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瑤外祖父知道后,還真的過來了,本來他真心不想管青瑤的事,對青瑤這樣外孫女失望之極,這青瑤小時候,連從自己家逃跑出去都不忘控訴自己。讓自己很悲傷一陣子,好心沒辦好事??!
可聽青瑤大伯說的,不管也看不下去,原本女兒女婿臨走拜別的時候也拜托過自己,幫著照顧一下孟府?,F在出了這事,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吧?
希特勒來了!青瑤見到外祖父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希特勒來了!這個外祖父屬于粗暴性子,不過,要是他今天還跟自己動手的話,嘿嘿,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哦!得,不能太囂張了,畢竟是自己外祖父,能不吃虧就行,還不能真揍自己外祖父。
“外祖父!”青瑤的臉上還滴著汗水,正跟陳家貴練著呢,兩個師傅也剛剛離開。青瑤還是很給外祖父的面子,規規矩矩的跪下行禮。
“混賬東西!不知道我們是儒家嗎?”外祖父來的時候想好,好好跟青瑤說話,可一進來就看見青瑤打的熱火朝天的,火就蹭蹭的上來了。
“嬤嬤,先給外祖父一杯菊花茶!外祖父,先別生氣,淡定,要淡定,對身體好!來,坐下來。”青瑤現在長大了,有了自保的實力,再也不是五歲的時候小胳膊小腿的,如今也能跟一個大人一樣,看待自己的外祖父。
青瑤外祖父深深吸口氣,還真穩穩的坐下來,等著青瑤怎么說。
“外祖父,請喝茶?!鼻喱帍拇浩紜邒呤掷锝Y果菊花茶,奉送到外祖父手里。
“青瑤,就聽外祖父的話,不能習武,會叫世人鄙視,嘲笑你們孟府的。”外祖父喝了口茶,努力壓下火氣,好好跟青瑤說道理。
“外祖父,要不然,我跟你各自說說自己的道理,我說練武好,外祖父說練武不好,這樣,我們就各自說自己的道理,要是誰輸了,誰就聽對方的?好不好?”
青瑤其實對這個希特勒也不記恨,想當初自己被他管教,甚至是打暈了自己,也是從他的立場為自己著想,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是不能否定他的心意罷了。
所以青瑤打算跟外祖父來一場辯論,這才前世可是不稀奇的。大學經常開展一個論題的辯論,正反和反方各自用理論和實例來擊敗對手。
外祖父兩眼一瞪,一個小孩要跟自己辯論大道理?笑話!復社里面誰能辯的倒自己?這么淺顯的道理竟然要在自己外孫女面前跟她辯論?
“青瑤,如今的天下也是儒家治理的天下,只要人人都尊儒,世上又怎么會有禍亂?這個世界都會井然有序,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人都學孔孟,才是王道?。W武干什么?還不是為了斗狠?為了殺戮?
青瑤,現在我們大明朝以儒治天下已經很多年,雖然也有小亂,但還是歌舞升平的,而皇上常有昏庸,但為什么朝廷不亂,大明不亂?就是因為孔孟之道??!”
青瑤笑了,心里早已想好怎么跟自己外祖父辯論,只等外祖父說完,青瑤抄起匕首就指著外祖父的要害,逼的外祖父動憚不得,傻愣愣的看著青瑤。
“外祖父,遇到強敵的時候,你的這些道理如何保護自己,還有你身后的妻兒?”
“混賬!你這是要反了啊?”外祖父回過神來大怒。
“外祖父,我們這是在辯論呢!淡定!要淡定!外祖父,你想想要怎么回答我的問話哦?”
青瑤說完笑著撤掉自己的匕首,等外祖父給自己答案。
“混賬,要是人人都尊儒重道,怎么會有這樣的禍亂?”外祖父太理想化了,你跟人將尊儒重道,人家掏刀子,我看你還怎么辦?
青瑤等來的還是這樣的回答,心里也沒什么波瀾,外祖父信仰了一輩子的儒道,叫自己兩句話就改過來,這是不可能的,但求外祖父能不干涉自己的想法就算好的了。
青瑤沒跟外祖父將道理,還是前面那一招,用匕首指著外祖父的要害。
“外祖父,我只知道,道理說得大過天,也比不上拳頭大,要不然,韃子怎么就可以肆掠大明?而大明倒是有上百萬的學子儒生,怎么就抵不住區區幾個鐵蹄?”
“韃子是未開化的野人,怎么跟大明相比?”外祖父吼道。對于少數民族,儒生一向視為未開化的野人。言語鄙視。
“呵呵,外祖父,你說怎么就不見成千上百的儒生自愿前去未開化的野人那里,宣揚孔孟之道,孔子不是說過,有教無類的么?怎么?都怕死了?連孔孟之道都不愿宣揚了?
我們大明根本就不需要邊軍,邊軍能有多少人?加起來也就幾十萬人。可我們大明的儒生學子幾百萬的人以上!不要多,就派個一百萬的儒生前去邊疆,對著韃子輪番講道,韃子殺死一個儒生,就當是殉道,值得。這么多的儒生,前仆后繼不怕死的為孔孟殉道,我們猜猜看,蒙古的那些韃子會不會被孔孟教化,從此安心放羊牧馬,不再掠殺大明百姓?”
青瑤冷冷的問自己的大儒外祖父。坐而論道,害死人!就是現代那么發達的時代,各國也都積極備戰,積極開發超威武器。要生存,要發展,強國才是根本。這個世界本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世界的規則也是強者制定的規則。只有弱者才指望跟人講什么道理,強者不屑跟你講道理,因為他就是道理。
青瑤的一番反話把外祖父噎死,嘴角抽搐,愣是說不出一句反駁,因為就在之前,為了青瑤爹前去榆林上任的事,自己還帶著復社指著皇上罵昏君,這么做的目的確實是為了不讓女兒女婿去那危險之地。而大明所有的儒生學子也都不愿去那邊疆,更別說是去那里為孔孟殉道。
不過,孔子也說過,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外祖父立馬又從孔子的話中找到可以不去危險境地的理論依據。不得不說,只要孔孟學的深,總能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兩人算是誰也沒說服誰。青瑤跟外祖父不歡而散。不過,外祖父離開的時候,有些茫然。青瑤的話對一個大儒畢生的信仰還是悶悶的敲了一棍子。