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主力開始交戰。
一大早,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等率軍開船小船先進擊一時,雙方開戰,頓時呼聲動天地,矢鋒雨集,炮聲雷鞫,波濤起立,飛火照耀百里之內,水色盡赤,戰死的士兵尸體飄滿河中。
激戰中徐達先率兵勇猛沖擊,擊敗陳友諒前軍,斃敵一千多人,繳獲巨艦1艘,軍威大振。
接著,胡大海乘風發炮再敗陳友諒軍,焚毀陳友諒戰船20余艘,漢兵被殺及溺死者甚眾。
而朱元璋的船只也傷亡慘重。此時,徐達的座艦也著了火,漢兵乘機猛攻,此時朱元璋及時派艦支援,才將漢兵擊退。
陳友諒見此為扭轉不利戰局,率兵猛攻朱元璋所乘指揮船,朱元璋率士兵竭力抵抗,激戰中朱元璋的士兵陣亡許多,四面圍很多攻朱元璋的坐艦。
韓成小將與小雅當機立斷,下令分隊各船,將備用的石灰包打開,用水調和,將各船桅桿統紉刷白,白桿林立,分散了漢軍的注意力。兩軍混戰一陣。
此刻漢軍又一陣吶喊:“穿紅袍的是朱元璋,別跑了朱元璋!”漢軍的船只又向朱元璋乘坐的指揮船圍攏。
此時,朱元璋乘坐的指揮船被激浪推上了淺灘,無法開動,兵士下船,手推肩扛,無奈船體太大,推拉不動,眼看漢軍不要掩殺上來。
朱元璋仰天長嘆:“真乃天亡我呀!”話音剛落,韓成小雅將朱元璋拖進船倉,扒下紅袍,穿在韓成自己身上,向朱元璋拱手道:“元帥保重,韓成我去了!”
韓成威風凜凜站在船頭,將陳友諒臭罵了一頓,投水而死。這時,漢軍一片歡騰:“朱元璋死了,我們勝利了!”
陳友諒以為朱元璋已死,便稍向后退軍。朱元璋在劉伯溫小雅眾人的保護下乘機換乘他艦,剛換乘完畢,他的坐艦便中炮起火,朱元璋幸免于難,從戰敗中逃脫。
直到常遇春從右邊殺上前來,一箭將漢兵的主將射傷。主將受傷,漢軍紛紛潰退,朱元璋重新站在船頭指揮時,漢軍才知剛才跳下去的是替死鬼。
朱元璋退回上岸后,漢軍尾后棄舟登山,象潮水般涌上山來,活捉朱元璋。此時,朱元璋已脫下紅袍,換上綠袍。
漢軍中又一陣吶喊:“穿綠袍的是朱元璋,別跑了朱元璋。”
朱元璋精疲力竭,漢軍的箭翎颯颯地從他耳邊射過。他迅速把綠袍脫下,披在槐樹上,身穿卒服,混在亂軍中逃命。
陳友諒派人到槐樹下,收拾朱元璋的尸首,只見一件綠袍被無數只箭釘在古槐上。
陳友諒命士兵將古槐砍去一截,以雪憤恨。朱元璋登基后則封這棵救命槐為“將軍槐。
第二天,朱元璋又出現在指揮船上,陳友諒大驚,不僅朱元璋未死,反傷了大將張定邊,不禁長嘆一聲:“常遇春一出,我軍將無能與之相敵也!”
陳友諒的胞弟陳友仁大叫說:“哥哥,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待小弟將常遇春捉來獻大哥!”
陳友仁親麾五百只艨艟巨艦圍攻常遇春。常遇春將船隊化整為零,分頭進擊,并派20名敢死隊分乘七只小船,船內裝滿硫磺、火藥、船頭尾置數位身戴盔甲的稻草人,快速向陳友仁船隊推進。
陳友仁的戰艦太大,又以鐵索相連,加之時值秋季,湖水落淺,洲灘眾多,尾大不掉,行動不便,貌似排水倒海,實際處于被動挨打地步。
當常遇春派出的七只小船向漢軍戰艦推進時,漢軍箭如飛蝗,稻草人安然不動,待小船靠近巨艦時,20名敢死隊員潛出水面,跳進船倉,將點燃的火把和硫磺、火藥向巨艦擲拋,霎時,陳友仁巨艦連環連成了一片火海。
常遇春麾師掩殺,漢軍被焚死溺死不計其數。陳友仁亦被活活燒死,半個鄱陽湖被血水染紅。
船焚弟亡,陳友諒不勝悲悼,退保湖上岸,堅守不出。
朱元璋恐張士誠乘虛進襲后方,命大將徐達回應天坐鎮,以防不虞。
接下來陳友諒率全部巨艦出戰,聯舟布陣,旌旗樓櫓,望之如山。而朱軍舟小,不能仰攻,朱元璋親自布陣,繼續決戰迎戰,連戰三日均受挫。
而陳友諒之弟陳友仁、陳友貴、等在這次戰斗中均被戰死。而朱元璋這邊也慘敗。
此刻劉伯溫想了一計,讓曾經徐壽輝的部下,也就是陳友諒的好友康茂、丁普郎、去誘陳友諒,假裝詐降,誘敵深入。
康茂、丁普郎、現如今是朱元璋的部下,當然也很愿意配合演這場戲。
而得知朱元璋與陳友諒雙方在潘陽湖交戰的謝云,立刻趕到潘陽湖,此時聽到朱元璋愿意投降的消息,謝云幾乎深信不疑,也立刻勸說自己的陳友諒退兵,可是陳友諒覺得這是滅朱元璋很好的機會。
當再見到丁普郎時,陳友諒怒道:“反復無常叛徒,要他何用,將他射死。”
一旁的漢兵邊勸道“問明情況再殺不遲。”
丁普郎進帳叩頭說:“臣死不足惜,有緊急軍情請陛下提防。水域天塹,硬攻不入,今夜常遇春將由梅溪嘴登陸,從后邊劫寨。”
陳友諒半信半疑,親自部署兵力出發,二更時分,從葦叢中人影綽綽,鼓聲大作,似有伏軍。
漢軍一陣吶喊殺將過去,葦中卻無一人,只有幾十面旗幟在葦中飄揚,陳友諒發覺中了疑兵計,正要退兵,忽然后營起火,朱元璋大隊人馬從磯山殺來,陳友諒又一次損兵折將,巨艦成了一片火海,60萬人馬損失大半,不得不由康山退守鞋山,又因缺少糧草,準備回到武昌,整飭人馬,伺機再戰。
當陳友諒率領殘兵敗將行至松縣的江口,此刻劉伯溫小雅在此伏下一支隊伍,接著一聲炮響,從蘆葦叢中駛出兩只船隊,朱元璋的兩位部將郭英已持槍挺立船頭。
已成驚弓之鳥的陳友諒此時嚇出一身冷汗,暗暗叫苦:“天亡我也”!從船艙內伸出頭來準備指揮百十號船突圍時,一支硬箭從他的左眼穿進,一直貫穿腦顱,當場斃命,陳友諒中流矢身亡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