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對其一些小常識小知識大家和怒怒一起看看哈偶也剛知道原來端午是紀念五個人的哇還有那個下面的【端午節諺語】大家看看哈,很可愛的喲
【端午節一共曾紀念5個人】
不過,關于端午起源說的爭議一直都沒有停息過。著名學者聞一多經過詳盡考證,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古代南方吳越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春秋末期,以吳地為中心,將祭伍子胥活動與原有習俗結合起來。
蘇州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戈春源說,加上伍子胥,中國的端午一共曾紀念5個人:東漢的曹蛾被后人以孝女銘記;廣西的陳臨因愛戴黎民百姓,當地人民為紀念他而過端午節;越王勾踐也最早提出以劃龍舟來操練水兵;再有就是屈原,他是聯合國確認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因為千年來,屈原名氣太大,人們漸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蘇州應是端午節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賦予端午節紀念意義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兩者要相差二百年左右”,戈春源說,戈教授認為,龍舟競渡起源于紀念伍子胥,他的主要依據是,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上說,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濤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謂的“伍君”便是伍子胥。
可是湖南汨羅市也在爭取申報端午項目,該市文化局副局長徐蔚明強調說:“端午最早起源于蘇州,并不意味著申遺勝算就最大。屈原的影響深遠不可忽略,后者作為第一個世界文化名人,把這個民族節日獻給屈原是歷史的選擇,是應學者強烈的呼應,也代表著人民的心聲。”
徐蔚明同時還兼任屈原祠的館長,據他介紹,根據《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目前“屈原故里端午習俗”(湖北省秭歸縣)、“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湖南省汨羅市)和“蘇州端午習俗”(江蘇省蘇州市)都進入了該名單。
【端午節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棕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國外端午節】日本的端午節
日本的端午節又稱兒童節,是男孩子的節日。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豎起鯉魚旗,吃粽子和柏葉餅來祝賀。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望子成龍”的意思。從下面看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很像在水中健壯地游。另外,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將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說到避邪,還有著這么一段傳說:從前,有個叫平舒王的君主,誅殺了一個不忠之臣,這個奸臣死后化為一條毒蛇,不斷害人。有個有智謀的大臣,頭戴紅色的蛇頭,身上灑滿菖蒲酒與之激戰,最終制服了毒蛇。從此,在端午節時,插菖蒲、熏艾葉、喝菖蒲酒,就流傳開來,成為傳統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端午的習慣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以后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到現在,與中國的意義大不相同了。中國是在陰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為紀念屈原而吃粽子和舉行賽龍舟活動的;在日本,主要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菖蒲因為葉子的形狀像劍,被用來避邪的。其實依我看,菖蒲是中藥,能夠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因此日本端午節又漸漸地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至于為什么端午節定在5月5日,或許是從中國傳過來變了樣也未可知。雖說中日兩國的端午節意義已不相同了,但中日兩國的文化還是源遠流長。就說端午節吧,中國有插艾蒿避邪風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說;中國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日本有掛鯉魚旗的風俗。
韓國江陵端午祭
韓國江陵端午祭久負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間,來自韓國和世界各地的觀光者達百萬人之多。江陵市使這一民間節日成為了它文化的標志,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
【端午節諺語】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江浙)
端午(五)請菩薩,端六發烏賊。(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端午節歇后語
端午節賣月歷———-過時了
癩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端午節的黃魚——-在盛市上
————————————
那個啥今天是難得的假日很難得很難得所以偶不更了偶要玩偶要玩大玩特玩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