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現了面如冠玉的美男被揍成豬頭的畫面——簡直是人間慘劇!
不知道亡羊補牢,還晚不晚?
李嫣把荷包拿過來,拿出一百兩的銀票和五十兩銀子,對王媽媽吩咐:“我還沒給錢,你去把錢給翰墨軒伙計,我剛剛買的湖筆,如果伙計說付過了,你就交給一個穿著月牙白錦袍的少年公子。”
王媽媽疑惑何時又冒出來一個少年公子,不過當務之急是姑娘交代的事。
不一會兒,王媽媽回來了。
“怎么樣?”
王媽媽說:“姑娘交代的事我已經辦妥,伙計倒是立即收下了銀子,只是還說了一些話……”
李嫣見王媽媽吞吞吐吐的,當即問道:“什么話?”
王媽媽不再猶豫:“伙計說……說讓家里管好姑娘,不要再調皮了,還說……”
李嫣見王媽媽臉色不好,心知定然不是什么好話,她繼續追問:“王媽媽放心說就是了,我不會怪罪的。”
“他還說要好好約束姑娘,多讀讀《女戒》,姑娘天真爛漫在男女大妨上心無旁騖,但別人可能會誤會姑娘,好在姑娘還小,不然會影響姑娘閨譽。”
王媽媽說道這里,終于忍不住問道:“姑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為何伙計這樣說?還有姑娘口中的少年公子是何人?”
李嫣聽了,臉一陣紅一陣白,恨不得時間倒流。
不過王媽媽一聲聲的質問,令她心下不悅,沉聲說:“王媽媽,我做的事還要一樣一樣的向你匯報不成?誰是主?誰是仆?”
王媽媽知道姑娘這是惱了,連忙認錯:“姑娘恕罪,老奴逾距了!”心中卻暗暗決定盯緊姑娘,以防萬一。
李嫣回府,第一件事就是問爺爺是否回來了。
“回姑娘話,老爺已經回來了,并且回來后就直接去了藥房,現在應該還在藥房。”
“好,我知道了。”
李嫣放好湖筆,打算爺爺過生日的時候再送給他,然后直奔藥房。
李嫣躡手躡腳地推開藥房的門,小腦袋偷偷伸進去。
只見爺爺正在秤藥,嘴里還念叨著二錢好,還是三錢好。
藥房窗邊的角落養著好幾只兔子、雞鴨,動物發出的異味和藥房的藥味交雜在一起,李嫣在門口都忍不住捏鼻子,真不知道爺爺是不是味覺失靈了,否則怎么忍受得了。
旁邊一個藥鍋正咕隆咕隆作響,蒸騰的水汽把鍋蓋頂得一顫一顫的。
李嫣看到爺爺還在沉思,忍不住提醒:“爺爺,藥煎好了。”
李豫見自己的藥差點煎過勁兒,也沒有責怪孫女打擾他。
連忙跑過去,抄起一個厚抹布墊在手上,把藥鍋端下來。
李嫣走過去,關切地問:“爺爺,你這些天在研究什么藥啊?是給皇上吃的嗎?”
李豫低頭看著孫女嚴肅地說:“不可妄語,圣上豈是你能議論的?”
李嫣吐了吐舌頭:“這是在您面前,有其他人在場我肯定不會亂說的。”
李豫點點頭,他的孫女他了解,從小就古靈精怪,從來都不會吃虧,看著頑劣,其實在大事上從來不糊涂,也很有自己的成算。所以,他才不拘著她的性子。
不然,如一般的大家閨秀那般教養,養成綿軟的性子,將來他百年之后留下孫女一人,她會吃虧的。
她現在的樣子挺好,但是如果她把聰明的勁頭用在醫術上,就更好了。
“爺爺,我今天在外面聽說皇上的病很嚴重,已經好幾日不上朝了。此事是真的嗎?”
皇上的消息怎會流出宮外?
不知為什么,李豫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別人說什么是別人的事,但是有些話一定不能從我們口中傳出去,一會兒你好好約束下人,讓他們不要妄議這些。”
李嫣點點頭,“好的,我會的。”
藥已經涼些了,可以入口了。
李豫端著藥,來到一只白兔面前,這只白兔看起來病懨懨的。他不顧兔子的掙扎掰開它的嘴巴,把藥灌下去。
兔子四條腿拼命地蹬著,腦袋和身體雖然被李豫夾著,但是依然有要掙脫的跡象。
李豫的藥大半都撒在了兔子身上,和他的衣襟上。
李嫣連忙過來幫忙,好不容易才喂進去一點藥。
喂完兔子,兩人已經渾身是汗,兔子也從白色變成了灰色,一被放進籠子,就連忙躲到籠子里最遠的角落,瑟瑟發抖,小樣兒委屈極了。
李嫣問道:“爺爺,這副藥有效果了吧?”
李豫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只兔子雖然沒死,但還不是完全有效,你看它雖然保住了性命,卻看起來病懨懨的。”
“會不會是因為它藥喝得少的緣故?如果我們多喂它些藥,它會不會好得更快?”
李豫苦惱地說:“你也看到了,就是我們強灌,它也喝不進去。有一味藥非常珍貴,如果不是必須研制解藥我無論如何也舍不得喂給這只畜生,每次還浪費那么多藥。”
李嫣看著爺爺一臉的心疼,想了想說:“爺爺,不如我們把藥制成藥丸,這樣肯定更容易喂,而且還可以節省藥材。”
李豫繼續說:“制成藥丸后,還可以以蠟封存,長久保存。不錯!你這丫頭就是有歪才,可惜偏偏不用再正途,如果你努力跟爺爺學醫……”
李嫣見爺爺又要開始老生常談,連忙轉移話題:“啊,爺爺你看你這里一個人也忙不過來,不如讓下人進來幫你,哪怕幫你打掃下衛生也好,那些畜生的味道太重了,熏得爺爺你身上都有一股雞屎味兒了。”
李豫果斷被轉移話題:“不行,這里絕對不能讓閑雜人進。否則出了問題就遲了……我身上真有雞屎味兒?”
他說完還抬起袖子嗅了嗅,果然有怪味。
兔子的臭味和藥味的混合體,的確令人難以忍受。
“好了,我去洗漱一下,你也出來吧,爺爺把這里鎖上。”
李豫簡單收拾了一下,跟李嫣離開藥房,李豫把藥房鎖好,鑰匙也貼身放在身上。
雖然爺爺從未明說,但是李嫣已經從蛛絲馬跡中猜到,皇上中毒了,爺爺在為皇上研制解藥。
這件事爺孫兩個都心知肚明,但是誰也沒有說出口。
李嫣也希望爺爺早日研制出解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她真心覺得太醫真不是人干的。
人吃五谷雜糧,避免不了生病。
醫生又不是神仙,能包治百病。普通大夫還好,治不了就直接說治不了,讓患者再尋另一個大夫就是了。可是皇家就不行了,動不動就是治不好提頭來見。
幾年前大皇子患病,太醫們束手無策,又不能不治。
為大皇子主治的周太醫有一虎狼之方,大皇子吃了要么痊愈要么落下終身殘疾。周太醫請賢妃娘娘定奪用不用此藥,結果娘娘大發雷霆,說她又不是太醫,讓她定奪要你們太醫何用?
周太醫擔心萬一大皇子殘了,他被誅九族也不為過。
周太醫只能斟酌著開些保守的藥,結果大皇子當晚就高燒不退,幾次病危。
最后,爺爺被請進宮,為大皇子治病,大皇子的病雖然好了,身體也垮了,整日湯藥不斷,但好歹性命保住了。
那時候正值奶奶去世,爺爺在家休假操辦奶奶喪事。
周太醫治不好,想請爺爺,也不知誰說奶奶剛去世,宣爺爺進宮不吉利,萬一帶進來什么沖撞了大皇子就不好了。
所以到最后其他人實在無法,才請了爺爺進宮。
周太醫經此一事,被判流放。也許太醫院眾太醫見此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集體向皇上求情,終于皇上改流放為免官,并終身不得行醫。
這件事讓李嫣心有戚戚。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覺得太醫不是人干的,并時不時地、潛移默化地向爺爺灌輸當太醫的缺點。
時間長了,李豫也知道了孫女的心思,他開誠布公地跟李嫣談了談。
李豫并不是一個官迷,他進太醫院就是為了研究醫術。
李嫣用現代的話說,爺爺就是一個書呆子兼技術宅,更像一個醉心研究的科學家。
皇宮搜集著全天下最全的、最多的醫書,里面的醫術窮盡他一生之力也不能全部學完。
醫術高超,不計較得失,李豫這種正直單純的性子得到了上屆太醫院院使的青睞,在他退休后,極力推薦李豫為接班人。就這樣,李豫就當上了太醫院的頭頭,一干就是十五年。
宮里的彎彎繞繞,李豫不是不知道,太醫院的勾心斗角他也清清楚楚,他如果是個笨人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只是他把自己的位置擺的非常好,他知道什么不該說什么不能做。
他只有一個心愿——把畢生的醫術總結出書,造福更多的人。
他老了,解決完這次的事,他就告老還鄉,完成畢生的夢想。
李嫣不知道爺爺其實早有打算,她每天都暗自擔心,生怕爺爺卷進什么宮斗之類的狗血劇情里。
如果這一切威脅不到爺爺,李嫣一定會嗑著瓜子看得很嗨皮,就當看小說或者電視劇了,甚至他們撕得越狠,她看得越開心。
參與其中,就不好玩了。一不小心命就玩完了。
李嫣擔心也沒有辦法,她還是個孩子,天塌了有爺爺頂著呢。
“姑娘,文公子來了。”
翠花滿臉通紅,兩眼發光,興奮的進來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