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心暈倒在了病房中。以前軍訓的時候,看到班級的男孩子暈倒還挺羨慕,想嘗試一下暈倒的感覺,原來暈倒沒有感覺,就像睡覺一樣,只要不失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著的,暈倒也是一樣,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暈倒的,就一下子倒在了地上或者其他地方,只有你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轉移了地方。可心醒來的時候在自己的臥室中,看著身上粉紅色的被子,窗戶上天藍色的窗簾,還沒有反應過來。呆坐了一會兒,可心穿上拖鞋走出了臥室,只看見小客廳的墻上掛著大大的黑白照片,暖氣片的做裝飾臺上擺滿了白的、黃的菊花,上面還放著一個古銅色的盒子,就像電視里看到的一樣,那就是爸爸的骨灰盒嗎。可心搖搖晃晃的走過去,踮起腳尖把骨灰盒抱在懷里,雖然答應過爸爸,要堅強,可是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流了下來,一滴一滴的灑在了骨灰盒上,看到可心這樣,奶奶紅腫的眼睛也跟著哭了起來。爸爸十月一日去世,入殮后,骨灰盒在家安置五日,媽媽已經通過親朋好友七日下葬,上午9:00在墓地做最后的道別儀式。可心知道爸爸在家只要5天的時間了,她是那么的舍不得。晚上,奶奶怕可心的身子撐不住,讓她回臥室休息,可心不肯,只是抱著爸爸的骨灰盒不撒手,奶奶沒有辦法,值得讓可心抱著骨灰盒回了臥室。
可心把骨灰盒放在枕頭一側,額頭緊緊地靠在骨灰盒上,一只手緊緊地抱著,好像它隨時會被被人搶走一樣。此時,可心沒有一絲睡意,意志卻變得越來越清晰。聽奶奶說,自己可口說話叫的第一聲是“爸爸”;奶奶說,自己生下來時,身體不好,在保溫箱里呆了差不多一個月,在那一個月里,爸爸出來照顧媽媽,就一直守在育嬰房房,即使自己睡著了,爸爸都看的津津有味,就連自己翻個身,吐個泡泡,爸爸都能看出每次有什么不一樣來。好不容易出了保溫箱,可是在一周歲之前,還是三天兩頭的進醫院,胳膊打的沒法扎針,就扎腳,腳也沒法扎了,就扎頭。小孩子不老實,總是骨針,可心哭的哇哇的,爸爸也跟著哭,醫生實在沒辦法了,只能把爸爸轟出來醫務室。扎頭的時候,為了能讓自己睡個好覺,爸爸整晚整晚不睡覺,一抱就是兩三個時辰,看著爸爸抱的胳膊都酸了,奶奶想接過來,爸爸怕把自己驚醒,愣是一個人抱著,直到點滴打完為止。
白色沒有成為可心的噩夢,卻在爸爸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出院后,爸爸便將家中一切帶有白色色彩的物品都出來掉了。爸爸養成了愛看天氣預報的習慣,而且是每天必看,隨時注意天氣變化,照顧可心添減衣物,注意營養搭配,爸爸堅持病從口入,杜絕可心吃任何的垃圾食品和路邊貨,不知道是爸爸照顧的好,還是小時候針打多了,身體里有了抗體,可心一周歲后基本上在沒有生病過,偶爾有次小感冒或者發燒,吃點藥就會沒事,可是每次爸爸都會變得很焦慮、很擔心。也許他是真的害怕了,再也不想重復小時候女兒掛點滴的場景了吧。可是,爸爸卻將永遠也不知道,當可心看到他躺在手術室的時候,可心又是多么的害怕,就像小時候爸爸擔心可心一樣。在可心還沒有記憶的時候,爸爸就已經占據了可心的世界,等可心有了記憶,整個世界里也全是爸爸。可心從來都是問爸爸:“明天會怎么樣”,從來沒有回憶過昨天發生過什么,可是此時可心躺在床上,以前發生的片段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是那么的急迫,那么的清晰。
記得小時候坐在爸爸的肩頭,抱著爸爸的頭,爸爸帶著她飛奔時的感覺;記得爸爸教她背的第一首唐詩唐詩,教她說的第一句英語,教她拿筷子;記得爸爸每天在幼稚園門口等她放學時的樣子;記得幼稚園時,六一兒童比賽,同學們有一個大合唱,可心語音不全,但是聲音洪亮,爸爸拿著相機在下面不停的拍,還自豪的對身邊其她同學的爸爸媽媽說:“看,那個聲音最洪亮,唱的最好的是我的女兒。”節目結束后,可心告訴爸爸不是自己唱的好,而是其她同學音帶的好,爸爸依舊笑著說:“可是,我就是覺得我女兒唱的最好。”那是可心第一次對這個女兒控的爸爸露出一種無奈和你沒救了的表情,當時爸爸笑的更開心了。記得每一年的六一兒童節,舉行的“萌寶-老爸親子活動”中,可心和爸爸都能拿到最后的大獎,不論是體力比賽,猜成語,還是真心話大冒險,可心和爸爸都能勝出。可心曾經問過爸爸,為什么題目這么簡單,為什么每次都是和爸爸做游戲而不是和媽媽做游戲,當時爸爸說:“在每一個孩子心中,爸爸才是永遠的英雄,所以學校才讓爸爸和孩子們做游戲。”后來,可心才漸漸明白,不是爸爸是孩子心中的英雄,而是其他孩子的爸爸們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他們玩,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所以學校才會再兒童節這一天,創造機會給孩子們,讓爸爸陪伴他們。記得上小學時,要自己走路去上學,可心很害怕,爸爸說:“可心放心,爸爸在后面看著你,直到你進來校門口,爸爸才會離開。”可是,每一次可心回頭,爸爸都會在離可心不到5米的距離,那時候爸爸也是不放心的吧;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其中有一次學校要求寫自己的一個親人時,可心寫的是“我的爸爸”,當爸爸看到時,激動地說:“小甜心,爸爸有你寫的這么好嗎”,已經忘記當時自己是怎么回答的了,如果此時讓可心在回答一次,可心一定會說:“你比我寫的還要好,爸爸我愛你。”;記得爸爸幫她整理的錯題,爸爸說:“做錯了不要緊,人可以再一再二,只要不再三再四就好。”;記得爸爸不忍心可心作業負擔太重,幫可心抄作業的情景,當時可心還笑話爸爸說:“爸爸,這是為人師表的態度嗎。”
可心依然記得爸爸把她送到實驗中學門口時的場景,也記得爸爸前兩天和跟她說,要帶她和媽媽去海南旅游,去看童話中的小矮人,可是爸爸說話不算話,她騙了自己,沒有信守承諾,這是爸爸第一次失信于可心,也是最后一次。爸爸帶給了可心太多的第一次,他在可心的生活中占據著最最重要的位置,不可或缺;想空氣一樣填滿了可心的世界,無處不在。爸爸的突然離世,讓可心無所適從,無法呼吸,爸爸讓自己堅強,可是眼淚總是不受控制的留下來。只要一想起爸爸,心口就像缺了什么,撕扯般的疼痛,痛徹心扉。爸爸在家的五天里,因為爸爸媽媽兩邊都沒有什么親戚,所以來家里吊唁的只是一些街坊鄰里和學校的老師們,爸爸學校的領導在幾個老師的陪同下,也來看望了一下家里,帶來了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一筆慰問金。媽媽感謝了一下,并告知他們爸爸下葬的日期,學校領導和老師保證說道“一定會去送爸爸最后一程”,最后叮囑媽媽和奶奶要保重身體,然后就離開了。十月七日,轉眼就到了,可心在不想爸爸離開,爸爸還是下葬了,就葬在爺爺的旁邊,奶奶說“那是她留給自己的地方,卻沒有想到爸爸會先她一步離開,讓白發人送了黑發人,先一步跟爺爺團聚了。”奶奶還說:“周五早上,爸爸走的時候,還跟奶奶說,中午會早早接著心兒回家,還說奶奶這兩天腿腳不好,不要做家務,等他回來做。”奶奶那天真的沒有做家務,可是爸爸也再也沒有回來。那天天空有些陰沉,像人的心情一樣,一場預料之中的大雨沒有來,陰沉沉的天氣卻久久的留著了可心的心里。可心最后撫摸了一下爸爸的墓碑,輕輕的對爸爸說:“爸爸,我會每天都來看你的,你不會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