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宴很快就準備妥當,隨著南華帝和燕太后等皇宮里的主人入席,男女賓客也很快被安排入席。
燕太后喜歡孫由由,這樣的宴席自然是讓孫由由坐在她的身邊,而燕太后的另一邊自然就是老太妃了。
原本輪身份地位孫由由坐的那個位置應該是夏侯皇后坐的才對,只可惜燕太后不喜歡夏侯皇后,便以夏侯皇后是后宮之主理應負責招呼那些貴婦命婦為理由把夏侯皇后給打發了。夏侯皇后心里也不樂意和燕太后同桌用膳,干脆就以她為首另外安排了幾桌,里面坐的有幾個身份不低的命婦,更多的是后宮的妃嬪。
至于那些達官貴人家的千金小姐,還有宮里的公主們,還郡王府上的郡主,人數加起來約莫有三十來個,分別安排了三桌,由靜妍公主作陪。
這里的一桌都是能坐不下十個人的大桌,如此一來,男女賓客兩邊加起來將近二十桌。雖說宴席分了男女賓客區,也不過就是隔了個表演的舞臺而已,南華帝那一桌和燕太后這一桌就在舞臺的前面,更是離得很近,抬頭就能說上話,有時候南華帝和大臣們聊天興致來了,還會扭頭跟旁桌的燕太后說上兩句,有說有笑的,氣氛很是熱鬧活躍。
午宴剛開始沒一會兒,就有事先安排的伶人登臺表演,有樂曲演奏的,有表演舞蹈的,也有玩雜耍的。都是提前就做好準備的,因此表演都很是精彩,贏得了賓客們無數的掌聲。
午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不知是誰提議機會難得,要讓各家的千金小姐,包括公主郡主,那些年輕的妃嬪也登臺獻藝,各自拿出自己最絕的一項才藝給大家助興。南華帝和夏侯皇后對此提議都很是贊成。
南華帝更是豪爽地承諾道:“朕的女兒和侄女們,朕就不說她們了。難得小姐們如此興致,也有那個膽量,朕為表示對她們的支持,決定拿出自己的小金庫黃金五百兩作為獎賞,才藝最為出眾的前幾名都會有賞。”
夏侯皇后聞言也點頭附和:“皇上說得極是,既然皇上都大方從自己的小金庫拿出黃金五百兩,本宮作為一國之母也不能小氣了。事先沒有準備,只好把頭上這本宮最為喜愛的南珠金步搖拿出來作為給第一名的賞賜。另外再添上一對羊脂暖玉翡翠鐲。”
夏侯皇后笑容可掬地說道,話音落當場就把頭上的珍珠步搖給卸了下來,遂又從手腕上褪下一對翡翠玉鐲放到一邊宮女手中捧著的玉盤上。
后宮其他妃嬪見了也紛紛拿出一兩件珠寶首飾:“皇上和皇后都有所表示了,臣妾等要是不隨勢添上一兩件,只怕也要被人笑話小氣了的。”
一輪下來那玉盤上的珠寶首飾倒是堆得跟小山一樣高,都說是要給第一名的賞賜。
燕太后對此興致乏乏,不過倒也沒有反對,還順勢從手腕上褪下一串金絲蜜蠟珠子:“既然大家興致如此高昂,哀家也不能掃大家的興不是?來,艾公公,幫哀家把這串珠子也放到那玉盤里,算是哀家的一點小心意了。”
艾公公有些意外燕太后的舉動,太后怎么舍得?這蜜蠟珠子可是費了很大一番功夫才得到的啊!就這樣當做獎賞就送了出去,會不會有些太過大手筆了?
不過那么多人的場合艾公公到底還是什么也沒說,接過珠子果真放到那玉盤中去了。
燕太后的這串蜜蠟珠子剛剛放到那堆飾品里頭,立刻就引起了妃嬪們的注意。那串蜜蠟珠子珠體為黃絲蠟,質地非常純正,金黃色絹絲與流紋,全部都呈云霧狀,看著甚為美麗。而且上面的珠子顆顆相同,粒粒圓潤,一看就知道是蜜蠟中的頂級珍品。那些妃嬪都是識貨的人,自然知道燕太后這串蜜蠟珠子價值不菲,那些不打算上臺表演的一時間心里倒是很希望自己就是那名勝出的第一名。而那些決定登臺的則像打了雞血一樣,都暗自打起精神要爭那第一名。
孫由由坐在燕太后身旁,也有些詫異燕太后的大手筆,不過她沒打算出那樣的風頭,因此倒也沒想過要登臺獻藝。不是拿不出驚才絕艷的表演,而是真的不感興趣。
燕太后倒是也想孫由由上臺,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孫由由年幼喪母,又不得繼母的喜歡,那些琴棋書畫肯定是條件不允許早早就荒廢了,除了長得不錯之外本身應該是不擅長什么才藝的。可燕太后不是別人,孫由由跟在她身邊也有好幾年了,孫由由她是了解的,可琴棋書畫、歌詞詩賦也是樣樣精通,稱得上是才女。只是她個性不喜歡張揚出風頭,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實很擅長這些。
燕太后是知道孫由由的實力的,心里也很希望孫由由能夠登臺,因此才會出手那么大方。那串蜜蠟珠子,她可是費了好些功夫才得到的,平日可舍不得戴,只有念佛誦經的時候才會戴在手上。今日也是興起,才會戴出來。燕太后雖然很看重那串蜜蠟主子,不過要是能夠被孫由由得了去她會很開心。她的由丫頭本身就是個完美毫無挑剔的佳人,無奈她藏得深,才會教那些人錯把珍珠當魚目,尤其是小四兒,簡直就是有眼無珠不識貨。
每每想到孫由由和宇文厲的婚事,燕太后就心疼得不行。都怪她當初太過心軟,拗不過由丫頭的苦苦哀求才會同意懿旨賜婚,以至于由丫頭現在婚姻過得一點都不如意。今天這樣人多的場合,燕太后忽然很希望孫由由能夠勇敢一些走上臺,在眼前綻放自己的光彩,她相信以由丫頭的實力,必定能夠驚艷四座讓人大吃一驚的。也好叫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看了暗自后悔去。
只是燕太后似乎有些失望,眼看著那些名門閨秀,公主郡主,后宮妃嬪都按照順序一一登臺獻藝了,孫由由臉上淡淡的,完全看不出有意向也上去攙和一腳。
孫由由其實不是沒有感覺的,從哪些名門閨秀逐一登臺獻藝開始,期間燕太后就有意無意地看了她幾次,每一次眼神都是很期待的。她知道燕太后其實是希望她上臺獻藝的,燕太后一定是希望她能好好表現自己,讓那些不知道她好的人大吃一驚。
孫由由明白燕太后的苦心,只是她真的無心這樣的表演。所以今天她注定是要讓燕太后失望了。
只是孫由由這么決定,不代表就會有人支持。
靜妍公主也不知是抽了哪根筋,獻藝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竟然跳出來說要和孫由由上臺切磋技藝,并懇請南華帝和燕太后的同意:“父皇,女兒聽聞四皇嫂才藝了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女,女兒不才自幼學習琴棋書畫、歌詞詩賦等各種才藝,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女兒私心希望能夠借今天這個難得的機會和四皇嫂切磋一番,同時請父皇和各位賓客評點一下,女兒有哪些做得比不上四皇嫂的地方,女兒事后一定更加勤勉學習,絕不會讓自己有負這公主的身份。
所以,靜妍在這里懇請父皇,皇祖母同意和支持靜妍的這一請求。也懇請四皇嫂能夠答應靜妍的這一要求,靜妍知道自己今天上午做錯了些事惹了四皇嫂不高興,靜妍已經反省過自己知道自己確實是做錯了,這里要跟四皇嫂說聲謝謝,謝謝上午的時候四皇嫂對靜妍的無私教導,也希望四皇嫂心里不要再把上午的事放在心上,靜妍年輕不懂事,請四皇嫂多多包涵。”
靜妍公主就站在南華帝和燕太后兩桌宴席的中間,一番請求的話情真意切,有禮有節,絲毫看不出不對勁的地方。靜妍公主此時身穿一身大紅的宮裝,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華麗富貴的服飾襯得她膚白勝雪,眼若星辰,小嘴粉嫩嫩的,看著很是賞心悅目。
南華帝本就很寵靜妍公主,此刻看著這樣嬌俏可愛的寶貝女兒,一臉認真的神色請求自己。自然是想都不用想當場就答應了,反正也就是無關大雅的一件小事罷了:“切磋技藝這是好事,朕哪里會有不準的?既然如此,這事朕準了。母后,您以為如何?”南華帝說著,看向旁桌的燕太后詢問道。
燕太后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看了孫由由一眼,方說道:“這樣的事哀家自然不會反對,只要由丫頭愿意接受靜妍小丫頭的請求就行了。”即便南華帝金口已開,燕太后還是不愿意勉強孫由由,燕太后這話意思很明顯,切磋可以,不過得要孫由由自己點頭同意才行。
說著,扭頭看向孫由由,微笑著安慰她道:“由丫頭,沒關系的,這事兒你愿意就上去,不愿意也沒有人會勉強你的。”
這個時候燕太后還是一如既往地偏幫著孫由由,孫由由心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此時她要是還打定主意不登臺,就真的有些對不起燕太后了,也顯得自己膽小怯弱。雖然靜妍公主那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可誰都聽得出這里面別有名堂。切磋不過是借口,挑釁倒是真的。人家小女孩都已經發出了戰帖,她不接不就是不戰而敗了?她素來驕傲,是絕對做不來這種自打臉面的事的!
“正如皇上所言切磋是好事,由由高興都來不及,哪會不愿意呢?”回了燕太后一個燦然的笑臉,孫由由淺笑盈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