。
葉辰納悶看向田道士,自己似乎沒有答應過他這事吧?
倒是一旁的陶望三哈哈一笑,拍著田道士的肩膀道,“你放心,我陶望三不會少了你的好處。”
聽陶望三自信而豪爽的話語,似乎獎品已入囊中,讓葉辰也頗受影響,接著笑道,“那就祝我們旗開得勝吧!”
說著,三人舉杯相賀,幾番交談,田道士也放下對葉辰的芥蒂,,三人之間的距離就親近了不少,儼然像是多年好友,這就是男人之間的交流方式,不似女人那般溫婉而需要時間的沉淀。
這邊說說笑笑,那邊姜侍郎幾人再次評議起那些詩詞,這次看得姜侍郎直搖頭,臉色越發變得難看,幾十首詩詞下來居然沒有一首入得法眼。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好詩,好詩。”文狀元拿著詩稿輕吟,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嗯,老夫瞧瞧,當得文狀元如此稱贊,想來此詩當有過人之處。”姜侍郎聽到文狀元的稱贊,臉色頓時由陰轉晴,臉上有光。
接過文狀元遞過來的詩稿,姜侍郎看著詩句,滿意的點頭道,“不錯,不錯,確實是好詩,特別是后面的“誰家”與“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容實在太多,竟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余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姜侍郎大才,見解獨到,恰到好處,讓小生敬佩!”文狀元聽得心悅臣服,悄悄拍了個馬屁。
笑意盈盈地姜侍郎突然臉色一滯,卻是看到詩后面的署名居然是‘陶望三’。對于此人,姜侍郎談不上多少好感,甚至有些厭惡,認為他是一心攀附權貴的小人,如今看來陶望三確實有些本領,但卻還是無法動搖在姜侍郎心中的形象。
“詩是不錯,但此人人品卻有待商酌。”姜侍郎沉聲放下手頭的詩稿,顯得有些郁悶。
“爹爹,你這是對陶公子有偏見。”一旁的姜芊芊瞥眼看到詩稿上的署名,頓時眉開眼笑,但一聽姜侍郎的評論,便離開不滿的嘟囔起來了。
看了看姜芊芊,姜侍郎無奈的搖頭轉道,“這詩就先按下,我們接著看吧。”
“小女子都是挺好奇之前寫得一手新奇字體之人的詩詞。”這時,一旁的陸雙雙輕輕放下一張詩稿,突然出聲道。
“嗯,經陸大家一說,老婦也頗為感趣了,他叫......葉辰吧?”說著,姜侍郎也頗為感趣沖旁邊的侍女吩咐道,“你先將那名喚葉辰的詩稿取出予我看看。”
很快,侍女就將葉辰的詩稿遞給姜老爺。輕輕瀏覽著詩句,姜侍郎臉色一變,雙目放光猶如見到了什么稀世珍寶,口中嘖嘖有詞喃道,“妙,妙,妙,好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聽姜侍郎如此神態,陸雙雙更加好奇道,“究竟是怎樣的詩句才能讓姜老爺如此動容呢?”
深深吐出一口濁氣,姜侍郎目光激動嘆道,“此詞一出,‘元宵’一題,何人敢作。”
說著,姜侍郎并沒有再進行過多品論,而是將詩稿交予侍女,吩咐她遞給陸雙雙。其他幾人早就被姜侍郎的評論勾起了興趣,紛紛看向陸雙雙。
矜持輕笑,陸雙雙緩緩打開詩稿,聲若黃鶯,輕吟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隨著陸雙雙漸讀漸遠,在眾人腦海里不由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那是一個繁華的元宵佳節,燈火通明,街上麗人雙雙,一位年輕男子在人群里遍尋著什么,當他已經絕望之時,眼角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他終于看見了她,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
短短幾句話,似有千言萬語道出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
聽完此詞,眾人紛紛感概與贊嘆了一番,也終于明白姜侍郎為何不多作評論,卻是此詞已超出一般好詞,已經能夠名垂千古了,以姜侍郎的才學不敢妄作評論,以免日后惹來非議。這時,眾人心底對于葉辰此人更加刮目相看,十分期待起來。隨后看著接下來詩詞簡直難以入目,勉強挑了幾篇還可以的詩詞,眾人便將進入第三部分‘議題’的人選確定了下來。
很快姜夜就拿著名單上舞臺宣布了進入最后一部分的人選。這次只有三人進入最后一輪,分別是‘陶望三’、葉辰及一個叫‘王越’的老儒生。
宣布完名單,姜夜接著道,“恭喜這三位才俊進入我們最后一輪的‘議題’,有請三位到舞臺上,這次‘議題’將由我們大商皇朝十大英杰才女之一的‘妙笛仙子’命題。請各位拭目以待。”
“哇,妙笛仙子親自命題?”
姜夜話落,低下眾人紛紛議論紛紛,要知道‘妙笛仙子’的地位何等高貴,眾人心底都知道此次她能夠受邀來參加此次詩會完全是沖著姜侍郎的姐姐,也就是陳國王后的面子而來的,演奏一曲已經十分難得,若是親自為詩會名題,那么這次若有人表現出色,則勢必會被‘妙笛仙子’看上,都是一句話就能讓其平步青云了。這讓本來有些因落榜而情緒低落的人也紛紛感興趣的看向舞臺,紛紛猜想,這‘妙笛仙子’會出什么題呢?
葉辰這邊,田道士一聽葉辰和陶望三都進入了前三,明顯穩拿獎金,不由開心得拍手樂道,“靠,看不出你們兩個還真的是滿腹才華,這些道士我有福了。”
“葉兄果然大才啊!”陶望三也是敬佩的看向葉辰,本來還以為葉辰有些才智,卻不想是一位滿腹才華的真才子,想到這里,陶望三心里暗慶自己果然有識人之明。
“陶兄過譽了,這只是運氣而已。”葉辰心虛的擺手道。
“好啦,你們倆別恭維了,快去舞臺上吧,那個老家伙已經上去了。”田道士眼見那老儒生站上了講臺,便催促著葉辰兩人。
葉辰跟陶望三對視一笑,便跟田道士道了一聲,兩人并肩下樓去,慢慢走上了舞臺。
待三人都站好,姜夜才緩緩打開之前陸雙雙已經擬好的題目。
看著手上的題目,姜夜臉色微微一變,顯得十分異樣,這讓一旁的三人心里咯噔一下。
微微吞了吞口水,姜夜才緩緩看向眾人,高聲道,“此次‘議題’的題目是‘論妖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