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把祝明哲他們“請走”以后,沈青燕心里沒有一絲愧疚之意,反而很開心。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沈青燕帶著妹妹一家一家去拜年,每家都分到了她自己做的湯圓,村民們雖然從沒有過大年初一要吃湯圓的習俗,可經(jīng)過沈青燕一解釋,大家深覺有理,新的一年,當然要有一個好彩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湯圓,預示著來年一家人團團圓圓,讓人聽著就開心。
正月里大多數(shù)村人很忙,要走親戚,媳婦可以回娘家,平時出嫁的媳婦除了有特殊的事情,是不被允許回娘家的,但是沈青燕沒親戚可走,最多也就是同村的小姨一家。
大年初一,沈青燕給妹妹穿上她早些時候給她做好的新衣服,一套青色的短裙,自己也穿了一套。
以前穿的衣服都是買現(xiàn)成的,但買來的衣服總有這里那里的不合適,起先她不會改,常常要去麻煩宋氏幫她們姐妹改,久而久之沈青燕自己也學會了改衣服,甚至于是做衣服。
現(xiàn)在她們穿的雖然仍然是棉布衣服,可是在款式上卻經(jīng)過沈青燕自己的改良,加了很多現(xiàn)代元素進去,有時還會在衣服的袖口,下擺上繡上一兩朵小花小草什么的。
“青燕姐,娘叫我給你們……”劉巧蘭端著一個瓦盆沖進來,一見兩人身上的衣服,兩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青燕姐,你和玉兒妹妹的衣服好漂亮啊,是新買的嗎?”說到這里眼里的光芒又黯了下來,她知道自己家里的情況,根本沒有多余的錢給她買新衣服穿。
沈青燕見她的神情一下子黯了下來,又看了看她身上那件明顯就是宋氏的舊衣服改成的已經(jīng)有點泛白的衣裙,心里禁不住一陣心疼,附在沈青玉耳邊說了幾句,才摸著劉巧蘭的頭問:“這是什么好東西?”
“噢,我娘腌了點咸菜,讓我拿過來一點。”說著打起精神指著瓦盆說。
這時候,沈青玉從內室出來了,手中還多了一個青布包,“蘭姐姐,快來看看,這是姐姐特地給你做的衣服,快來試一下,不合身的話,姐姐好改。”說話間,一套粉色的衣裙展現(xiàn)在劉巧蘭面前。
“這真是給我的嗎?”劉巧蘭有點不敢置信地上前摸著她有記憶以來第一件新衣服,一臉渴望地問沈青燕,“青燕姐,我真的可以穿嗎?”
“當然,這是姐特地給巧兒做的,巧兒當然可以穿。”劉巧蘭的表情一看就是從沒擁有過什么新衣服的,惹得沈青燕的眼睛有點酸,她用力地點點頭,示意沈青玉帶劉巧蘭去試衣服。
一會兒,劉巧蘭就在沈青玉又拉又拽中,別別扭扭地來到沈青燕的面前。
沈青燕見劉巧蘭一副別扭的樣子,奇怪地蹲下身子,與她對視,“巧兒不喜歡新衣服嗎?”
“不是,這是巧兒穿過的最好的衣服了,”劉巧蘭的聲音低得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虧得現(xiàn)在沈青燕的聽力增強了不少,不過根本聽不清她在說些什么。
“那巧兒為什么好像不高興的樣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不是該高高興興的嗎?就如沈青玉一換上新衣服馬上跳進自己的懷里撒嬌一樣嗎?為什么劉巧蘭會是這副表情呢。
沈青燕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從劉巧蘭嘴里得知,她是在擔心宋氏回娘家借不到錢,今年她哥哥劉大明又上不成私塾了,而且宋氏和家里人也多少年沒有穿過新衣服了,現(xiàn)在自己她卻只顧著自己穿新衣服。
“這有什么大不了的,姐給小姨姨父還有你奶奶和爺爺還有哥哥都準備了衣料子,一會兒你帶回去,讓你娘給家里每個人都做一套不就行了嗎?”可是她卻只字不提,宋氏回去會不會借到錢的事。
因為她知道,能借得到才是怪事,以何氏那么摳門的性子,何氏肯拿出錢來才怪,何況,據(jù)她所知,宋向東的家也不富裕,因為宋向東跟何氏都是好吃懶做的性子,連帶著他們的兒子媳婦也全是一個性子,家里的農活全靠著宋德平兩位老人在做,所以他們家的日子說不定還不如劉春生家呢。
“好了,巧兒不難過了,早上還沒有吃吧,玉兒,過來陪蘭姐姐玩會,姐姐去給你們下餃子吃。”沈青燕沒再繼續(xù)跟劉巧蘭說下去,有些事,小孩子還是不知道的好。
沈青玉不知從哪里變出一根繩子,笑瞇瞇地坐到劉巧蘭身邊,“蘭姐姐,我們來玩翻花繩吧,姐姐才教玉兒的呢,可以翻出好多花樣來,蘭姐姐,玉兒來教你玩好不好。”
很快,在沈青玉的指點下,劉巧蘭很快撐握了翻花繩的要領,和沈青玉玩得不亦樂乎,把家里的那些煩心事都忘得一干二凈。
沈青燕端著一大盆熱乎乎的水餃進來,見兩個水丫頭玩得咯咯直笑,笑上也露出了笑意,倒底是小丫頭,再怎么早熟也保留著小孩子的心性。
“過來了吃水餃了!”沈青燕對兩人招呼,她不但煮很多水餃,還煮了一大碗熱騰騰的蔥花蛋湯,三個人吃得很開心,最后沈青燕又包了很多生水餃讓劉巧蘭帶回去。
果然,當晚劉春生陪著宋氏氣呼呼地回來了,聽說他們身后還跟著兩位衣衫破舊的老人家,是沈德平和田氏。
一進村子,就要求宋氏帶他們來看沈青燕和沈青玉,“燕啊,玉啊,奶奶的乖孫,看到你們現(xiàn)在過得很好,你媽在地底下就放心了。”
“外公,外婆你們坐。”沈青燕淡淡地招呼,她已經(jīng)從宋氏口中得知,這二老大冬天的居然住在雜物間里,連一床棉被都沒有,而宋向東夫婦則是整日坐在燒得熱熱的炕上,什么事也不做。
回娘家的宋氏看不過眼,說了宋向東幾句,差點就被揍了,幸虧這次有劉春生跟著,她才沒重蹈宋翠蕓的復轍,不過他們把氣全都出在二老身上。這會連劉春生也看不過眼了,話趕話趕著,劉春生一賭氣就把二老給帶回江平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