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走了,寒假也結束了,可心又返回了校園。下學期的課程也開始了,這一學期新增了幾何課程,幾何老師個子高高的,瘦瘦的,臉有些尖,長相比較大眾化,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因此一時之間也沒有特別適合的綽號送給他,所以同學們便一直陳老師成老師的叫著。隨著課程的一步步深入,大家也就明白了,幾何課程主要是鍛煉大家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習題遵循統一的套路,便是一個角等于另一個角,讓你證明另外一個角也等于這個角。因此,幾何老師因為他所教授的課業而得了一個特殊的綽號“三角”。三角老師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也許是因為他深深熱愛著他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吧,每次給同學們講解完一道幾何習題,他總是笑得很欣慰,像是完成了一件構思多年的藝術品;也總是很亢奮,像抗戰時期打了勝仗,把五星紅旗插到了敵人的陣營中,那么的激動,興奮。所以,每次上幾何課,看到三角老師那張變幻多姿的大眾臉,可心變覺得老天很公平,一張平凡的臉,老天卻賦予了它那么多的表情,真有意思。可是,可心、麗麗、阿瓊、方言四人當面對幾何習題的時候,就顯得那么的沒意思了。每次做題,四人總是感覺無從下手,毫無頭緒。幾何成績也不用說,更是糟糕透頂,不及格的情況時有發生。因為幾何成績,生生將名列前茅的成績拉下了一大截。可心等四人,看到幾何就頭疼,三角老師見到她們四人更是無可奈何,看到四人認真上課,刻苦做練習,可是一考試就糟糕。幾何老師也無語的送了她們一個“四人邦”的外號,希望她們有一天能夠從內部瓦解、粉碎。直到有一次模擬考試,三角老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結果便是要對她們實行體罰。原因很簡單,考試前一節課,老師剛講完一道習題,是這么出的“A角=B角=45°,證明C角=B角。”考試試題是這么出的“A角=B角=45°,證明C角=45°”結果四人全軍覆沒。
可心對于已經受到的疼痛還可以忍受,可是對于知道的,即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疼痛會在心底無限放大數萬倍,老師的教鞭還沒有落在她的手上,她已經開始疼痛了。不知道老師是不是故意的,把她接受懲罰的次序排在了最后,聽到教鞭啪啪敲在桌子上的聲音,老師是那么的用力;看到麗麗等人受到體罰后,肩膀一抽一抽的,可心想一定很疼吧,她們三人是在哭泣吧。終于輪到可心了,可心乖乖的把手放在桌子上,不忍心的閉上了眼睛,只聽到啪啪的聲音,可是可心一直沒有感覺疼痛,可心于是大著膽子輕輕的睜開了眼,看了一眼打在手上的教鞭,這一看才發現了這其中蘊含著的玄機,教鞭的一頭有一處拐角,當教鞭敲在桌子上的時候,教鞭的拐角處會先接觸桌面,發出啪啪的聲音,教鞭卻不會打在桌面上,也就不會打在學生的手上,所以可心才不會感覺疼痛,可心在抬頭看向麗麗等人,才發現原先她們一抽一抽的,不是因為疼痛,而是讓笑給憋得。四人相互凝視了一眼,順便看了一眼仍舊出于憤怒中的老師,才感覺老師的用心良苦,于是四人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下次考試一定不辜負老師的厚望,把幾何成績提上了。之后,四人便陷在了各種幾何試題的水深火熱中,當她們絕望厭倦時,便相互鼓勵,她們也找到幾何成績突出的同學幫忙輔導,不知道是不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還是她們對幾何開了竅,在初一級最后的期末考試中,四人幾何成績雖然不算突出,但也算是良好,再也沒有因為幾何成績而影響整體的名次。最后,幾何老師對著四人不自覺的感慨道:“看來,體罰還是有必要的嘛。”這讓可心想起了一個笑話,說一老板看到人心渙散的員工,便帶著他的員工到樓下花園轉轉,看到一群螞蟻正在搬運食物,它們井然有序、配合默契、毫無怨言。員工們感覺的老板的良苦用心,不禁心生愧疚。這時候老板忽然一腳把那些螞蟻都踩死了,然后對員工說:“看,我踩死它們,就像踩死你們一樣容易。”幾何老師和那老板的做法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啊。
媽媽離開后,有空就回來看可心,沒空總是會打電話給可心聯絡感情。可心對媽媽又有了新的認識,媽媽給可心將學校的趣事。媽媽班上有一個喜歡看武俠小說的男孩子,被其他老師抓到過多次,但扔死性不改,某一天上課時,也被媽媽逮到了。看到那個男孩子正在看“射雕英雄傳”,看到老頑童騎鯊遨游那一章,看的正起勁。媽媽不動聲色的站在了他旁邊,等他看完,媽媽基本上一字不差的把他剛看完的一章完整的背了出來,還順便給他講解了這一章中所蘊含的知識,告訴他愛讀書是個好興趣,但是要看到其中真正的內涵,不要只看熱鬧。后來,那個男孩子仍然愛看武俠,只是再也沒有在課堂上看過。還有一個女孩子愛看言情小說,雖然不在課堂上看,但是卻很容易的投入到故事情節中,把自己定義成故事中的女主角。媽媽便給她背了一段席夢榮的“一棵開花的樹”:如果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你終于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女孩聽了之后,發現自己看的小說簡直就是浮云,毅然舍棄了。還有一個喜歡玩游戲的男孩子,媽媽不是萬能的,打不了游戲。于是媽媽便找了班里一個游戲級別比較高的同學,讓他倆切磋一下,高手看到那個玩“征途”,需要靠打怪來升級的男生,直接說一句:“級別太低,降低了我的格調。”瞬間把對方比成了渣渣。以后那個男孩子再也沒有玩過“征途”。對于上課愛打瞌睡的同學,媽媽教育起來更是得心應手,經常點名起來回答問題就可以了。媽媽會根據學生的性格,具體違紀情況一一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希望在高三這個關鍵的時刻,每一同學都不要掉隊。媽媽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得到了同學們和老師們的一致認可,“于媽媽”的稱呼在桃園中學開始傳開,媽媽又被評為“優秀教師”,而且,媽媽所帶的班級在高考中也取得了讓人驕傲的成績,是整個高三部本科院校錄取了最高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