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莊發展設施蔬菜的資金全部完備,現在需要的就是建設生產了。”梅英十分開心地想著梅莊的美好前途。
“現在你們還是做一個整體的規劃比較好。”陳忠和說道。
“先做個村里的吧。”劉一鳴截住陳忠和的話說道。
“我明白,劉縣長。之前李書記也和我說了,這個辦完了我們就先去做規劃,做完規劃估計也到麥收的時候了,收了麥子就可以開始試種了。”梅英說道。
“嗯,好。有一個規劃發展起來也就順便多了,省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到頭來村子還是原先那個破樣子。”劉一鳴聽后點點頭說道。
“嗯,謝謝劉縣長。”
“英子,你就別客氣了,大家都知道你有這個本事,田技師,這回你可以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了吧。”
“可以了,可以了。”聽到這話,田守平也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在這之前劉一鳴專程找過他很多次,讓他把這個項目留在衛縣,不過當時田守平心高氣傲,再加上在梅莊碰了兩鼻子灰,所以就說衛縣人不行,自己干也只能使出百分之十的勁兒,肯定沒個好收成。今天這話再次被劉一鳴提起,自己多少的有些不好意思。
“行,那就好好干吧,你的技術加上梅英的聰明,還有這么多人給你們當后盾,你這個廢了半輩子心思的項目肯定會成功的。”雖說現在來看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不過鼓勁的話還是要說一說得。
“謝謝,劉縣長,我梅英一定會用盡我的全部心血,讓這個項目在梅莊落住腳。”
“不要費盡全部心血,你要管的是一個村子的全面發展,可不是光這一個農業的發展,明白嗎?”
“好的,謝謝劉縣長的鼓勵,我梅英必然不負所托。”
“行,那你們先回去吧,馬上還要開一個政務會,我就不多留你們了。”
“嗯,好的劉縣長,那我們先回去。”李宗權說完站起身來,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站起身來,和劉一鳴道了個別然后離開了縣長辦公室。
“忠和啊,你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眾人走后,劉一鳴問道。
“這個項目在咱們省里面還沒有人嘗試過,不過要是真的發展起來前途不可限量,它帶來的不光光是農業經濟方面的收益,發展成規模以后還可以帶動旅游業,尤其是梅莊那個地方,有很古老的梅河文化和軍神廟文化,正好可以發展旅游業。”
“不錯,和我想的一樣啊,那你覺得梅英這個人呢?可以挑起梅莊這根大梁嗎?”劉一鳴接著問道。
“這丫頭有沖擊力,有魄力。不過梅莊那個村子也是民風太過于陳舊了,一時半會兒怕是不會有什么變化。”
“有沒有變化就要看梅英的了,走吧,準備準備開會了。”
“今天還算是順利吧。”樓道里李宗權對梅英說道。
“還要多謝謝李書記幫忙了。”梅英客氣道。
“沒什么,幫幫‘鬼靈’而已,再說了,梅莊好了,咱們鎮里也有光彩,以后努力干吧。”
“放心吧,李書記,梅英沒問題的。”
“行,馬委員,你送他們回去吧,我還要開個會,開完我直接回家了。”
“嗯行,那我們先回去。”馬委員說完帶著梅英、田守平兩個人沿樓梯走下去。不過此時在樓下,兩個熟悉的身影也正在向樓上走來,政府政務會這個東西怎么說也要電視臺報道的,這一次來的不是別人,是梅英熟悉的那個人。
擦肩而過,對視一眼,兩個人誰也沒有說什么,只不過在眼神之中兩個人已經明白了對方的千言萬語。這一次相逢是如此的偶然,不過偶然之間又讓已經平靜的心吹起了波瀾。是啊,梅英一直想著讓自己忙碌起來,讓自己沒有限度沒有盡頭地忙碌起來,只有在忙碌的時候自己才能夠忘卻對于歐陽政的相思,不過卻在這個時候,卻在這個自己心里完全被即將開工的農業項目沾滿的時候,歐陽政卻如此巧妙的出現自己眼前。與自己內心中所期望的時間相比,這一次兩個人相逢的時間早了一些,可以說讓兩個人都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只是在對視的那一刻,兩個人才互相感受到心里的那一片溫暖。半年前,自己也是這樣跟在歐陽政的身后進行政府工作的采訪報道,不過這一次,自己卻是換了另外一個角色,換了另外一個不能夠站在歐陽政身后的角色。
回家的路上,梅英也沒有停下一絲一秒的想象,或許當時自己不同意的話現在還會跟在歐陽政的身后充當著一名不諳世事知道到辛勤工作的小記者,但是此時此地,沒有想象的空間,因為現在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擺在自己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帶著梅莊人不斷前進,不斷前進。
“剛剛的見面太突然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一切安好吧。”一條來自衛縣的短信打斷了梅英的思路。
“一切安好、各自珍重。”梅英只是簡短的回復了八個字,不過這八個字里面卻蘊含著自己對于歐陽政的無限相思。“明明已經可以放下了,怎么現在又突然冒出來,害得人家又開始泛起相思之情,歐陽政,你這個討厭鬼,大討厭鬼!”梅英坐在車上默默地在心里罵道,不過表情上卻已經露出了微微的怒意。只不過車上坐的只是田守平和馬委員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沒有發現梅英臉上細微的變化。
再回到家里已經是六點多了,天色也有些昏暗。雖說現在天是越來越長,不過到了這個鐘點也不會太亮的。吃過晚飯,梅英來到了樂伯伯家中,將今天縣里的這一圈事情都和樂伯伯說了一遍,畢竟樂伯伯也算是村里的老人兒,和他商量一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聽到梅英用一天的時間就把資金籌措的問題全部解決的消息后,樂伯伯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一件自己看來比登天還難的事情,眼前這個小丫頭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而且連村莊的規劃問題都解決了,這一天梅英等于給梅莊創造了八十多萬的收益,這個數字,是自己干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數字,果然,梅英真的有治世之才。
第二天一大早,梅英就開了第二次支部會議,將昨天的事情和大家都說了一遍,這回除了梅英文和樂伯伯沒有感到驚奇外其他人都瞪大了眼珠子,任何人都不敢相信這是已經板上釘釘的事實。在他們的想法中,梅英確實有才,也確實能夠帶著村子富裕起來,但是這么快的速度,這么高的寶石效率,誰都沒想到。還是那句話,一天的時間跑來八十萬的資金,這種效果是梅莊幾代人都不曾創造出來的。
當天下午,這件事情傳出去后,梅莊整個村子都沸騰了。再加上梅英教給梅英宗幾句話,讓梅英宗用軍神廟的文化向村里歲數差不多的孩子散播梅莊復蘇的消息,讓梅莊十六七左右的孩子們都想著以后回來建設梅莊。其實梅莊考走的大學生并不是很多,所以說再過了三四年,這一群十六七的孩子們就會成為建設梅莊的主力軍。
最近的半個月里面,梅英把村里的日常事務暫時交給樂伯伯管理,自己則和鎮上的人一起跑縣里,跑市里,用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梅莊發展的粗略規劃。梅英也明白當時劉一鳴說只做一個村子的規劃是什么意思,畢竟現在“馬蘭辛”三村的發展勢頭還是要超過梅莊十多倍,現在要是把整個梅河八村的發展中心定在梅莊的話,那三個村子不會愿意的。在棚室建設起來之前,梅莊的綜合水平還是排在梅莊八村的最后一名。
進入五月下旬,是個棚室的建設工作也進入了準備階段。現在的梅莊如同十幾年前蓋繡花廠那次一樣,每天都能看到外面的人進進出出,其中也不乏運送材料的大車。同時修路的工作人員也來到了梅莊,大家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只要麥收工作一結束,新的棚室,新的菜區路就要開工建設了。
時間進入七月,梅英又迎來了很多開心的事情,自二月份起就彌漫在全國中的疫情終于算是結束了,而在七月初,新的棚室也開始建設了,雖說現在并不是獲得最大收益的最佳時節,但是相比于梅莊那套古舊的種植方式,棚室的種植還是會給這里的村民帶來更為豐厚的收益。
到了九月份,第一批蔬菜幼苗正是進入棚室,第一次種也是為了保證產量,就按照梅英說的那樣,種植的是黃瓜。這幾天,田守平帶著梅英、梅英文、梅英宗幾個人天天圍著是個大棚轉,常常是一個晚上過后,棚室的幼苗就長了很大一截,大家看著幼苗的成長心里面也是特別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