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上縣衙,什么人那么較真?沈青燕突然靈光一現(xiàn),“欺詐消費者”這個詞可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是什么人說出這個詞的,是那個告上縣衙的人還是縣衙里的人。
想到這里,張口就問,“這罪名是誰加上去了。”自己在這里或許可以多個“老鄉(xiāng)”什么的也是不錯的。
“什么罪名?”洪定山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
“欺詐消費者啊,這詞怎么聽著那么新鮮。”為了掩飾自己的激動,沈青燕故意加了句。
“誰說不是呢,”洪定山的眉頭就沒有放松過,“俺老洪活了那么一大把年紀,又是在酒樓做事,欺詐倒是聽得懂,可這消費者還真不知道是啥玩意兒。”
“還不是那新到任的縣太爺定的。”盧成福插了一句,“別管這些了,青燕先幫洪叔和福叔想想辦法吧。”
“那我就見見這位新到任的縣太爺吧。”沈青燕覺得自己有必要認識一下這個說不定來自同一時代的縣大老爺,“哦,對了,這位縣太爺不會是叫沈文貴吧?”
“不是,沈老爺是于春縣的縣令,咱們這兒歸富春縣管,縣老爺也是前天才到任的,姓祝,名諱就不清楚了。”盧成福介紹后又問了一句,“青燕,你認識這位祝老爺?”
“不認識,不過見了面不就認識了嗎?”沈青燕輕松地笑笑,可她的話剛說完,阿貴就匆忙跑了進來,“不好了,掌柜,祝老爺派官差要帶洪叔去縣衙問話呢。”
盧成福和洪定山的臉色立即變了,求助似地看著沈青燕。
“都看著我干嘛,我真的不認識這位新上任的縣老爺,要不我陪洪叔走一趟。”沈青燕再次強調,“畢竟這事也算是我引起的,想來去解釋清楚了也就沒事了。”她正愁沒辦法見到這位祝老爺呢,現(xiàn)在他自己送上門來了,自己又怎么能放過。
“青燕啊,既然你真不認識。”盧成福見沈青燕臉上沒有一絲作假的表情,也豁出去了,“你還是個小娃娃,這種場合不適合去,還是我陪老洪一起去,再說你還要照看玉兒不是。”這么些日子來,盧安陽已把兩人當自己的晚輩來看。
可是,盧成福怎么知道,沈青燕這次是打定主意非見這個祝老爺不可,于是笑著說:“福叔,您這話可就說得不對了,您是這兒的掌柜,怎么能隨便離開,您走了這店交給誰,難道您想交給我們兩個小女孩嗎?”
一句話問得盧成福歇了心思,遂轉頭對洪定山關照,“你可得看好青燕,不能讓她出事,不然不但跟她兩個妹妹沒法交代,就是在我面前,你也沒法交代。”
“其實洪叔也不一定要去,他是這里的大廚,他走了,誰給成福記撐門面?”沈青燕似乎覺得盧成福的心臟太強大了,存心要剌激他一下。
果然,不但是盧成福,連洪定山都被唬了一跳,“那兒咋成,叔可是縣老爺點名的人,咋能不去,不然這成福記可真要關門大吉了。”洪定山苦笑。
最后盧成福拍板,他和洪定山都跟著去,沈青燕和沈青玉隨行。
外邊的官差由阿富阿貴招待著,茶也繼了好幾次,好酒好菜也上了不少,可是他們最終還是不耐煩了,過來兇巴巴地帶人。
沈青燕姐妹跟著盧安陽坐著馬車跟在后頭,洪定山被官差帶在前頭走。
“幾位差老爺一起上車來坐吧,今兒起風了,外面怪冷的,車里暖和一點。”沈青燕撩開車簾落出甜甜地笑臉說。
“怎么車里還有兩個小姑娘?”兩個當差的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年紀大一點的,擺出一副自以為很和善的臉孔,問:“小姑娘,你們這是去哪兒,怎么會在這輛車里?”
“我們要告狀,盧掌柜聽說我們也去縣衙,就好心地捎我們姐妹一程。”沈青玉脆生生地接口,其實她這話是沈青燕剛剛教給她的,她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不過姐姐的話一定是對的,她現(xiàn)在可是姐姐的鐵桿小粉絲,姐姐說什么就是什么。
其實沈青燕只是覺得自己都奔三的心里年齡了,還在這兒冒充十幾歲的小姑娘,她無論如何也過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因此才讓活潑一點的沈青玉開口。
果然,年長的官差很吃她這一套,好心地勸告,“小姑娘,這狀可不是亂告的,得有狀紙,你準備好了嗎?”,不是他瞧不起這幾個小姑娘,雖說穿得不算破舊,可一看就是沒錢人家的孩子,還是女孩子,認不認字還兩說呢。
“有呢,一會兒請差哥叔叔把這張紙帶給大老爺。”沈青燕從懷里掏出一張出來時備下的紙,遞給差官。
差哥叔叔?這是什么稱呼啊,盧成福洪定山差點兒忍不住笑出來,心情也不那么沉重了,沈青燕見了會心地對他們眨眨眼,本來就沒什么大不了的,干嘛要弄出這副沉重的樣子,好像這次去了回不來一樣。
盧成福兩人這才知道沈青燕是在故意逗他們高興,心里對這個小姑娘又感激了幾分,不管怎么樣,這次一定要護住她們倆姐妹,這是他們兩人心中的想法。
馬車很快到了衙門口,盧成福洪定山等人跟進大堂,古代的大堂沈青燕只在電視里見過,這會兒會也不敢隨便亂看,只安安靜靜地跟在兩個人人身后。
只是由于她們太小,又是女孩子,反倒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只聽頭頂傳來一道清爽的聲音,“大膽,爾等當這縣衙大堂是什么,上堂居然還帶著親屬來,來人,把小丫頭趕出去。”
旁邊有人應了立即來趕沈青燕三人。
沈青燕倒也不慌,反射性地把沈青玉護在懷里,才想抬頭看上坐的縣老爺,沒想到還沒看清楚,就被人抓起胳膊往外拎,她只好大喊,“我們姐妹是來告狀的。”原本她沒想么高調,悄沒生息地把那張紙遞給縣老爺看,只要他能看懂,就一定會再找自己,可倒底‘計劃還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