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華宮長壽殿
“殿下,無去回來了。”無來對大皇子說。
“讓他進來吧。”
“喏。”
朱璟放下手中的《史記》,飲了一口茶,無去已經走了進來。
“如何?”
“回殿下,那個小太監并沒有跟任何人聯絡,也沒有可疑的舉動,的確是一個普通的小太監。”
朱璟揮揮手。
“下去休息吧。”
“喏!”
朱璟直覺那個小太監看起來很眼熟,卻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在何處見過他。
這讓他耿耿于懷,因為他有過目不忘之能,不僅詩書,見過的人也從來沒有忘記過。
但他也相信無去的能力,也許是這段時間他太辛苦了,影響了他的記憶力。
“殿下,娘娘來了。”觀月進來通報。
朱璟起身,賢妃已經走了進來。
“母妃,夜色已深,您怎么來了?”朱璟扶著賢妃坐下。
賢妃摸摸朱璟的手,說道:“母妃見你這里依然燈火通明,就知道你定然沒有聽母妃的話早早休息。”
“兒臣讓母妃費心了。”
賢妃拿起桌上的《史記》,隨意翻翻,問道:“讀了《史記》,你可知那些為君者,最想擁有的是什么?”
“為君者已然富有四海,兒臣想他們最想擁有的是絕對的權力吧,不用受制于人,天下在自己的治理下四海升平。”
賢妃笑著搖搖頭:“不然!”
賢妃隨手接過一個大氅,披在朱璟的身上,說:“《史記》乃西漢司馬遷所著,記載的有作為的帝王很多,秦始皇和漢武帝最為母妃所稱道。一個是結束戰國百年割據的局面實現了天下一統,一個是把漢朝發揚光大讓四夷臣服。除了《史記》中的帝王,母妃也最推崇唐朝太宗皇帝,唐太宗也是千古留名的明君。”
朱璟隱約明白母妃想說什么,笑瞇瞇地聽母妃“教訓”他。
“始皇為了長生興師動眾,甚至不惜坑殺方士;漢武帝為了長生讓巫覡之事動搖了大漢的國本;唐太宗身為明君,卻也死在丹藥的手中……他們所求的,不過都是希望活得更長久一些,擁有權利的日子再多一些,在紅塵人間享受的日子再多一些。所以,我兒,不必爭一時之得失,最重要的是你的身體要健健康康的,今后切不可再熬夜,知道嗎?”
“謹遵母妃教誨!”朱璟恭敬地行禮。
“母妃也早些去歇息吧,兒臣這就歇息了。”
賢妃滿意地點點頭,然后揮揮手。
賢妃和朱璟身邊的宮女太監都靜悄悄地退個一干二凈。
“你父皇危在旦夕,太醫院的人依然束手無策。”
“為何不向民間張榜尋找良醫,民間說不定能有高人可醫治父皇。”
“圣上是宿疾,如果大肆張榜,周圍國家得到消息必然會興兵來犯。況且袁將軍帶著十萬大軍正往京城趕來,邊境正空虛。”
“寧妃真是孤注一擲了。您說父皇是不是被寧妃……”
賢妃抬手,阻止朱璟下面說的話。
“現在不好說。陛下有品級的妃子只有我們三人,我們三個人中只有潘妃還未得封號。說來好笑,想當初,陛下絞盡腦汁想為潘妃取一個天下無雙的封號,所以遲遲沒有冊封,呵呵,如今陛下病重,潘妃的封號也許永遠都等不到了。”
朱璟知道母妃這些年心里所受的苦,她又無處可以宣泄這些苦悶,只有在他這里,母妃才能放松。
“母妃,我們要不要阻止袁將軍進京。”
“不,我們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做一件事——等!”
“等?”
“對,潘妃看似實力最弱,但是潘京能從一個侍郎短短八年晉升為左相,必然是跟皇上的扶持脫不了干系,你外公得到消息,似乎潘京為皇上私下里辦了不少事兒,他手里應該也有我們不知道的勢力。”
“那我們還等?”
“等!一定要等!袁將軍進京,潘妃比我們更著急。你現在要做得就是穩住,慢慢放出身體健康的消息。無論從宗族禮法長幼有序,還是我兒自身的實力,再加上顧家在朝堂的影響力,那個位置非你莫屬!”
“母妃——”
“好了,母妃說這么多,只是為了讓你寬心,不必憂慮。這個時候你一定要保重身體,知道嗎?”
“喏!天色已晚,母妃也早些休息吧。”
“母妃就回去。”
“母妃慢走——”
朱璟想到母妃為他分析的朝堂形勢,心中澎湃不已,可是一想到生死不明的父皇,心中又如壓了一塊巨石,把所有的興奮都壓散了。
他渴望那個位置,但又不希望父皇出事。從今天起,李嫣開始正式上班。
新來的小太監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又沒有廚師技術,所以新來小太監一般安排看灶臺或者做些洗菜刷碗的活計。
李嫣曾在許多飯店打過工,廚房的活計她都能做,甚至廚師也可以。她不能跟頂級大廚比,但是如果讓她自己開個小吃店,她也能做到。
她上班的原則只有一個——低調。
所以,領導安排她做啥,她就做啥。
只是,整個廚房她只有看灶臺的活兒不會做,結果她就被安排到了這里。
在現代有煤氣灶,電磁爐,哪怕淪落在古代,她也是小富人家,哪里做過燒灶臺這種粗活?煎藥的小爐子,她能處理,可是這個灶臺,比那個大了幾十倍,這她就搞不定了。
她試著點火,點了好幾次,都熄滅了。
李嫣是個不輕易服輸的人,她先停下來,認真觀察別的小太監怎么做的,然后學著做。
其他小太監是真正的苦孩子,都在家里燒過灶臺,一個個都手腳利索地點火,加柴加炭,很順利就讓灶臺里的火穩定下來。
他們在尚膳監的大廚房,這里一般是給宮女侍衛等人吃的,人多,灶臺也多。
二百平米左右的大廚房,三十個大灶臺排成五排,看起來非常壯觀。
據說這樣的大廚房有四處。南北各兩處,李嫣所在的地方就是北膳房。
給主子們燒飯的廚房在另外一處尚膳外監,那里也更精致。
方少監負責主子們的膳食,可是皇子嬪妃一共才幾人,而且很多嬪妃還有自己的小廚房。頂多再加上大臣,所以他手下的人很少。
皇宮里太監侍衛宮女的人數超過五萬,要給這么多人做飯,房少監手下的人是方少監的十幾倍。
一個看似地位高,手下人少;一個看似地位低,手下人多。所以總體上說,兩人勢均力敵。
李嫣現在就負責大廚房中的一個灶臺。
今天房少監請假了,方少監也時常過來監督一下。
她嚴格按照剛才看到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實施。
好在這次很順利的把火點燃,灶臺亮堂起來。
李嫣終于松了口氣。
內侍們洗好菜,切好,廚師開始準備做飯。
李嫣見灶臺里火小了,又丟了幾塊柴火進去。她看見有小太監拿著一個竹筒朝里面吹氣,讓火燃得更大,她也學著,用竹筒朝里面吹氣。
她的灶臺突然濃煙滾滾,她以為火快熄滅了,更努力的朝里面吹氣,結果煙更大了。
咳咳咳……李嫣被熏得淚流滿面。
“怎么回事兒?”
“哪個灶臺?怎么都是煙?”
“誰啊?會不會燒火?”
“咳咳、咳咳咳…走水了嗎?”
……
濃煙以李嫣的灶臺為中心,不一會兒就蔓延的整個廚房。
李嫣還想著怎么補救,突覺胳膊一痛,被人拉起來。
“你怎么回事兒?怎么弄得到處都是煙?”
濃煙中李嫣根本看不清拉著自己的人是誰,只能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啊!”
她如果知道怎么回事兒,她早就處理了。
整個廚房的人都被熏了出來,李嫣的灶臺也被熄滅了,大家只能等大廚房里的煙散盡再繼續工作。
李嫣一臉黑灰,像個野孩子,老老實實地站在那里挨訓。
她心中感嘆自己出師不利。
“方少監來了。”
李嫣心中一凜,暗暗祈禱方少監是個好說話的,她寧可被罰干活,也不要被打板子。
“出了什么事?廚房走水了?江監丞呢?”
李嫣這才發現原來拽著她胳膊的人就是江監丞。
“回少監,是這個小子沒燒好灶臺,剛剛派人查過了,原來她把濕木柴添進灶坑里了。”
李嫣這才知道自己弄出濃煙的原因。
“哼!連個灶臺都不會燒,耽擱這么久,拉下去打十大板子!”
哦!NO!
她不要被打板子!
李嫣連忙開口:“方少監饒命,小人是第一次燒灶臺,原諒小人吧。我家鄉的習俗是男人不能碰灶臺,否則家里就要窮三年,只有女人才能上灶臺(才怪!)。求求大人給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吧,我一定發揮全部聰明才智努力學好燒灶臺,早日成為方少監的幫手。”
方少監冷笑一聲:“我的幫手是什么人都能當的嗎?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來人!給我拉下去打十個大板,立即執行。”
“慢著——”李嫣大聲喊道,聲音大得幾乎都要喊破音了。
“方少監,不好啦——”另一個聲音傳來,從門外飛快地跑進來一個太監,他匆忙來到方少監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