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秦無恙也坐上馬車的時候,秦無恙很明顯對梅婉又多了一分佩服。梅婉聲淚俱下地說和秦無恙的姐姐曾經是很好的姐妹,希望能自減工錢,帶上秦無恙一起,實在不忍看秦無恙受苦吃不飽穿不暖,還要經常挨打。女人的同情心很泛濫,尤其是一個全村都知道的可憐男孩,帶上他不過舉手之勞,于是一起的大嬸都同意了。
在大家唧唧喳喳的討論中,梅婉才真正了解到秦無恙的身世,他爹是低等軍人,隨軍出征,他娘死了以后兩姐弟被他爹送到舅舅家,他爹甚至把祖產賣了有五六十兩銀子,全部給了秦無恙的舅舅寧為生要他幫忙照顧孩子,五六十兩銀子,可以買好幾畝地,蓋兩間房子了。可是寧為生卻私吞了銀子,甚至把他姐姐以高價名為嫁實為賣賣到梅郡一家大戶做小妾,不出幾天他姐姐就跳井死了。他自己沿路乞討去了梅郡,從亂葬崗找回她姐姐,火化了帶他姐姐回來,他回來的那天如果不是遇見梅婉,或許已經直直地找他舅舅報仇去了。
輕描淡寫幾句話,梅婉仿佛透過重重濃霧,看到那個堅毅悲傷的童子,怎樣忍著巨大的悲痛,一路而上尋回親人冷冰冰的身體,帶她回來給她歸宿。梅婉的眼睛模糊了,她心疼秦無恙,也想起了女兒,慶幸世間那頭還有小姨在,她也會如秦無恙一樣,守護自己的親人守護梅婉的女兒,這是她能夠安心在這個世界活下去的動力。
一切安頓好,大家開始忙活開,寧夫人的乳娘一個人住在一間小院內,小院布局分明,前院小廳臥房,房間明亮通風,是個不華麗卻溫馨的房子。這次加上梅婉和秦無恙,一共來了四個人,梅婉做事周到細心又勤快,寧夫人很欣賞她這一點,這才派她來,主要負責做飯洗衣。另外兩人是寧府的長工,負責照顧寧夫人乳娘,而秦無恙剛好可以做小廝,跑腿掃地,秦無恙做起來一絲不茍,很得兩個大嬸喜歡。
在這里,梅婉每天可以出門兩次,可以隨心所欲的閑逛,她太喜歡這份自由了,她已經很久沒有這么自由過了。秦無恙跟在她身邊,開口道:“你似乎很開心?”
梅婉點頭道:“因為我很久沒有這么自由了。”她走到一家武館,轉身對秦無恙道,“明天開始,你來這里。”
秦無恙抬頭,他認得這個字,他激動道:“這里是武館嗎?”
“沒看到上面的字嗎?”
“我不識字。”
梅婉有些驚訝,馬上她笑道:“以后白天你來這里習武,其他時間有空我教你認字。”
秦無恙閃著兩個亮晶晶的大眼睛,呆呆地說:“你真厲害,但是我不認字也可以的,我想多點時間練武,我又不考狀元。”
梅婉垮下臉,嚴肅道:“書一定要讀,不是為了考功名,而是要懂得道理,開闊眼界。”秦無恙見梅婉生氣了,乖乖的答應了,并表現得十分謙虛,非常懊悔自己剛才的想法。梅婉被他的苦巴巴樣子逗笑,溫柔道:“這家武館不是大喜鄉最好的,卻是最有武德的,若是習武者沒有武德,武術在他身上是一個災難。而一個有武德的習武者,會成為世間的福祉。”
“哈哈,說得好。”一個白發老人精神爍爍地走出來,上下打量了秦無恙一樣,頗為滿意:“小兒筋骨不錯,是個可造之材,就算不是,為了你阿姊一番話,我也要教你成材。”
梅婉那番話確實是對秦無恙說的,也抱著一絲期望能被武館當家聽到,能讓秦無恙引起當家注意,多加照拂。如今,效果顯著。
臭小子招呼都不打就迫不及待地隨著當家進去了,梅婉無奈搖搖頭走開不足十步,秦無恙的聲音從后面響起,梅婉奇怪地回頭,難道出了變故?
秦無恙在門口扭捏了一會,猛地抬起頭說道:“還沒跟你告別,我,我,走了。”說完一溜煙跑了,看他的樣子梅婉不禁失笑,還是毛毛躁躁的。
村里人家幾乎都是自給自足,村中只有一家肉鋪,肉也不多,梅婉想熬點湯給秦無恙補身體,又怕被寧府的另外兩個大嬸說閑話,遂只得放棄。梅婉原來想擺攤賣甜品,以前在家會好幾種甜品都不是這個時代平常吃的,肯定有賣頭,可是街上幾乎沒有商戶,生意根本做不起來,看來還是要到大一點的城市才行。梅婉有些無精打采回到小院,瓊嬸和李嬸陪著乳娘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四月底的太陽很溫暖,乳娘掛著淡淡的笑,看到梅婉回來,抬手輕輕招她過來,笑著問:“累了,歇歇吧。”
梅婉差點哭出來,仿佛很多年前,自己每次回家把鞋子一踢,嘴里嚷嚷著“好累好累”媽媽無論在做什么都會答一句“累了就歇歇。”只是自己不曾珍惜,結婚以后失去了自己,沒能好好照顧她們。
梅婉依言過去坐下,李嬸輕哼著地方歌調,手中做著針線,瓊嬸跟著輕哼,乳娘帶笑望著院子里一顆瘦小的桑樹,神情恬然偶爾笑一笑,許是沉浸在往事的樂事里。樂事?梅婉猛地笑出聲,是啊,她可以先無本經營,賣故事。格林童話她之前一直在為女兒念,很多都滾瓜爛熟,半響,她又塌下臉,上茶樓的都是男人,誰會去聽格林童話,不知道西游記已經問世了沒有,晚上要好好問一下。
難得一個恬靜的下午,在細語陽光間緩緩流逝,遺落下美好。
晚飯時分李嬸從乳娘的房間退出來,心情頗好:“喏,今天乳娘胃口好,都吃完了。”說著晃晃手中的空碗,梅婉和瓊嬸都松了口氣,瓊嬸說:“大約是心情好了,人多熱鬧病好得快。”
“只是往后沒了活計,不知道怎么打發時間。”瓊嬸低聲抱怨。
梅婉問道:“嬸子不是在做手工活嗎?”
李嬸道:“哪能有那么多針線碎布,又不是在自己家,隨意補補罷了。”梅婉心中一動,有了想法,她狀似無意問道:“李嬸,大喜鄉哪時有集會?”
“就這兩天吧,咦,秦小子去哪了,這么晚不回來?”
梅婉不慌不忙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道出:“秦小子運氣好,一個武館的老師父見他很有眼緣,收做徒弟,現在跟著學武呢。李嬸放心,我一定讓他干完活再去。”
瓊嬸擺擺手:“秦小子有這個福氣是好事,讓他去吧,不缺他一個人,等等他回來一起吃。”
梅婉剛想脫口我們先吃這句話,話到嘴邊慢慢咽了回去,好險好險,梅婉既把秦無恙當弟弟又是同盟,不自覺就把自己當成秦無恙的監護人,可是在兩位嬸子這里,她們更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