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燕終于住進了新房,征求了沈青玉的意見后,她在她們的睡房里豎起了一個大屏風,把一間房隔成兩個小房間,由于兩邊都有窗子,關于光采光問題倒不在她的考慮范圍,這一切還多虧韓廣才的設計。
那道屏風是沈青燕特地在幻境里翻出來的料子,看著很普通,卻是兩面不透光的,再繡上比較復雜的萬馬奔騰的圖案,除非繞過屏風,不然根本看不清對面半間屋子里的情景,這樣沈青燕就是半夜進幻境,沈青玉就是偶爾醒過來,也發現不了。
房子建好之后,是她該付工錢的時候,可那些工人,就連劉春生他們找來的那一批都說工錢已經有人付過了,古代的鄉下漢子都是實誠人,誰都不會平白無故的多要一份工錢。
何況,沈春燕雖然先前說好不管飯,可有時自從有一次看到一個漢子啃冷硬的窩窩頭,便叫他們在工地旁搭了個木棚,壘上幾個大灶,天天蒸了白面饅頭配上各種不同的湯和醬菜,而且聲明工全還跟原來說好的一樣,讓他們敞開了肚子吃。
所以,她的房子能那么快蓋好,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現如今,沈青燕新家里沒什么家具,不過她都跟幾個木匠訂好了,除了劉春生,還有好幾個,因為急用,她不得不再次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
除了家具,她還跟劉春生訂了一些讓人看著很奇怪的木盒子,只是這些不急,讓劉春生慢慢做好了。
現在沈春燕幾乎每隔兩天就會帶著妹妹到鎮上去一次,除了賣一些繡品,更是和成福記的合作,她每個月都給成福記設計三個新鮮的菜式,再加上她提煉的“味精”,成福記現在已是潘水鎮上首屈一指的酒樓了。
聽盧成福說,他的競爭對手得意樓也模仿過成福記的菜式,可是味道始終就不正,而先前他所使用過的那些招式,降價,送糕點之類,現在得意樓也在做,只是收效甚微。
至使盧成福見到沈青燕,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說。沈青燕總是默默地聽著,臨了也總是用一句“風水輪流轉”來作為結尾。
不過沈青燕借著這次自己建新房的機會,又為村里作了一件好事,臨近工程結束時,她大手一揮又讓劉春生等人到鎮上采買了不少大瓦回來,然后讓那些做工的人順帶著把村里所有人家的屋頂都換成了大瓦。
“青燕,那哪兒成啊,你們姐倆生活也不易,才建了新屋,怎么還給我們的屋子也換了瓦。”林阮氏說。
“就是,青燕啊,你自己的房子還沒收拾好,怎么倒關心起別人的屋子來了。”韓關氏雖然心里高興,嘴上也得說說。
最不淡定的是宋氏了,因為前不久,沈青燕才暗地里塞了幾兩銀子給她,讓她給劉大明作學費用,現在又花錢給他們大伙修屋子,這讓她覺得她這個做長輩的真的越來越沒用了。
“這不雨季沒到了嗎?鄉親們在青燕最困難的時候,收留了我們姐妹,難道我為村里做點事還不行嗎?”沈青燕笑著安慰眾人,“其實這也沒花多少錢,不信你們問韓叔,對不對韓叔。”
被點到名的韓廣財只好點了點頭,輕輕拽了一下自己媳婦,“青燕這丫頭是個好的,以后讓咱閨女多跟她們在一起處處,也學學人家的本事,聽說她繡的一塊帕子就能在纖繡坊換上500文,以后地里的活你多幫著青燕她們做一點也就是了。”
“那是自然。”關氏斜了自家男人一眼。
“青燕,你這屏風也是自己繡的?”關氏看到姐妹兩臥室里的屏風,那萬馬奔騰的氣勢像要跑出來一樣,“怎么繡那么多的馬,女孩子房里不該擺一些花鳥風景之類的嗎?”關氏甚是不解。
沈青燕聽了只是笑笑,她能說是因為因為這副繡品復雜,不太容易看清對面的東西嗎?“玉兒說她長大了,要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她見沈青玉不在,就把責任推到她身上了。
“青燕姐,你們的床好漂亮。”王小菊也跟著周氏來了,看到那張雕花的大床,床上還掛著精致的青紗帳,她一看就喜歡上了,自己的床哪有那么講究的,也就一個床板上面掛著一頂打了補丁的布帳子。
“小菊那么喜歡啊?”沈青燕含笑低頭看著她。
“是啊!”王小菊心無誠府地說。
一邊的王周氏怕沈青燕會說出送給小菊這樣驚人的話,忙呵斥,“小菊,別亂說。”抬頭又對沈青燕說:“青燕,小孩子的話,別當真,她也不過是一時新鮮。”
“才不……”王小菊說到一半的話被周氏捂在嘴里了。
沈青燕笑笑,低頭看著憋得滿臉通紅和王小菊,輕輕拿開周氏的手,“嬸,小菊又沒說錯什么,沒關系的,小菊是不是也想要這樣的床呢?”
“想!”這回沒有周氏的阻攔,她很痛快地說出這個字。
“哎,你這孩子怎么這樣,我不是跟你說了……”周氏急了,伸手就去拍王小菊的后腦勺。
可是手才抬起來就被沈青燕攔住了,“嬸子打她作甚,她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在周氏以為沈青燕會說什么驚人之語的時候,她卻對王小菊說,“青燕姐告訴你,這床是劉叔幫著做的,等小菊自己有錢了,也可以叫韓叔幫你做一個。”
“可是我怎么才能有錢呢?”王小菊糾結了。
“咱們小菊不是會打絡子嗎?打絡子不是可以換錢嗎?”沈青燕柔柔地說。
“可這錢要貼補家用,要是我也會繡像姐姐繡的那樣漂亮的花就好了。”王小菊一臉崇拜地看著沈青燕。
“那好,以后小菊不忙的時候就到姐姐家來,姐教你繡漂亮的花。”沈青燕想了想說,反正教一個劉巧蘭也是教,再多教一個王小菊也是教,“嬸子覺得怎么樣?”
“好,當然好。”周氏二話不說忙點頭,現在王小菊還小,就是做農活,也做不了多少,還不如讓她學一些女兒家的手藝,沈青燕的手藝是村里人人都稱贊的,有她教是再好不過的,而且這手藝學會了興許還能貼補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