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四項,右四項,燕王和皇帝不反目成仇也難,京城,乃至整個大魏多少都會卷入這一場風波,耗損的財力物力人力都是國力!
國弱則鄰國強!
這個過程南宮遲只要完美殺了太子就好。這是傲心根據談話中的蛛絲馬跡得出來的,倒也七七八八,但擾亂大魏并未結束。
他們這次談話內容主要任務是輔助嫡皇叔吳王逆反!
嫡皇叔早有不成之心,可惜力量不足,拉了本族宗親還不算,還將心思打到了國外。這個國外當然就是南邊的浮熬王,北邊的南宮遲!他允諾他日能成大事,則北邊十九城歸北,南邊是九城歸南!
浮熬王,南宮遲“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并不經意間表示,讓燕王皇帝兩敗俱傷后再攻京城最好。如果皇帝勝了,燕王被禁,就偷偷殺了燕王,然后將“傷害慕容嫡血脈,殺害胞姐,殘暴昏君”的帽子扣在皇帝頭上,然后以嫡皇叔的身份掀起正義之師,討伐暴君昏主。
如果燕王勝了,皇帝被禁,那更好辦,亙古的理由“清君側”!燕王是嫡長血脈,更是大魏的臣子,謀逆之臣人人得而誅之。最后燕王將敗,心懷怨憤殺了皇帝,皇叔撼哭,殺了燕王以為祖宗在天之靈!豈不面子里子都有了?
而在吳王興起正義之師時,北烈,南夷同時出兵,分散皇帝、燕王嫡系軍隊,吳王之舉難有不成功之理。
吳王聽到這樣一說哪能不心花怒放?雖然懷疑兩國用心,不過十九城啊,想到這個令他肉疼的數目,什么懷疑都沒有了,利益交換各取所需而已。
這個過程不過打了一場阻力不大的仗還可以順勢撈到兵權,末了還占了大魏要害城市,順便讓吳王幫忙挑撥一帝一王的感情,怎么都是穩賺不賠!
傲心全身發冷,努力的做著木頭人,她是穿越黨,可是慕容氏大魏養了她十四年,給了她權力地位,她如何不對其有感情,更何況是唇亡齒寒,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小白,不南宮遲和她是敵人!不管他們之間幾分真幾分假,他們之間的立場不同!
至于司,他聽到的和傲心一樣,可沒有那份政治敏感,之前也沒刻意收集這方面得資料,覺不出到么多道道,不過也能聽出這是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損耗小收效大的計謀。南宮遲不愧北烈第一謀士,浮熬王也不負戰神之名。自己比之確實差了。
再看看傲心那可清冷的眸子,司一愣,隨即釋然,不管她選擇什么他都跟,這兩個人算是人中龍鳳了,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知道傲心在這里聽到了他們的計劃,雖然連環計已經開始,不知道會因為傲心有多大的變化。
談擾亂大魏的時候,地上兩人意見甚是統一,可談到傲心的時候,卻有了歧義。
原計劃是這樣的,入住王府的小白和傲心生米煮成熟飯,立了名分,然后再恢復三殿下的身份。理由好找,比如防止追殺躲入青樓什么的。既然是北烈實打實的皇子,就算落難也不會做側夫,最不濟也是平夫,如果拖死和慕容司的婚事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正夫。
到時候找個人在皇帝面前嘀咕,北烈已經知道三殿下被害,身邊子嗣凋零,思念愛子,皇帝大可以做個順水人情改換質子,慕容傲心跟著去北烈也合情合理。燕王再厲害沒了繼承人也翻不起浪!所以皇帝會同意。
至于婚事,燕王相反對也沒得反,畢竟生米煮成熟飯,人還是傲心自己買的,總不能讓人家皇子做小吧。好歹是質子,十年換一次,女兒還在身邊,實在不行就做一輩子的質子。與皇帝斗得正歡的燕王也沒精力反對,等她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等到吳王篡權,燕王皇帝太子都死了,第一順位不是別人,正是慕容傲心!那時將吳王做過的事都露出來,南宮遲,浮熬王必然有不少確確實實的證據:離間挑撥燕王皇帝,居心叵測,戰火禍民,里通外國,篡位奪權等一樁樁事都足夠讓第一繼承人慕容傲心北烈借兵為母為舅為兄報仇!
當然里通外國的對象自然不是南宮遲和浮熬王,是北烈某個倒霉皇子或者皇帝和浮熬王的兄長,那時應該已經死了的南夷皇。
不是不想吞下大魏,只是大魏畢竟是老牌帝國,除了國家軍隊還有很多隱藏力量,要一口一口才能吃下。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有慕容傲心稱帝,作為這場較量的緩和點。
慕容傲心稱帝,丈夫南宮遲名正言順的總攬大權,而她只需要做傀儡,做最高貴的裝飾就可以。至于北烈和南夷可以從大魏掏出多少好處,各憑本事。
等到大魏掏空的差不多了,這兩人就可以用大魏的供給滅了大魏,隔江而治。
可計劃只是計劃,抵不過變化。浮熬王看到情鎖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生米煮成熟飯”的速度要加快了,所以告知了南宮遲。浮熬王不是不想自己娶了慕容傲心,但是他打不過,如果不能在武力上有絕對優勢,那么傲心很難做傀儡。
當然他也試過,比如菩提夢境,可是傲心的毅力實在強,即使中了劇毒以后。導致他覺得她實在難以駕馭不如殺了好。
“這女人的意志很強,你真的可以掌控?”浮熬王固然擔心,這種女人不是那么容易投降的,如果她假意投降,然后離間二人之間的聯盟怎么辦?
如果手足親姐弟都會自相殘殺,更何況利益組合。
南宮遲似乎看出了浮熬王的猶豫,便笑道:“你可知天下最厲害的毒藥是什么?”
浮熬王凝起眉頭,有些沒耐心,他不喜歡南宮遲這般說話還拐幾個彎的。
“愛寵、捧殺,皆是人之最愛,卻是蝕骨奪魂的毒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