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原本是去喝酒的,走到一半又覺得自己不至于這樣頹廢,于是決定上茶樓。
春飲花茶,這是大肆國內長久以來的習慣。每到陽春二三月,熟客們便關起門扉,三五成群去茶樓飲茶,驅驅寒氣,占些春意。
碧善樓的茶水一向是帝都最好的,時常有不少達官貴人光顧。
連天的雨水讓空氣中濕意蔓延,臺階邊沿長滿了薄薄的青苔,屋檐下滴答聲不斷,滴落在青石板上四處回旋。
秀秀望了一眼碧善樓的匾額,又望了一眼旁邊的土菜館,想起從前碧善樓旁邊也開了一座茶樓,叫飄香樓,后來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倒閉,樓主回家種田,才將樓子抵押出去。
人在狼狽的時候,總喜歡找一個更狼狽的參照物。秀秀一想到此,眉頭頓時舒緩了不少。
秀秀想,飄香樓能倒閉,是有它更深層的原因的。
秀秀十二歲那年,爺爺要求她寫一篇反應不良少女叛逆心理的文章。因她本身是個很純良的少女,沒有什么壞思想可以寫,于是不得不去市面上收集資料。
經過鎖春苑的時候,看見門口有賣盜版書籍,就走過去看了看,意外發現一本名叫《少女規范守則》的書籍,就高高興興買了回去。
正當她抄書抄的起興的時候,爺爺就不聲不響地站在她身后。
爺爺俯身打量她蒙在指間的書,輕輕咳了咳,推了推鼻梁上的木鏡,才語重心長地道:“秀秀,你怎么這么傻?《少女規范守則》、《育兒寶鑒》這類的書,一看就不專業,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來問爺爺嘛。”
爺爺多少有些為老不尊,之后竟真的送來好些書,其中某些篇目就有講女子初潮,妊娠的,叫秀秀臉紅心跳好久。
秀秀想:原來這個世界一直是開放的,只是她太保守。
原來她一直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錯覺,后來她想到了趙喻,正當她想對他開放一點的時候,他已經不在她身邊。
秀秀想到那座名叫飄香樓的茶樓,會不會因為這飄香二字不大專業,不大討喜,所以才倒閉了呢?其實它倒閉的真正原因卻是經營不善,工藝不純,秀秀覺得自己真是太聰明。
秀秀提著裙角拾級而上,感受到一股隱隱的力量從緊閉的門縫里飄出來。推開門的剎那,一股熱風迎面撲來,熏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屋內茶煙裊裊,讓人仿佛置身夢境。
秀秀在一處僻靜的角落坐下,將紙傘放在腳邊,擰了擰衣袖,攤開鋪在桌面上。
侍人很貼心地奉上一杯熱茶,一股暖流流入肺腑,心緒也漸漸平和。
秀秀捧著茶杯,拂了拂杯面的茶葉,細細抿了一口,細膩甘甜,是好茶。看來承風哥哥的茶藝又精進了不少。
碧善樓是承風哥哥在帝都的一處產業。
承風哥哥是玉姑的兒子,也是爺爺唯一的嫡孫。不過這位嫡孫一向對經文策論沒有多大興趣,玉姑說他從小醉心茶道,穆爺爺每每說到此事,不免扼腕嘆息。
秀秀卻覺得承風哥哥沒有什么不對,至少當年如果他不是醉心于茶道,很有可能已經被爺爺和玉姑“折磨”成了“百年難遇”的書呆子,也極有可能遇不上與他情投意合的嫂子。
緣分這種東西,其實很微妙,承風哥哥遇上惜云嫂子,成就了一段好姻緣,而她遇上胡律,成就了一番孽緣,真是作孽!
承風哥哥業務繁忙,茶莊遍布全國各地,所以他人并不在這里。碧善樓的茶葉,也都是制好后直接從蘭亭那邊運來,是以別人想剽竊他的手藝都不可能。
一想到此,秀秀發自內心的感嘆一句:“承風哥哥也太壞,還讓不讓人開茶樓的好好兒生活了!”
從前承風哥哥制茶時,秀秀也私藏了不少好茶,只不過后來去了相府,私下里跟狐貍君打賭,全被他贏去了。秀秀想著下次寫信叫他再寄一些過來。
瓷器叩擊桌面發出清微的響聲,一清瘦書生聲情并茂地開口:“不知各位兄臺可曾為十日之后的春闈擔憂,又不知各位兄臺可曾為十日之后的春闈做好準備?”
秀秀想笑,這讓她想起當年小考之前,她在茶樓里向各位師兄弟兜售答案的情景。
秀秀抬頭,一枚十二股折扇映入眼簾。
每夏至未至,折扇就被文人墨客搬上了臺面。一看他手中折扇優美的造型,精致的構造,便知是顧家名下的產業。
顧家和穆家,乃是姻親之家。惜云嫂子,就是顧家的小女。
去年秀秀生辰,狐貍君也送她一枚折扇,據說那枚折扇是出自公孫先生的手筆。
公孫先生全名公孫術,是狐貍君的師父,也是僅次于穆如一老先生的又一位德高望重的夫子。
千古名扇大多得名于名人的揮毫一筆,大肆國內,也全靠這些文人墨客來引領風。騷了。秀秀想著如果將她那把折扇拿到市面上去賣,估計也能賣個百千錢。
至于狐貍君當初為何送她一枚折扇,秀秀曾有以下幾個猜測:第一,胡律那賤人天生跟她不對盤,能送她一枚折扇已算是仁至義盡,還期待他費盡心思討她開心?
第二,去市面上買一份像樣的生辰禮物好歹要花幾百個銅錢,胡律那么懶,又那么小氣,一定不舍得。
第三,搞不好那枚折扇是公孫先生送給胡律的,胡律見放在家里擱著也沒甚作用,就轉手送了她。這樣既成全了他的名聲,又促進了廢物的利用,真是一舉兩得。
后來秀秀將這些猜測化為婉轉的疑慮去問他,狐貍君是怎么說來著?
他挑著一雙妖魅的眼睛笑得顫顫:“你怎么可以把我想象的這么復雜,這枚折扇明明就是娘親準備了讓我送你的嘛。”
該死的狐貍君,真是沒有良心!虧她每年還在他生辰的時候煞費苦心,只因為他的一句:“沒新意的禮物我不收!”
其實這也沒什么,秀秀本沒打算放在心上,只是想起來稍微有點鼻塞罷了。不管他送禮抑或不送,送的禮物是好是壞,她都不在乎。因為她已經收到過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當年趙喻離開前,曾留給她一枚玉骨折扇,四十根玉骨,每一骨都是相思。
秀秀想,她這樣忘不了趙喻,是因為與他在一起的日子,都是在特定的每一天,賦予了特別的涵義。
他曾拉著她的手,陪她走過二月二的百花盛開,遍地妖嬈;與她一起,看三月三的桃花落盡,云海翻騰;和她逆流泛舟,采五月五清晨的蓮露;同她一起,在七月七的傍晚守望滿天星辰……
因為特別,所以才在想起的時候,心里更疼。
趙喻說:“秀秀,我會保護你。”
秀秀靠在他懷里,輕輕應聲:“嗯,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